导读:8月27日,《宁夏日报》发布报道《数字赋能,“智”水有方——宁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之数字治水篇》,以生动案例呈现了宁夏“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数字治水科技创新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
插上数字翅膀的秦汉渠灌域
已至夏秋灌尾声,在黄河的滋润下,宁夏灌区跟过去的每一个灌季一样,呈现着一派田畴锦绣、稻菽溢香、四序和平的丰收美景,但这次又不同:数据要素成为水利劳动成员,与泵站、渠道、灌区等涉水领域“共生共治”,将宁夏传统水利生产方式推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向。
在秦汉渠管理处调度中心,调度员只需在计算机系统输入干渠直开口需水计划,水联网全渠道算法模型如同一个“大脑”,即可通过渠道上所有水闸、直开口自动调节水位、流量,以毫米级的精确度启闭近百个闸门,保证取水流量快速稳定在目标流量附近,使得灌区94万亩农田喝上了渠道“自来水”。
据介绍,今年秦汉渠灌区内75%以上面积的玉米灌溉采用这种灌溉模式,供水量和灌溉进度更精准,比去年同期减少引黄水量2210万立方米。“该模型的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渠道灌溉精准配置和高效管理,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打造了现代化灌区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为全面打好‘四水四定’主动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秦汉渠管理处负责人说。
宁夏秦汉渠水联网全渠道智能控制系统为渠道安上了“智慧大脑”
水联网联调联动全渠道控制算法软件参与到灌溉生产中,推动了引黄古灌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目前,宁夏灌区已累计安装测控一体化量测水设施5034套,在线计量率达到52%,建成云泵站49座、打造云灌区130万亩,对297处干渠重要控制断面和715处重点建筑物实施在线监控,实现水工程、水资源的智能远程精准联调联控。
这是宁夏培育形成的“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数字治水科技创新模式取得的一项成效。2019年清华大学与宁夏银川成立了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开始立足宁夏治水需求,以数据要素治理为抓手,以水联网信息技术为突破,通过水联网数字治水技术创新,引领宁夏水利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联合研究院副院长魏加华告诉记者,当前,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以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突破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水联网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体系搭建,研发水联网“感-传-算”关键技术与设备,形成包括物理水网、信息水网和决策水网在内的全面布局。水联网新质生产力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场景越来越丰富。
水利“云”飞到西吉县红耀乡小岔沟村
传统城乡供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跑冒滴漏严重,管理成本高,供水保证率低。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人饮“最后一百米”的问题,我区应用“互联网+城乡供水”模式,推动西海固地区农村供水数字化改革。2016年,以彭阳县为试点,宁夏水利厅会同彭阳县人民政府,联合清华大学、宁夏水务企业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引入基于物联网的水联网技术体系,构建了提高农村供水保障程度的“水源-水厂-管网-入户”四级伺服技术体系并付诸实施。如今,宁夏城乡供水保障率由65%提高到95%,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水费收缴率达到了98%,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5%以下,管理人员减少56%,成本支出降低30%以上,实现了人们“喝好水”的夙愿。“互联网+城乡供水”的实践是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其技术作为全国智慧水利先行先试案例,向全国进行了推广,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在宁夏,水治理先行先试的实践优势、银川市创业创新的平台优势和清华大学综合学科的研究优势汇集成势,探索数字化条件下治水新途径,培育数字治水产业,打造出集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一体的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园,将水治理各项实践成果进行高效技术转移孵化。目前已有62家企业入园,累计完成产值8.6亿元,有效解决了水信息产业增长乏力的瓶颈,显示出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
来源:宁夏日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