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周三8月28日)收盘成交额4965亿元,时隔两周,再度出现低于5000亿的情况。而今日的低成交量,是在场外资金“当值”的情况下出现的,不同于上次连续三天低于5000亿是场外资金缺席的情况,这说明市场愈发的疲弱。上周三中证500、1000新低后,曾提示,要小心科创50、中证2000继续新低。截至今日(8月28日),几大指数一齐新低,虽然没有出现快速的下跌,但连续的小幅下跌,从观感上更给人折磨。上期曾指出,只有出变化,才能出转机,后市总体观点:各主要指数以及该出现了创新低的统一,不再像之前那样交错新低,这是重要变化之一,表明市场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反转前奏:提供三种演变的可能,一,直接突然反转;二,再次如2月般快速打压,随即快速扳回;三,缓慢而不断的创新低。本周的态势,属于第三种,不断缓慢的新低,尽管每次跌幅不大,但累积的跌幅也不小,同时,过程和时间足以消磨人的意志力,让人丧失信心。注意,这里仍然存在由第三种情况随时往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转变的可能。有的底部区域真的难熬,容易动摇原本执行的底部策略,从而错失良机。如2005年与2014年,真的难熬,但随后这两个年份,均为当年各自大牛市的起点年份。
盘口上,跷跷板效应在放大,银行成为显著的“血包”,盘中数次出现银行下跌时,其他板块就止跌上涨。曾多次提过,跷跷板在,就不是真实的底,而且本周几大指数均连续新低。这里再与大家分享一下可能的反转信号之一,即银行和题材出现至少一日的一齐大涨。其实这也是有别于当下跷跷板的变化之一,形成统一的整体式上行,最好当日指数涨幅能超2.5%。只有出变化,才能出转机,是底部区域往真实底部过渡实现的前提,也是所谓捕捉反转信号重要考量。
市场又出现了几个信号,分享与大家:
第一 两融账户每日交易的户数持续三日创新低(数据来自公开信息,Choice)
这个数字,实际上是一种对于市场情绪的反向指标,表明在市场底部区域时,市场冷清,容易出现区域的极低值,比如2月见底时的情况。今年以来,2月见底时,出现了当时年度最低的两融日活跃数16万多户,此后随着大盘见底反弹,至3月1日,出现了当年最高日活跃数31万余户。至今年8月13日,该数字,不断刷出新低,出现了15万余户的年内最低,随后逐步反弹至17万余户,至上周五8月23日,出现今年极低值14万余户,截至本周8月27日,该数字,连续三天处于15万余户,已经显著且持续低于今年2月见底时的16万余户的情况。这实际上是以最不幸的方式,实现了我两周前8月14日的周中观察对该数字的判断,即还会新低。当前继续再去判断该数字能否又新低,意义不大,因为已经判断过一次了,更重要的是对该数值的理解:1、千万不要忽视,这是底部区域的重要信号:既然是情绪的反向指标,那么,越低的活跃户数对应越具有预期的底部,当前市场已有超过1600只股票(不含ST和北交所)低于自身2月时的低点,尽管上证指数还有距离,但事实上大家的体感已经低于2月了。试想,2月时,16万余户见底,当前已至14万余户,虽然绝对数字不可预估底部,但是相对性的判断,这是明显符合底部区域的极低数值。2、持续三天处于极低的15万余户,这比2月仅有单日创出当时的16万余户新低的情况,更加凄惨,这说明,市场已经到了堪比2月的“竭泽而渔”的区域,继续往下打“无鱼可获”,那么,只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直接进行反弹再去盘整反转,要么快速的下跌进行大清洗,然后反弹至反转。此时此刻,只需耐心的守候,增强心理耐受度,去挺过在反转前的冷清期。
第二 各主要指数达成一齐新低后,反转契机来临,又见1000ETF放量。
上期周中观察0821着重指出,当科创板、中证2000指数随着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1000一齐创新低时,就进入反转契机的观察窗口,果然,本周重要的变化,就是中证1000ETF连续两日的显著放量。2月见底时,就出现过,所谓ETF放量的扩散情况,即先在上证50ETF、300ETF放量,最后,2月5日起至2月8日,中证500、1000、2000ETF逐级放量,其中中证2000ETF更是在2月8日当天罕见涨停。至此,2月的见底过程,伴随着主要ETF放量的扩散,而告一段落。当前市场,自6月24日,上证指数再度跌破3000点,沪深300指数再度跌破3500点后,在300ETF、500ETF均出现了区间式的密集放量,被市场解读为场外资金在借道ETF进行抄底的现象。而中证1000ETF、2000ETF却极少见到放量情况。那么昨日8月27日起连续两日的中证1000ETF的放量,可否如2月见底时,视为同样的资金借道ETF扩围的现象呢?我的看法是肯定的。但需补充一点,因为4月国九条的发布,就不能死搬教条的一定等中证2000ETF放量,采取确认底部。历史会重演,但不一定会完全复刻。本轮行情,自6月24日以来,出现的区间式的300、500ETf的放量,已经超过2月,场外资金对底部区域的判断,从本轮放量的手法上可见端倪。时间越往后延,越有利于在底部区域中真实见底。
第三 中报披露本周出现连续的业绩杀
本周起,A股似乎进入精准的业绩杀时段,只要中报报出业绩不好,或者被解读为不好,随即发生股价大跌,逼近跌停、跌停乃至大跌十几个点,至本周三,已经连续三天。这些股,分处于不同板块、题材,白酒,军工,医药均有。实际上,仔细研究可见,业绩下滑并没有如需要跌停般的惨烈,比如某医药、某军工、某新能源电力等,而且,甚至还出现同比增长,硬拿出环比下跌来说事的,比如某白酒。这种所谓的业绩杀,往跌停靠,在历史上,往往是底部的特征之一,是底部区域尾声的标志之一,就是借题发挥式的大跌,既借所谓的利空,又借所谓的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势,有强势股补跌,也有弱势股清盘式的寻底,反过来,就是牛市的顶部区域出现的牵强附会式的大涨。突发下跌,值得谨慎,但其特殊时期的背后原因以及总体背景,值得以史为鉴,不能被眼前的残忍吓住了,被感官的恐惧迷惑了,就丧失了对底部区域的信心。
对于一些板块、题材的思考:
一 科创50如期跌破683,还能坚守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跌破683这个点,我们在前两周的周中观察中,就给大家揭示了发生的可能性。至此,大家应该不会慌张了,这个在预期内的跌破,应该知道该怎么应对的:将上期的原文,转述一遍,“从今年4月以来的科创50的表现看,每每在自身的所谓前低,或者连续下跌到一个低位后,总是出现了快速的上行,每每利用对于连续下跌或者前低的恐吓,在震仓、洗盘,有吸筹嫌疑,当前,再次面临前低或连跌的恐惧,是否又到了考虑反人性的买入策略呢?在这半年的科创板身上,前低,前低,体现的就是数次的击穿场内人心理防线的交出筹码区,也是跃跃欲试的场外资金的准备接盘区。”
实际上,这就是在说部分的半导体产业链的股票,机会是跌出来的,这类股票本身波动就大,近期有的股票连续下跌,从历史看来,反而再次提供了很好的低位吸筹的时机,不能再被感官的恐惧吓住了或吓退了!
二 周期股
先说贵金属,近期,美联储九月降息预期不断升温,降息25个基点几成定局,而市场上甚至出现一定几率博取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美国纽约金主力合约于8月20日创出2570美元/盎司的记录高价后,始终维持在2500美元/盎司上方。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价格,受人民币汇率影响,尽管没有创出新高,也仍然维持在570元/克上方。
黄金价格的持续强势,并没有带来国内贵金属股票的持续上行,近期贵金属板块也呈现出连续回调的态势,形成了阶段性现货金价与股价的背离,短期股票价格可能受到A股整体性阴跌的影响,毕竟股价不完全等同于金价。从中期角度来看,这种背离,或是阶段性建仓股票的时机。
基本金属与能源金属,总体与贵金属一致,强弱态势是贵金属大于基本金属大于能源金属。不过,近期能源金属也出现了再一次的阶段性的止跌信号,碳酸锂期货的价格再次击穿心理价格10万后,横盘两周了,又一次为股票提供了“逢跌买入”的机会,注意,这里股票不能追高,只能在跌的时候低吸,逢突发性的大涨就撤退。
三 光伏、医药这类老大难股票,实际也开始出现转机了
比如,光伏两大龙头上调硅片价格,本周在主要指数不断新低的情况下,整个光伏板块表现优于大盘。短期如果不看中期基本面,就会发现光伏、医药这类老大难的股票,尽管自身有独立的两三年调整期,但现阶段与大盘的整体走势有很大关联,有一种阶段性随时出大反弹的感觉。实际上,这或许就是所谓中期的疲软基本面已经几乎完全反映在了跌跌不休的腰斩再腰斩的股价上。阶段性大反弹,或将呼之欲出。
总的来看,不仅是各个板块的问题,而是大盘有一种即将同步的动作,所谓整体性的行情近在眼前,或一齐跌,再一齐反转?希望大家能够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从上周到本周,一齐新低的实现,可悲又可喜,可悲的是不断新低折磨人的态势,可喜的是这是反转的重要变化契机之一。策略上,仍然是抓住主要矛盾,坚守底部区域对应的底部策略。尤其是已持仓的朋友,当下最重要的就是管住手、捂好股、放平心,千万不可在市场反转的前夕,动摇了信念和持仓,更不能心态失衡而轻率无度的踩低捧高追涨杀跌。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很难相信有光明,可是每当我们追古抚今,忆苦思甜,追寻A股三十多年的历史,无论短期、中期、长期底部,均是突如其来的,令没能挺过最后的黑暗的朋友们捶胸顿足。再试想,在世界遗忘的角落里,失去了三十年的日本股市,今年居然创出了历史新高。总之一句话,保持战略定力,不可人云亦云,惨淡的时候身边总是骂声,这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底部信号之一,而当人声鼎沸的颂扬一片时,往往又是另一个反转的顶部。A股正处于重要的时间周期与价值周期共振的底部位置,留给最有韧性的、明智的、耐心的朋友以绝好的时机。下周三,继续与您一齐观察市场、思考问题、解析策略。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技术信号存在失效的情况。
投顾姓名及其登记编号
孙扬(S1160622110002)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信息不构成对任何产品及服务的推介,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判断,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东方财富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东方财富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