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峡创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一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4年1月,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国家各个层面陆续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加速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变革,丰富人民生活。在不同场景下产品个性化、创新化和多样化的智能需求,推动数智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为公司加强行业应用场景融合深度,助力完善产业数字化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二)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依旧坚持聚焦主业的发展战略,继续推动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投资项目和资产。同时,公司还积极培育并拓展新能源、医疗器械代理业务,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始终坚持在智慧城市领域探索实践,凭借在工程领域“11甲”资质的业务积淀,增强相关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深厚实力,建立了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参与了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为业主方提供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咨询、工程建设、集成和运营等全方位服务,业务链涵盖信息化和智能化规划咨询、工程设计、系统设备采购、施工和集成调试、项目管理及运维增值服务的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现已成为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医疗器械代理业务,平潭全资子公司福建海峡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资质,下半年将与合作方共同推动中大型医疗器械合作业务。同时,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稳步前行,以“海峡创新数字科技”充电运营品牌成功铺设充电站点,平潭综合实验区内多个停车场充电桩项目已建设运营,福州市仓山区社区停车场充电桩项目正在建筹备中,大幅提升了城市绿色出行便捷度。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新能源布局,不断寻求合作伙伴业务协同,拓宽市场渠道,积极探索充电桩新型运营模式。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坚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理念,以实现稳健而持久的高品质增长为目标,全方位提高公司业务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公司聚焦智慧城市业务,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夯实巩固创新能力,深入挖掘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此外,公司还积极培育并拓展新能源、医疗器械代理业务,以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97.4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6.4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数字经济、新基建、新能源及数字化发展等核心政策导向,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加强科技赋能、加速核心技术产品的创新,以“保存量、促增量、强核心”的业务发展目标为导向,持续改善和优化智慧城市业务结构,并积极探索智慧城市新内涵,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和推进既有项目的实施闭环,同时积极创新并成功落地一批新的签约项目,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深厚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医疗产业的新战略。2024年1月,公司利用平潭“三品一械”的政策优势,深入平潭当地数字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稳步前行,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内实现规模集群,辐射省内实现多点开花。报告期内,公司已建设运营平潭综合实验区多个停车场充电桩项目,福州市仓山区社区停车场充电桩项目在建筹备中。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自营影城现有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申请免租减租政策、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未来,公司会将影院业务重心转移至经济发展较好的东南沿海城市,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投资项目与资产,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针对公司的投资项目,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发展前景良好的优质项目,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标的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持有或退出;对于其他存量项目,公司将跟进项目经营情况,做好投后管理工作,通过推动破产清算、出让股权等形式择机退出。目前公司旗下投资参

  股公司包括蜂助手、XynomicPharmaceuticalsHoldings,Inc.(徐诺药业)、伊奇洛夫等公司。报告期内,公司退出日本Contents3Co,Ltd.株式会社项目。

  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14日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对公司股票价格、融资成本、业务开展等方面有一定负面影响。面对这一挑战,公司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业务结构,转变融资策略,强化公司治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依托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良好的业务资质、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生态融合优势、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为客户提供完备成熟的智慧城市不同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领军企业。

  1、业务资质优势

  业务资质展示企业在行业领域里具备的合法资格和水平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壁垒,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公司是目前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11项壹级或者甲级资质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更新了5项资质证书、6项体系证书。凭借大量的资质优势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公司积极拓宽智慧城市内涵,深化主业布局,累计参与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项目遍布全国30余个省份,业务领域涉及IDC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社区和智慧文旅等领域。公司基于其丰富的资质条件,具有较强的业务承接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坚持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3项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15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322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积极关注和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培育研发公司专属先进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在不同业务场景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应用解决能力,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优质、可靠、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深入推进智慧城市领域的科技成果与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人才是支撑公司经营创造的重要资源,公司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体系,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保障公司稳健发展。

  3、生态融合优势

  公司凭借现有行业积累、技术和资源体系优势,发挥强大的数据和产业生态融合能力,构建完善的智慧城市业务发展生态系统,与国内外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及行业内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构“共创、共建、共生、共长”为宗旨的协同发展的智库及产业生态,充实公司智库,提高行业影响力。

  4、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

  2021年,公司将注册地址迁至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司作为当前平潭国资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是平潭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也是落实承接两岸融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此外,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平潭经济发展。未来公司将紧抓平潭“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到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外部环境及市场竞争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加剧等因素,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公司需要适应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政策的调整,否则将面临业务开展和经营产生一定风险的情况。随着智慧城市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容量不断增长,公司将面临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未来,公司将不断提高运营能力,科学做好行业和市场研究预测工作,合理布局前瞻性细分领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品牌影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竞争优势,公司也将继续加强与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和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领域开拓风险

  公司在坚定主业的基础上,积极跟踪国家政策和行业导向,瞄准主业细分领域,探索开拓新业务。但新业务、新领域的开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新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情况。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研究和最新行业动态的跟踪,并全方位考察和把握新业务开发的可行性和市场适应性,实行灵活的战略调整和合理的风险把控,同时及时调整、纠偏在新领域开拓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尽快完成在新领域从“新人”到“领军者”的角色转换。

  (三)投资业务风险

  公司投资了多个项目,其中一部分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较小,且地域分布广泛。这些投资项目可以为公司带来未来的潜在收益,但也存在较大的投后管理难度。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情况、资本市场和公司投资管理决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的投资业务可能存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风险、减值风险和投资项目退出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并带来不确定性。为了控制投资业务风险并提高专业性,公司将严格执行投资管理流程,规范投资决策、执行、投后管理和退出等流程,并加强对投资业务风险的前瞻性把控。

  (四)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目前主要的应收账款来自于智慧城市项目,这些款项通常是由政府或大型企业支付的,因此回款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应收账款的账龄过长,将会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运营效率,进而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和现金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为了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公司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优化公司的业务策略,加强合同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公司将审查合同并发挥合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监督方面的作用,以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实施应收账款追款责任制并加大对业务部门销售回款率的考核力度。此外,公司还将完善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流程,逐步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五)人才竞争及流失风险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需要依赖优秀的人才。随着公司业务的调整和扩展,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存在核心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因业务结构变化而可能出现的调整和流失风险。因此,公司将通过推进管理体制的变革,采用科学的人才管理策略,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关键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将不断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团队,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遭受不利影响的风险

  本报告期,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的情况,公司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公司股票已于2024年5月14日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将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持续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强化公司风险防范能力,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财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切实维护公司及广大股东的利益。公司将在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二个月后及时提出申请,争取尽早撤销风险警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