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专业本科生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靛庄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人、熊氏珐琅第三代掌门人熊松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副教授,梦想书坊主理人、管庄地区非遗传习所负责人、水墨烙画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玉彪,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共同学习熊氏珐琅的制作技艺,感受其在方寸之间展现的东方之美以及极致工艺下的匠心哲学。

熊松涛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活动中,学生们深入了解熊松涛所传承景泰蓝制作技艺而打造的品牌熊氏珐琅的精湛工艺及其传承、保护现状。熊氏珐琅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选材到成品,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熊松涛在现场展示了最烧制的龙年新作品,呈现了珐琅传统工艺之精良、成品之精美,并在设计上体现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这让学生们对于已传承到第三代并取得行业至高成就的熊氏珐琅技艺所贯彻的“精益求精,价值传承”核心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熊氏珐琅不仅是时间的艺术,更是现代审美的探索者,其作品融合古今,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与现代工艺的卓越成就。

本次非遗体验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对话非遗、传承讲座、学生提问。

对话非遗

在对话非遗环节中,熊松涛、张玉彪与王铭就靛庄景泰蓝发展历程、文化内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话开始前,张玉彪赠送给熊松涛一幅以熊氏珐琅飞天系列航天表盘为主题的烙画作品以作纪念,体现了非遗之间的交流融合。

在对话环节中熊松涛就景泰蓝和珐琅之间的关系,景泰蓝的核心技艺、景泰蓝的价值等问题进行解答。熊松涛认为景泰蓝和珐琅是同一工艺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完全地分开。而景泰蓝的核心技艺体现在其高温釉料,该釉料成分为硅酸盐釉,历经千百年而不腐。景泰蓝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选材,还体现在工艺以及附加价值上。其材质选用纯金、纯银、纯铜,同时景泰蓝还是明清两代皇家工艺,因此价值高。此外景泰蓝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王铭与熊松涛就景泰蓝历史传承、与大运河文化带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皇家建筑、皇家文化备受瞩目,而景泰蓝是原属于清宫造办处的皇家技艺。熊松涛介绍了熊氏珐琅的历史来源。清亡以后清宫造办处的手艺人逐渐流落到民间,形成珐琅作坊,熊松涛的祖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景泰蓝制作技艺,并在通州漷县靛庄扎根进行景泰蓝制作。熊氏靛庄景泰蓝沿袭传统并创新至今已有三代,由于景泰蓝技艺难度较大,有部分已经失传,因此熊氏景泰蓝对工艺进行传承与发展,形成全新的风格和自己的品牌。同时熊氏景泰蓝技艺与运河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包含景泰蓝在内的许多工艺以及相关手艺人为了方便进行技艺制作通过运河来到北京,逐渐进入宫廷,后又流散于民间,分散在北京周边,至今北运河沿线有不少景泰蓝工匠仍在传承这项技艺。由于宫廷尤其以康雍乾三朝为代表对景泰蓝的需求较高,促使北京周边珐琅作坊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融合的情况很多。

三位对话嘉宾还就景泰蓝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探讨。景泰蓝工艺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而如今景泰蓝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不满足于现状从而进行创新,现在与瑞士手表进行融合设计,也体现了新时代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熊松涛就景泰蓝未来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由于景泰蓝本身原因造成其价格昂贵,今后可能会与工业化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类民用产品,以推动大众对于景泰蓝的更多了解,而纯手工的工艺则应用于另一类高端产品之中。

传承讲座

熊松涛为学生们讲解了珐琅的起源和发展。世界上,珐琅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埃及,掐丝珐琅最早发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中国珐琅起源众说纷纭,有“唐代说”和“元代说”等,其中元代说相对较为可信。根据现在掌握的献以及实物来看,多数学者认为掐丝珐琅工艺约在13世纪至14世纪传入中国,由蒙古军从欧洲班师带回。明代时,珐琅不断发展,明代初始,宫廷就设立皇家制器机构——“御用监”,宫廷造珐琅器即生产于此,但景泰蓝的制作最初并没有纳入正轨,数量非常少;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釉料,故后来得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族特色。清朝时,景泰蓝深受统治者喜爱,紫禁城中建立了造办处专门为皇家烧制艺术品,但伴随清朝日薄西山,景泰蓝也渐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制作技艺再次受到重视,20世纪50到70年代建立以北京珐琅厂、工美集团为代表的国有珐琅厂,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到2000年以大师发展为主,如张同禄、霍廷辉等,从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品牌发展为主,如熊氏珐琅等。

熊松涛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方法以及熊氏珐琅的创新发展。珐琅按工艺分为:掐丝珐琅、透空珐琅、微绘珐琅、錾刻珐琅。其中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包括:制胎、掐丝、焊接、上釉、烧制、打磨。熊松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小件的珐琅制品,并讲解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熊氏珐琅不同于传统珐琅,在材质上景泰蓝通常使用铜来制作金属胎体,但熊松涛选择用99.9%的纯银作为胎体,因为银的反射率高,可以衬托出珐琅釉的半透明特质和鲜艳的色彩。在底纹上熊松涛运用独特的纯手工雕刻底纹,图案纹饰立体感更强,使整件珐琅器看起来波光粼粼。在掐丝上,熊松涛老师使用0.04—0.06毫米的金银丝勾勒出图案,比一般掐丝工艺更为细腻精致。在使用的釉料上,釉料加以青金石、绿松、和田玉等半宝石粉末,高温烧结后颜色通透明净,温润如玉。

熊松涛介绍了几件有特点的珐琅作品。珐琅表盘是熊氏珐琅的代表作,与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相比,珐琅表盘的制作自然是知易行难。无论是釉料还是掐丝,都要挑战毫米以内的高精密度。而在金银胎上勾勒图案,金属丝越细,加工难度越高,通常肉眼无法看清,需在显微镜下作业。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06年,珐琅表盘研发成功。以高精密制造闻名的钟表之国瑞士,在高级制表工艺中,一般掐丝珐琅表盘的金丝厚度是0.07毫米,而熊松涛老师所制作的金丝最终实现了仅有0.04 毫米的厚度,这是无可复制的超越。最具意义的是2012—2013年熊氏珐琅与深圳飞亚达表合作,为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航天飞船的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制作了珐琅航天计时码表,熊氏珐琅成为首次飞上外太空的传统手工艺。

在熊松涛的讲解中,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景泰蓝的相关知识,更能体会出这华彩重器背后的魅力,和一代代匠人的不断付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提问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就熊氏珐琅目前的传承教育体系、走向国际市场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以及与其他非遗合作发展等方面提出问题,熊松涛一一耐心解答。过程中,熊松涛不仅仅回答了问题,同时也对熊氏珐琅的发展进行展望,强调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方式,不管是进入院校与学生交流,还是与国际品牌合作,都是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熊氏珐琅,从而能将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植根于历史文化之精粹,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精密手工艺推向大众国际市场,这是熊松涛赋予自己的更高使命。他提到,目前珐琅在国际市场上仅仅以配件的形式出现,但完整的作品展出可能才是真正把景泰蓝传统工艺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能简简单单只是停留在为国际市场提供一个中国配件的维度上。

“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景泰蓝作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宫廷手工艺的典型代表,也在民间更广阔的区域传承不息。熊松涛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们生动展现了景泰蓝的非凡魅力。景泰蓝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精湛;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熊老师“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让景泰蓝在传承之路上熠熠生辉。从珐琅的起源发展,到景泰蓝在明清时期的兴衰,再到如今的创新与传承,熊松涛始终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技艺。景泰蓝作为文化瑰宝,值得人们用心去守护和传承,它的传承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