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袁颖琪

8月28日晚间,小熊电器(002959.SZ)发布2024年中报。上半年,小熊电器的营业收入为21.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97%;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2.01%。综合毛利率为36.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单季来看,小熊电器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同比下降14.01%;归母净利润1013万元,同比下降85.89%。显然,小熊电器业绩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这一结果明显不及市场预期。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小熊电器经营日益艰难?

从大环境角度,小家电国内需求仍然疲软。上半年,小熊电器全品类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西式电器、壶类和锅煲类跌幅居前,分别下滑了18.3%、15.1%和13.2%。

盈利能力方面,小熊电器的综合毛利率为36.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次,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05亿元和0.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6.5%和35%。尤其是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达到4.4%,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这样一来,造成小熊电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率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前几年,小家电掀起一阵热潮之后迅速降温,小熊电器就是赶上这波红利期,叠加互联网线上渠道红利,迅速成为网红品牌,在小家电领域站稳了脚跟。小熊电器的成长经历可以体现其在线上渠道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生产产能以及客户资源方面的缺陷。对比小家电领域内更为常见的另一种业务模式——以代工为主的小家电企业通常面向境外客户,并且有稳定的订单来源和自己的生产基地,业务规模较大的还可实现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

小熊电器业务模式自带缺点在如今内需疲软的情况下会被放大。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外销收入仅有1.72亿元,占比1.1%。

产能方面的缺陷,小熊电器在上市之后在陆续补足。近年来,小熊电器加紧建设生产基地,其固定资产从2019年的1.4亿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7.3亿元。并且,小熊电器仍有3.3亿元的在建工程,且这些年在建工程也呈增长趋势。经过近年的建设,小熊电器目前大部分产品已经可以自主生产,小部分产品仍由第三方外协生产。

从互联网销售到管理生产基地,一方面让小熊电器在财务结构方面放弃了原本的轻资产模式的特点,短期内增加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折旧。另一方面,工厂达产后的运营效率最终会反应在其产品的综合生产成本中。小熊电器的工厂能否在同行中保持竞争力仍需检验。

随着线上渠道红利逐渐褪去,小熊电器迎来了真正的挑战。

《界面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638867.html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