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观察员小雅!昨天,地产、消费全起来了。主要是这两天外媒又在吹风,存量房贷利率要降了?真的是大家想得这样吗?对A股市场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掰扯下。另外本篇一共三个部分,最后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福利,也是感谢诸位看友对我的关注。


一、没那么简单

昨天,央妈突然释放了一个利空,原话是: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也要看到,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银行净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是,降息没那么容易,不是小作文传言的。

PS:银行净息差收窄,指的是贷款和存款的利息差,国内银行业,80%的业务依然靠贷款业务,国内净息差已经降为1.5%,国内已经降为历史最低,现在印度银行业的净息差为3%。



说来说去,银行还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考虑自己碗里的仨瓜俩枣,他们没有考虑到,经济整体的大局,降低LPR、以及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整个社会会受益更多。


二、股市新机遇

银行当然舍不得自己碗里的仨瓜俩枣, 降息的话银行的利润空间就会变小,它们从贷款中赚取的利息减少了。如果银行赚得少了,那他们肯定不愿意轻易再发放贷款。 如果银行不愿意放贷,社会融资就会出现问题。政府可能会鼓励企业直接融资。这样一来,股市的作用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现在股市的表现不好,市场情绪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营造这种氛围,让大家对股市有信心,愿意把钱投入股市。只有这样,股市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融资功能,帮助企业和经济复苏。

三、事物的两面性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银行不愿意降息,是因为它们想保持利润;而政府希望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却可能导致银行不愿意放贷款。这种矛盾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不管是什么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能做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利益。 利好利空本质终究是机构利益来左右的。说到底还得是看机构大资金。 大家都明白,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完全不同。但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差异,该怎么办呢?在周围是迷雾的情况下,怎么准确摸清机构的操作呢?今天用两张图就能让大家明白机构是怎么操作的了!大家仔细看其中的文字说明,就知道如何看机构行为了!


图1


图2


看了两张图想必大家已经能够区分机构活跃的作用了,掌握这一点就是掌握关键要素了, 因为很多人还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事实上,只有那些机构行为活跃的个股,股价才真正有希望上涨。


特别福利

看懂了上面的图,那么你就明白,我们现在就应当多关注机构行为,而我用的大数据系统把这些长期被机构资金关注的品种都列出来了,大家看下图:


 

图中红框的部分,一个是当前有「机构库存」数据,也就是机构大资金活跃的个股数量,一个是连续10天以上有「机构库存」数据活跃的个股数量,这就像个大浪淘沙的筛选机制,越是持续的时间长,越代表机构看好,这点大家不否认吧,所以第二个红框更值得重视,


特别提醒: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不太明白,我再用文字解释一下:

第一张图是曾经的高股息代表之一:「恒源煤电」的走势。图中橙色的柱体是我用了十多年的「机构库存」数据,它反映了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恒源煤电」股价尚未完全走坏之前,「机构库存」数据就已经不再积极参与交易。但那时散户看到的是什么呢?股价持续新高后的挣扎。一方面,散户觉得股价太高;另一方面,又对煤炭股的走强感到羡慕。结果,散户一买入,就变成了最后的接盘侠。相比之下,机构显得理智而清晰。

怪谁呢?是媒体误导,还是机构狡猾,又或者是运气不好?其实,说到底,走势本身才是问题所在。因为看了走势,人们会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关注数据而非走势,大概率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张图是近期创下阶段新高的「中国石化」。大家可以看到,该股的「机构库存」数据在今年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持续活跃的,这说明机构认为这只股票有持续上升的潜力。

实际上,「机构库存」数据反映的并不是某个单一机构的行为,而是所有机构资金的集体情况。试想一下,如果参与一只股票的机构资金没有形成合力,「机构库存」数据就不会持续活跃。只有当机构之间达成共识时,才会出现持续活跃的迹象。而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这意味着机构之间有共识,这样的股票自然有机会持续走强。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