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工程机械,大部分球友都应该很熟悉,哪怕是马路上的挖掘机,就会印有SANY(三一重工)和XCMG(徐工机械)这些名字,非常明显。
但如果要进一步聊零部件,可能就会比较陌生。但有一家肯定值得跟踪,就是做液压件及液压系统的恒立液压。
恒立这几年变化挺多的,产品品类做得更多、下游客户不断拓展、海外营收占比也越来越高。趁着半年报发布完毕,这周集中学习了下最新情况,做个探讨。
首先,看上半年财务情况。
恒立的财务数据很有代表性,多聊几句:
1)营收增长,净利润却持平,很容易想到是成本和费用端有问题。
进一步看,既然毛利率同比增长,那就是费用端拖累。
拆一拆:销售费用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管理费用是新业务条线员工的工资,财务费用则是汇兑损益,去年汇率赚了1.7亿,今年亏2000多万,一进一出就是将近2个亿。
这些费用会不会好转呢?管理层应该配置得差不多,汇兑基本能稳定,但海外拓展和新业务销售人员还是要继续,因此费用率不会太低。
2)总资产和净资产都提升了10%,这个扩张速度很健康。
3)毛利率提升2.6个百分点,净利率却下降2.1个百分点,就是费用端影响。
多提一句,制造业的毛利率能达到40%,是非常高的数字。
上半年毛利率增长靠三个方面:取消客户返利;节省废料和国产材料替代;产品结构改善,比如有些低毛利率业务就不接了。
在和管理层交流时,有位投资者还问道,这个增长趋势能不能延续?要求属实有点高,而且公司就算能提升也不会去做,不然下游客户看到了肯定会不高兴。
4)现金收入比有所下降,从80%降到70%,算是个风险点,而且营收增速并不高(说明不是分母影响),回款能力有点偏弱。
5)股东层面,机构和外资都在下降,散户持股提升不少。
最近恒立涨得不错,我猜测,国内机构是看中了新业务,海外机构是看到了出海趋势。
什么新业务?什么出海趋势?接下来就详细聊聊这两方面。
先说业务,传统就是油缸和泵阀,新兴是丝杠和导轨。
传统业务比较成熟:油缸是现在占比最大的业务,但增速在下滑,原因是很多客户选择自供一部分;泵阀是占比第二大的业务,增速还不错,甚至有时候为了赶产会要周末加班。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泵阀就会慢慢超过油缸,成为新晋第一大业务。
丝杠和导轨,都是跟着人形机器人起来的概念,恒立有机械设备基础,拓展起来并不难。
了解下来,进展大概是:
丝杠偏定制化,上半年交了几百套,下半年要集中跑认证。先供给数控、注塑机、半导体和工业机器人等客户(人形机器人要晚一点),今年应该有5000万到1个亿产值。明年希望做到4-5亿收入,但盈亏还不能平衡。
导轨偏标准化,今年主要任务就是跑认证,等客户们都觉得质量没问题,明年就能批量销售。一期工厂投资了15亿元,大概能做到20-30亿收入。
业务方面就是16个字:油缸略降,泵阀向上;丝杠认证,导轨批量。
再说出海,新兴市场不容小觑,欧美市场要看墨西哥工厂进展。
很多新兴市场都在做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造房子还是造水利和市政工程,挖掘机都必不可少,上半年恒立传统业务就是靠着新兴市场苏复带动。
尤其是印尼,前几年融资成本很高,在明确要降息后就加快了项目进展,平均一个单子也有7000-8000万收入,蛮可观的。
当然,亚非拉总是“穷亲戚”多一些,每家想做出海生意的企业,都会瞄准欧美市场。
恒立也不例外,虽然市场都在担忧老美的经济和制裁,客户拓展倒是蛮顺利的。靠着节能、操控和电动化等优势,拿到了卡特彼勒、约翰迪尔和凯斯等巨头订单。
可拿到订单只是第一步,想做长久生意,必须还要解决产能问题。高管说,很多海外客户都希望能就近采购,这样更放心些,墨西哥工厂是势在必行。
2022年底定增20亿投资墨西哥工厂,至今还需要延期2-3个月,期间遇到过很多困难:
比如材料和工资直线上升(国内企业都去建厂,当地人都不够用);比如水和电都需要自己做投入建设,光资源补充就花了5个亿;再比如当地治安不够好,放宿舍里的东西都会被抢,必须和安保公司搞好关系。
恒立有个远大目标:现在泵阀在国内市占率是20%左右,希望能慢慢做到全球份额的1/3,届时就是日本川崎+恒立液压+其他液压厂商,三分天下。
想要实现这一步,墨西哥工厂成功与否就尤为关键,拭目以待。
至于投资端,简单聊两句。
第一,恒立液压的下游客户品类很多,除了挖掘机,非挖还包括高空作业平台、装载机、农业、煤机等等,因此要准确计算并不容易。
第二,如果追求模糊的正确,那么年初时曾有过营收增长6%的目标,公司依然很有信心,而净利润是想要做到双位数增长。
去年净利润是25亿,今年就看最低双位数10%增速,27.5亿(高于市场一致预期,有可能做不到),对应PE估值是25倍,我觉得至少不算便宜吧。
最后想再聊几句,为什么认为恒立液压能成为全球龙头?
倒不是针对恒立,而是背后要有个人“出海”审美。
全球出海逻辑是很宏伟的概念,但在标的选择上,由于当前国内内需不足,想通过出口实现低价竞争的企业,并不符合审美。
更希望所投资的中国企业,是能够凭借自身产品更高的质量标准,拥有在海外市场卖出更贵价格的能力。
甚至,在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当地政府兴建工厂解决当地员工的就业问题,成为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下的价值创造者(这条任重道远)。
我相信,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并非是依靠成本竞争力的出口型企业,也并非是简单把中低端产能直接转移到东南亚的企业,而是真正具备全球管理能力的企业
作者:围棋投研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