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投资人的“避风港”“安全地带”——中药行业,正历经关键的转折时期。

压力尽显:上游中药材涨价,药店客流量下滑,中药集采动态联动,消费不景气……2024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中药企业正集体失速。

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中药板块71家中药上市公司营收约1850亿元,同比下降2.8%。

整体来看,上半年中药行业两极分化、强者恒强。

但即便是那些“最强者”,也在二季度出现了“喘不上气”的症状。

市值一哥片仔癀遇冷

以中药市值一哥片仔癀为例。

今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增幅都在10%以上,但在二季度,其营收同比仅增长2.65%,净利润同比下降3.1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41%。

这是片仔癀自2014年以来,扣非净利润首次二季度出现同比下降。

但与此同时,“青春胶囊”市场,却呈现GMV激增趋势。如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的青春胶囊“泰好乐”,截止7月,GMV激增300%,目前仅淘天市场的搜索量就已达到20万量级,成为今年的现象级单品。

据其官网显示,如今在国内抗衰界无人不知的烟酰胺单核苷酸,正是“泰好乐”的核心成分。该物质是人体辅酶NAD+最直接的前体物质,2013年,哈佛教授David Sinclair最早发布研究证实,该物质可明显改善暮年实验鼠多重衰老指标,将其身体各项机能提升30%活力。

国内抗衰老领域科研底子薄、起步晚。欧美日又采用一贯的技术封锁态度,甚至利用资本优势,一度将原材料哄抬至2万每克。业内人士称,“泰好乐”之所以能够突破技术封锁,源于其在原材料萃取方法上,对传统重金属残留较高的“化工法”的颠覆。

与欧美进口的洋货动辄上万元相比,国产技术已经做到多步骤领先。对此,有观点认为,“这下国人有福了,国产青春胶囊不仅品质更好,价格也更实惠。”

大单品逻辑开始触及天花板

中药行业,什么最宝贵?

大品种。

以中药OTC市场为例:片仔癀和东阿阿胶的同名产品、济川药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江中药业的健胃消食片、华润三九旗下的999系列产品,都是能显著拉动一家公司业绩的产品。

由此可见,规模较小的企业获得一个大单品,等于拿到一棵“摇钱树”,足以支撑至少三五年的业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家大企业而言,随着时间推移,规模扩张,单一品类对营收的边际贡献会不断下降。

“一哥”片仔癀正是如此,其在过去的产品策略有些简单粗暴:提价,走奢侈品和礼品路线。但在消费下行趋势中,这一秘诀似乎变得不太好使了,与之对应地,是其业绩上的增长颓势。

除了片仔癀外,还有几家大公司今年上半年和二季度的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

太极集团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主营收入78.17亿元,同比下降13.64%。

达仁堂2024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39.65亿元,同比下降3.02%。

和片仔癀一样,太极集团、达仁堂都属于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产品有较大依赖的企业,比如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达仁堂的速效救心丸等,都占据了公司医药工业板块两成甚至一半以上的业绩。

糟糕的是,由于中药行业对研发的投入普遍不高,又需要长期的品牌曝光积累用户心智,因此一旦某个大单品出现“失速”,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新的增长点。

“出海”或许是一个答案,但海外市场对中药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如何,依然存疑。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的出口额为26.57亿美元,同比下降7%。单看公司,片仔癀上半年出口额同比上涨了33.3%,单品种出口额突破了3000万美元,但这个数字占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的比重也不过仅在5%上下。

就数据来看,出海可以作为一条新路线,但远远不足以缓解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们承压的业绩。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家企业外,今年第二季度,还有同仁堂、白云山、以岭药业、步长制药、葵花药业、康恩贝、康缘药业、仁和药业、寿仙谷等一众药企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降。71家申万中药企业中,仅有23家取得毛利润正增长,数量创2021年以来新低。

如何穿越周期,俨然已经成为了摆在整个中药行业面前的难题。

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管层长远的战略布局和前瞻性。

影响中药行业的因素是复杂的。药材价格的波动、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政策的调整、商业端回款的快慢,都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光抱怨环境没有用,躺在老产品的功劳薄上睡大觉更不可取。

任何一家企业,不管是老字号还是新势力,穿越周期的关键还是创新,无论产品还是组织层面,都要不停创新,在变化中方能求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