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的投资者应该都猜出来了,这里要讲的是上市药企的债券收益率,更准确地说,是上市药企的可转债的收益率。
如果忽略可转债的转股特性,那么可转债就是一张普通的债券,更通俗地说,是一张借条,在约定的时限到期之后,借条的持有者有权收回自己借出去的本金。
在波诡云谲的二级市场,已经有上市药企发行的债券,年化收益率已经超过了惊人的23%。
故事的主角,是在创业板已经上市7年多的、主业为仿制药与原料药的普利制药。
2021年3月8日,普利制药的可转债成功发行上市,面值100元,存续期限为6年,到期价值118元。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以100元的发行价格买入这张债券,相当于借了100元给普利制药,6年后普利制药需要偿还118元。
同时,根据债券发行条款的约定,普利制药需要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利息,平均每年的利率大约1.33%。
整体来说,如果一个投资者持有这张债券直到最后到期赎回的话,产生的年化收益大约在4%出头。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正常的收益率。
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波折之后,这张债券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年化23.45%的惊人水平,即使考虑到需要缴纳的税款,税后的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21.50%。
在二级市场买入这张可转债的投资者,相当于以年华23.45%的年化利率,间接借钱给上市公司,利率水平超过了高利贷的认定标准18%。
目前,普利转债的剩余年限仅有2.4年,不考虑期间可以转股的可能性(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持有到期的话,整体收益率在50%左右。
看上去,简直是一个可以狂薅药企羊毛的机会。
但是,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风险和收益一定是对称的,在异乎寻常的高收益预期之下,一定也隐含着异乎寻常的风险。
普利制药面临的实质性风险,是证监会随时可能下发的一纸行政处罚裁定书。
2024年7月7日,普利制药披露了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 03720240024 号)。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普利制药立案。
普利制药称,前期因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被要求进行相关自查整改工作。
根据自查,公司对2021年、2022年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
鉴于上述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涉及多个会计年度且金额较大,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普利制药进一步提示,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公司或将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面值为100元的普利制药可转债,之所以暴跌至73元左右,本质也是市场对于这种潜在退市风险的反应。
但是这个逻辑里面,其实也还有一个小小的Bug:即使普利制药最终惨遭退市,其对债券持有人的偿还义务,并不会因此而灭失。
也就是说,即使退市成为一家非上市公司,企业还是要存续并经营下去的,从法律角度来说,该还的债务还是要还的。
否则,一旦公开发行的债券到期无法偿还,对于公司的经营将带来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比如众多中小投资者堵门要债,比如银行抽贷,比如合作的企业再也不敢给账期,等等。
除非,实控人已经做好了放弃企业的准备。
如果企业都已经准备破产清算,那么上述的所谓“负面连锁反应”,根本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了。
公开资料显示,普利制药始建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销售产品主要为处方药,涵盖抗过敏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类药物、心脑血管类、造影剂类、紧急抢救药类等领域。
年报显示,2023年普利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下降19.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0.87%。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账上尚有现金4.37亿,需要偿还的可转债余额为5.3亿。
一边是23%的惊人年化收益率,一边是血本无归的巨大风险,普利制药的可转债,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场刺激的赌局。
$普利制药(SZ300630)$$普利转债(SZ12309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