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科幻片中的主人公通过空中一顿比划,来实现对机器操控的情节正在逐渐变成现实,这得益于科技企业的努力与技术支持。

据悉,东超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通过将发散的光线在空中重新汇聚,从而形成不需要介质承载的实像,结合交互控制技术,实现人与空中实像的直接交互。此举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东超科技副总经理朱永志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回顾企业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前景,以及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

东超科技去年的“成绩单”彰显企业科技创新硬实力。“我们的核心技术获得了多个国家的专利授权,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知识产权跨国申请和产品国际认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多次突破,还先后获得了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海外国家的专利授权,我们的相关知识产权已经达到了600多项。”朱永志告诉记者。

回顾去年,朱永志认为最突出的成绩是在技术应用领域取得的较大突破,尤其是在智能座舱和医疗卫生方面的表现。“去年下半年,依靠公司技术的新能源豪华车已经实现了‘悬浮精灵’的全系标配并且开始量产。现在,我们正在和几家主机厂一起开发全息车载产品,很快就会有多款搭载悬浮数字精灵的新能源汽车投产,预计年产量达到30万—50万台。”

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他有着自己的洞见。“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以空中成像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伴随‘元宇宙’概念的兴起,空中成像将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虚拟现实设备变得更加普及和易于接受。这使得空中成像技术在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智慧家居、展览展示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他提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新劳动工具特指作为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

此外,2022年11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了“三大目标”“三大专项工程”以及“五大任务”,到2026年产业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这份重磅文件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展望未来,朱永志表示,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新的一年,公司计划进军C端市场,推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创新性产品的需求,真正让科幻成为现实,走进千家万户。作为全球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企业,东超科技致力于依托自主研发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以场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以前沿产业做强创新引擎,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