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用火箭技术获重大进展 多路资本搅热商业航天

第一财经12小时前
约9分钟

佳节又来到,这个操作你一定要知道!

9月11日,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国内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该次任务是国内首次实现垂直起降试验箭在空中二次点火、跨音速大动压环境下“栅格舵-冷气姿控-发动机”联合制导控制,以及高空风实时风修技术工程化应用等技术。

执行本次任务的火箭是民营大型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三号”的试验箭,是蓝箭航天用以验证各项可复用关键技术的重要试验平台。“朱雀三号”是国内首款不锈钢液体火箭,预计将于2025年首飞,如果获得成功,将开启中国进入大运力、可重复、低成本、高频次航天发射新阶段的大门。

近年来,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中国通信院在2021年发布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提到,300km-600km轨道高度的卫星在寿命、通信时延、频率干扰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是卫星互联网星座运营方重点争夺的位置。各国在美国SpaceX公司提出“星链”后,也纷纷提出了相关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低轨卫星同样是中国部署的重点方向。经测算,近地轨道卫星总容量仅约为10万颗,到2029年低轨卫星数量就将达到5.7万颗,稀缺的近地轨道资源面临激烈竞争。

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无线电规则》,全球的卫星轨道和频率采用“先申报就可优先使用”的方式分配,企业需要在获得许可的7年内完成星座中100%卫星的部署,才能获得该频率的使用权。为了争取近地轨道资源,中国已经向联合国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了多个互联网星座计划,预计将发射包括“GW星座”“G60星链”在内的约4万颗卫星。其中,仅G60星链每年就需要发射近2000颗卫星。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中国航天2023年实施67次发射任务,其中民营发射商完成13次,2022年民营发射只完成5次。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发射能力严重不足,发射任务紧、难度大,而从商业角度而言,这也意味着可观的商业机会。

目前国内现役火箭运载能力偏低,亟需大力发展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来满足巨量的发射需求。民营运载火箭的商业化运营,对于卫星互联网星座的组网效率提升、空天资源抢占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与航天国家队的引导下,过去五年中国商业运载火箭取得了飞速发展,正逐渐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发射的完整产业布局。目前,已有6家运载火箭企业具备了发射卫星入轨的能力。

在这些商业卫星及发射企业背后,活跃着各路资本的身影。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领域获得融资的仅头部独角兽企业就有东方空间、深蓝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际荣耀、垣信卫星等。

今年初,主营业务为太空运输的东方空间公司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拉开了新一年度商业航天领域融资的大幕。今年6月,火箭企业江苏天兵科技和卫星制造企业北京微纳星空分别宣布完成超15亿元的C+轮融资、10亿元的C1轮融资,上演一个月两起十亿级融资的“好戏”。而在今年初,上海垣信卫星完成总额67亿元的A轮融资,是迄今为止国内卫星行业的最大单轮融资。上个月,垣信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组网的1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投资商业航天的既有民营资本,也有国资平台。例如,公开信息显示,天兵科技C+轮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博华资本管理)、无锡产发、国裕高华、德岳投资、中信建投投资、合肥瑞城、苏州资管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垣信卫星A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创始股东上海联和投资继续加持,国科资本、国盛资本、上汽恒旭资本、央视融媒体基金、国泰君安、中科创星等跟投。

此次发射“朱雀三号”试验箭的蓝箭航天,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相较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效益和可复用潜力,被业内认为是未来火箭的发展趋势之一。

早在2020年,蓝箭航天完成12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经纬中国、基石资本旗下上市公司、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湖州赛源政府基金等。此外,作为公司的金融合作伙伴,招商银行也通过子公司招银国际投资了蓝箭航天。

未来,招商银行计划发射遥感卫星等定制载荷,应用于贷前考察、贷后管理等业务场景中,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字金融能力。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发展办公室主任高旭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商业航天技术蓬勃发展,航天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以低成本的方式运用到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各个商业领域。

自2014年国务院首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已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商业航天被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上海、海南等地相继发布了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专项规划。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3%。

哪些ETF涨幅靠前?搜索ETF热榜试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可复用火箭技术获重大进展,多路资本搅热商业航天

分享至:
  • 微信
  • 朋友圈
  • 微博
  •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