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都市街头,我们常常能见到一幅幅温馨的生活画面:老人们或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或在树荫下与老友对弈,或在小区里带着孙辈们玩耍。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充实,每个月的退休金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
然而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解决养老问题的呢?他们有退休工资和养老金吗?历朝历代又有什么制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呢?
回顾历史,我们找到了答案。
“养老”何时开始制度化?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被广泛推崇。西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尊老法典正式诞生——《王杖诏书令》,它是当时处理老年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开创了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先河,为后世的养老政策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杖诏书令》中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收入和家庭人口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优待政策和税收减免优惠。比如,诏令中规定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且无子女的鳏寡老人,从事商业经营不必纳税,种田不必缴田赋,允许开设店铺售酒,如有人愿意奉养此类老人的,可以得到政府特殊的扶持。
可见,当时我国就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敬老养老制度,而那时候的高年老人(年满七十岁)还能得到皇帝“御赐”的“敬老卡”——王杖(又称鸠杖)。这根王杖不仅是对老年人的特殊礼遇,更象征着他们享有的特殊权利。持有王杖的老年人,地位与“六百石”的官吏相当,可以自由行走官府、行走驰道。
古代养老院的前身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最早的官办养老院才慢慢出现。当时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创立了首个救济赡养机构“孤独园”,主要是收养孤儿及无人赡养的老人,并且还为老人料理后事。《梁书·武帝本纪》中记载,“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又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命,厚加料理”。
到了唐朝,国家繁荣、经济昌盛,养老院等基础设施更为普遍。长安城中,“悲田院”应运而生,这是专门为那些贫穷而无依的老年人提供的庇护所。
北宋初年,朝廷开设了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在宋徽宗时期,收养老人的年龄标准降低到五十岁以上,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扩展。
有趣的是,在官办养老院蓬勃发展的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宋朝出现了第一只“养老基金”?
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时期,其养老制度的先进性也是独树一帜的。当时,已经出现了多层次养老系统,类似现在的 “三支柱养老体系”。其中,第一是主流的家庭养老;第二是辅助性的宗族养老;第三是民间的慈善养老与互助养老;第四是国家的福利养老。
先进制度也催生了创新养老模式,宋朝民间甚至出现了公开募集的“养老基金”。 据南宋《新安志》记载,在商业发达的徽州新安,当地民众普遍不愿多生孩子,担心子女会分薄家产,影响晚年生活。他们更倾向于自己掌握财产,慢慢积累以备老年。面对这种情况,一位苏姓知县采取了创新举措。他顺应民众储蓄的习惯,鼓励成立“养老基金”,让民众将日常余钱存入,待老年时取出使用。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促成了当地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我国当下的养老三支柱体系是什么?
从汉朝第一部成文的养老法典,到南朝的官办养老院,再到宋朝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和“养老基金”,每个时代都有社会文明相吻合的养老制度与体系。
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虽然与现代社会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其核心理念——尊老敬老、社会共责养老等,仍对当代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养老制度也在不断革新与完善,当下已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
相较于宋朝刚刚出现“养老基金”雏形,目前我们的可投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类型更加丰富,涵盖储蓄、理财、保险和基金等。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人眼中,70岁的老人可谓稀少,但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8岁(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在长寿时代的当下,养老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为满足未来高品质的养老生活,早规划、早积累,才是年轻人更好的选择。$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OTCFUND|007119)$$睿远成长价值混合C(OTCFUND|007120)$$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OTCFUND|00896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