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透视
作为企业中最活跃的群体,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和水平,最能够在微观端反映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作为企业中最活跃的群体,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和水平,最能够在微观端反映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伴随着A股半年报落下帷幕,数据显示,尽管面临国内外种种复杂环境,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保持韧性的同时,研发强度进一步提升,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速,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
上市公司业绩逐季好转
整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经营保持了韧性,业绩逐季好转,利润降幅收窄,亏损公司家数占比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510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报。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4.8万亿元,净利润2.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2.4%,净利润降幅较一季度收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同期GDP的56.5%,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上工业企业的61.3%。
2024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有56.6%的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7%的公司盈利,49.2%的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604家公司利润增长超100%。扣除金融业外,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3万亿元,净利润1.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4%、5.5%。实体上市公司净利润持续超过金融业利润,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55.2%。28个实体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上半年盈利正增长,其中,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电子、汽车、公用事业等行业增幅靠前。
二季度净利润降幅收窄,企业盈利内生动力进一步激活。上市公司盈利整体迈入边际修复轨道,半年报净利润同比下降2.4%,其中二季度下降0.4%,降幅较一季报的4.5%明显收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回暖带动修复实体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毛利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17.9%;净利润中经营性损益占比91.3%,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主业盈利内生动能增强。共有1137家上市公司亏损,家数占比22.3%,合计亏损1851.2亿元,亏损家数占比较一季报收窄1.9个百分点。
来自交易所的数据则显示,2024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94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2.36万亿元,同比略降1.4%;扣非后净利润2.26万亿元,同比增长0.3%。约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其中850余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40家净利润增幅超50%,120余家增幅超100%,110余家扭亏为盈。沪市公司二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1.18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2.6%。二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为4.9%、0.6%,净利润创近四个季度单季新高,较前四个季度平均净利润增长10.6%。其中,实体企业二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0%、7.7%、5.1%,边际改善更为明显。
在深市,截至8月底共有283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9.88万亿元,实现扣非后净利润超4800亿元。其中,近八成实体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具体来看,近半数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有35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电子汽车等行业表现亮眼
从重点行业表现来看,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韧性,服务消费类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修复。
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3418家,占比近七成。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4%,净利润同比下降7.3%。电子、汽车、通信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的业绩表现亮眼;电子、通信设备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长4.5%、10.2%,高于制造业整体。
具体来看,东莞证券研究显示,汽车行业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53.13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归母净利润783.39亿元,同比增长22.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6.17亿元,同比增长34.33%。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汽车行业整体毛利率为16.21%,净利率为4.57%,净资产收益率为4.47%,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为3.52%,同比均出现提升。其中,二季度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实现营业收入9491.78亿元,同比增长6.23%,环比增长12.09%;实现归母净利润433.2亿元,同比增长25.92%,环比增长23.51%。
在电子行业,信达证券研究显示,AI创新驱动产业链投资机遇,终端需求复苏逐步向上传导。470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06.19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归母净利润647.13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半导体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738.3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179.2亿元,同比增长12%。光学光电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447.1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76%,上年同期板块整体亏损。元件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73.1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归母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36%。
在有色金属行业,银河证券研究显示,A股有色金属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业绩同比减少1.62%;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8%,业绩同比增长27.95%。二季度有色金属行业整体ROE在经历连续四个季度的下行后反转上行,创下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新高。销售利润率从一季度的 3.18%上行到二季度的4.54%,是行业整体ROE水平上升的最核心因素。
与此同时,从半年报情况看,居民旅游出行继续复苏,社会活力进一步提升,机场、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28.3%、3.4%。上半年全国铁路客流大幅上涨,京沪高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77%,首次突破60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居民商品类消费总体稳健,食品饮料、消费电子、汽车行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1%、24.4%、22.7%。上半年养殖业上市公司多数实现扭亏或减亏。
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
在业绩整体保持稳健的同时,A股上市公司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7094.6亿元,同比增长5.1%;研发强度达2.3%,较去年同期2.2%进一步提升。有1099家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迈入亿元大关,家数占比由21.0%提升至22.1%。研发强度大于10%的公司家数占比7.2%,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上市公司高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其中,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合计达到889.89亿元,同比增长3.53%,仅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测算,创业板公司整体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提升至4.7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提升至5.89%。286家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大于10%,较上年同期增加22家;184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家。高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等方面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上交所数据则显示,沪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近4300亿元,同比增长约4%,92家次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创板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累计投入超780亿元,同比增长约10%,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达12%;新增发明专利1万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超11万项。高研发投入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长22%,轨交装备、航空装备、半导体等高技术制造行业投资分别增长35%、30%、18%。
来源:经济参考报制图:潘悦
近 期 热 门 视 频
推荐阅读
踩雷多家问题企业,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
IPO前分红逾2亿元,这家公司控股股东现身大客户名单
涉嫌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超卓航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施工人员实名举报!山东莱荣高铁偷工减料暗藏重大安全隐患
点赞哦!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