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ingEx Limited(闪送必应有限公司,下称“闪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表,计划以“FLX”为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上市,中金公司、里昂证券、德意志银行和瑞士投资银行为其承销商。

据贝多财经了解,闪送通过境内运营实体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同城必应”)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于7月4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的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5750万股普通股。

十年前,闪送开拓了一片名为同城即时配送的蓝海,其发展潜力也获得了不少投资方的青睐。而随着背靠物流业、电商系的竞争者们强势入局,闪送积累的优势逐渐被赶超,一度处于“起了个大早,干了个晚集”的尴尬地位。

在经历了跑马圈地、百舸争流的市场扩张后,同城即时配送赛道已然进入头部玩家们诸侯争霸的关键窗口期。如何在竞争深水区中找到突出重围的方式与契机,是市场与消费者评估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竞争激烈,先发优势逐渐消解

近年来,中国新零售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发生转变,个人和企业客户对于讲究个性化、时效性的及时送货服务需求愈发高涨,并愿意为时间确定性和服务质量支付高价,按需配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按需配送的总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641亿元增至2023年的33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以19.8%。未来,该市场预计将继续以19.1%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至2028年的8096亿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于2014年开启商业运营的闪送是即时按需配送领域的探路者。闪送在官网中称,其服务模式明确闪送员从取件到送达全程一次只服务一个客户,点对点送达,能够为客户不同类型的递送提供各类专属化服务。

依托“1分钟响应、10分钟上门、60分钟送达”的服务理念,截至2024年6月末,闪送共拥有约270万名注册骑手,服务覆盖全国的295个城市,服务超1亿名客户,其中注册的客户数量达8890万名。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2023年收入计算,闪送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一对一专送快递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约为33.9%。但放眼闪送所处的同城即时配送赛道,不少物流同业公司的运营规模、运力资源实际上都更胜一筹。

根据头豹研究院《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研究报告》,美团配送和蜂鸟快送依托于餐饮外卖平台,配送单量优势显著;UU跑腿的配送员数量出现大幅增量;美团配送、达达快送服务已覆盖的市县区数量领先。

以骑手总量、配送单量和覆盖县市区数量三个关键维度作为衡量标准,闪送已明显落后于其他头部玩家。即便是城市覆盖率略低于闪送的UU跑腿,截至2022年12月骑手数量都已突破500万人,运力是闪送的两倍有余。

贝多财经曾在《闪送筹备上市:多年未融资,曾因违规被约谈,薛鹏如何讲新故事?》一文中分析过闪送“掉队”的原因,即脱胎于“物流系”的后起之秀们能够凭借现有资源快速完善布局、扩大规模,闪送的先发优势也随之被消解。

二、收入维稳,成本高企获客困难

闪送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40.03亿元和45.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1%。2024年上半年,闪送的收入为22.84亿元,同样较2023年同期的21.22亿元增长7.65%,整体呈上升趋势。

在闪送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于红建看来,闪送本质是一个时间的生意,即为时间成本高的用户可提供花钱买时间的渠道,其也在提高服务效率层面下了不少功夫。但随着即时配送行业竞争陡然加剧,闪送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获客压力。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同“报告期”),闪送的订单量分别为1.59亿份、2.13亿份、2.71亿份和1.38亿份。据此计算,闪送的每单平均收入已由2021年的19.1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6.6元。

闪送单笔订单收入下降的原因,或与行业竞争有关。此前,顺丰同城(HK:09699)招股书显示,其单笔订单收入由2018年的12.45元降至2020年的10.20元;不久前上线“同日达”的菜鸟速递,还推出了首、续重5折的优惠活动。

不可否定的是,以价换量能够在短期内帮助闪送维持订单的增长,但订单数量不断上升、订单回报率却趋于下降的态势已然为闪送敲响了可持续经营的警钟,从长远来看,降价补贴更像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赌博。

另一方面,闪送维护运力所付出的人力成本也颇具规模。报告期,闪送的收入成本分别为28.51亿元、37.44亿元、41.34亿元和20.27亿元,其中支付给骑手的报酬与奖励便占到了总成本的90.5%、90.3%、87.8%和85.4%。

闪送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该公司与骑手之间采用的是众包形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虽然众包骑手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通常低于雇佣专职骑手,但同时也伴随着自主性强、人员流动性大、与平台关系较松散等风险。

正因如此,闪送需要向骑手提供具备吸引力的经济回报,以保证内部运力的充足。艾瑞咨询数据亦显示,闪送骑手每笔订单的收入,高于中国按需配送服务市场中其他骑手的平均收入。

三、盈利难题,外部融资“空窗”三年

高昂的获客与人力成本,无疑压缩了闪送的盈利空间。2021年、2022年、2023年与2024年上半年,闪送的毛利分别为1.89亿元、2.59亿元、3.95亿元和2.5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2%、6.5%、8.7%和11.3%。

闪送官方曾对外透露,其早在2016年4月就实现了盈亏平衡,但闪送2021年和2022年分别录得2.91亿元和1.80亿元的净亏损,直至2023年才实现1.11亿元的净利润。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4.08%至1.24亿元。

闪送之所以能够于2023年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的增加,推动其他收入类目由2022年的920.2万元翻倍增长至2023年的7432.1万元。也就是说,目前的闪送仍未走通稳定盈利的道路。

实际上,高成本下的获利问题已是即时配送行业共同的“心病”。京东旗下的达达快送(DADA.US)2021年至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71亿元、-20.08亿元和-19.58亿元,三年累亏超65亿元,且今年上半年仍处在亏损的泥潭中。

顺丰同城的盈利曲线则与闪送颇为类似,该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录得-7.58亿元、-8.99亿元和-2.87亿元的连续亏损后,于2023年首度实现5059.50万元的盈利,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亦同比增长105.1%至6217万元。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闪送,主要依靠通过外部融资补充“弹药”。天眼查App信息显示,闪送已获得10轮融资,投资方中不乏经纬创投、鼎晖投资、SIG海纳亚洲、顺为资本、五岳资本、山行资本等。

不过,在2021年3月获得来自顺为资本、五岳资本、SIG海纳亚洲、天图投资、海松资本等资方累计1.25亿美元的D++轮融资后,闪送的融资历程便就此陷入停滞。

在此期间,市场上曾屡次传出闪送即将上市的消息,但均被闪送官方否认,闪送自身的投资吸引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减退。据悉,闪送完成D++融资后的估值约为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0亿元。

而根据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闪送的估值已经跌至71亿元,不仅市值较2021年缩窄近半,排名更是直接掉出1000名开外,来到1118名。要知道,闪送鼎盛时期一度稳居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

种种迹象都表明,身处巨头环伺、暗流涌动的即时配送市场,闪送要想借助资本的力量重新构筑自身的竞争力,需从填平盈利之砍、提振市场信心做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