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的印记:

1.历史画笔:

A.辉丰转债:

历史上最接近违约的转债是辉丰转债,好在大股东非常负责,就算退市了,依然选择了全额兑付,只能说它的运气不好,爆炸事件波及了它,导致主要厂区停止,而后又因环保等问题导致公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业绩断崖式下跌,最终在2020年4月因连续2年亏损退市,但2020年8月触发回售后,大部分进行了回售,最后因余额不足3千万走完了它的一生,虽然它的一生并不辉煌,甚至非常惨淡,但结局并没有让投资者亏多少钱,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过程很心酸但结局很完美的历史。

而这种结局,我认为更多的是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带动下,企业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和经济实力去应付动荡,同时当时的企业家更讲究契约精神。

B.永煤事件:

2020年11月的永煤控股旗下债券“20永煤SCP003”到期未能兑付,要知道这可是国企AAA级别债券违约,属于历史上首次。

煤炭过去的周期非常明显,而2020年处于煤炭底部,煤炭价格很低很低,而事实上国资是有能力还而不还的操作,让市场一下子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对信用债刚兑的信仰,这直接导致了该省在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在国内进行国资发债,国资的无契约精神对该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发展阻碍,当然时间会修复很多很多东西,只会在有心人里留下历史印记。

因永煤债的违约,转债也染上了严重的危机感,比如作为国企的本钢转债一度跌至73元,有非常多转债都跌破了面值,当时341支在交易,低于90元的有60支,占比17.6%,低于面值的有48.09%。

当然,这个时候不只是信用债违约的问题,还遇上了小市值少见的大跌情况,过去的小市值一直是非常风光的存在,而到了2021年初集体大回调,血液被抽去了以风光锂及白酒、医药为核心的抱团成长股,这也形成了第一个转债大熊市。

2.金刚不坏:

在2023年4月之前,大家都认为转债不违约的金刚不坏之身会长期维持下去,但在搜特、蓝盾、鸿达正股退市后实际违约,像广汇退市后那种无助、无望、迷茫的感觉一直笼罩每个转债投资者的心,像岭南正股在交易转债却到期违约,就算目前有收购计划也并非是按到期价收购,所谓的小额刚兑依然是损害所有投资者,而非准时、全额兑付,本质上还是失去了信用,也对监管、规则失去了信心。

二、被践踏的条款:

过去,我们投资转债,无非就是利用三大条款为核心,附之发行中的潜伏配债套利、小盘脉冲等给投资收益加持,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投资策略,如配债、低估、双低、下修、强赎、回售、次新下修、彩票、正股替代、烟蒂、涨停、折价等策略,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上市公司的偷鸡摸狗行为盛行,导致非常多策略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下面就一一列示。

现在依然有很多投资者按三条安全线去投资,依然按照之前的转债书籍去践行理念,这个时候你不亏钱谁亏钱,要我说,目前市场上所有转债书籍、教程都已经过期,已经不适用。

1.清偿策略:

清偿策略,原本就是公司法第177条的明文规定(当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在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的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如果债权人是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未接到通知书但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但有非常多公司进行的阻挠、甚至高门槛、无限期拖延。

A.洪涛转债,就曾经面临清偿,但公司不承认转债是普通债权,考虑当时没有先例,而且投资者对自身利益的争取并不积极,导致清偿策略第一次失效。

B.美锦转债,于2023年第一次成功实施清偿,这也导致很多投资者开始尝到了清偿的甜头,所以后面才延伸出来了清偿策略。

C.塞力转债,从2024年4月30日开始面临清偿问题,直至今日,已经过去了4个半月,清偿的时间依然遥遥无期,原本可以通过下修到底去回避清偿问题,但公司竟然下修一半都不到,直接选择了无限期拖延,要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回售期,也不知道公司到底在拖延什么。

D.回盛转债,5月16日开始面临清偿问题,已经过去了4个月,清偿的时间依然遥遥无期,8月中下修一半之后,公司选择了本次不下修进行无限期拖延。

E.美锦转债,从2024年5月22日开始面临清偿问题(注意,这是第二次,不可跟第一次重叠),已经过去了4个月,清偿的时间依然遥遥无期,在第一次下修到底不及预期之后,公司选择了本次不下修进行无限期拖延。

F.文科转债、绿茵转债,对申报债权的投资者,甚至了极高的门槛,甚至是恶心对抗,当然我个人不参与任何房地产类、环保类转债,所以并不清楚具体细节。

H.科顺转债,6月28日开始面临清偿问题,一边是不下修,一边是下修不通过,把投资者当猴耍,要知道转债占比达47%,股价3.94元,破净无法到底,规模达22亿,可用资金21亿,所以我认为公司会一直拖延下去。

J.科达转债,7月3日开始面临清偿问题,一边是不下修,一边是下修不到底,目前无限期拖延,距离到期不足1年半了,也不知道在拖延什么。

当然,也有表现非常积极的公司,比如鹿山转债,就下修到底并且促进了转债,它是所有清偿债中学习的榜样,也就是说,清偿策略,因为法规上没有明文规定到账时间,出现了一个灰色地带,而非常多无视契约精神,进行的无赖式拖延,从而导致市场上充满了不信任、信仰崩盘、监管不作为的声音,作为国家经济重要支柱,对市场经济不尊重的行为竟然视之不理,我也深感疑惑。

2.回售策略:

过去的回售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各个公司为了避免回售,几乎都会在回售期前下修到底,就算无法下修到底,也会下修到每股净资产,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回售,但如今回售条款已经千疮百孔,完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我在2024年4月27日文章中,就提前说了,转债圈里,对一个破坏回售条款就是维尔,当然在可交债里则是15国盛EB(详情请参考文章:被玩坏的条款)。

A.维尔转债,已经用了四次“一分钱式”下修法,目前正在用第五次,之后还会有更多次,公司并不怕钉在历史的耻辱墙上,因为对一个无赖来说,名声一点都不实用。

B.山鹰转债,第一次下修到底是想转股,奈何不如意,已经用了二次“一分钱式”下修法,目前正在用第三次,之后还会有1次。

C.鹰19转债,第一次下修到底是想转股,奈何不如意,已经用了二次“一分钱式”下修法,目前正在用第三次,之后还会有更多次。

D.城地转债,已经用了二次“一分钱式”下修法,目前已经在回售价之上,所以直接本次不下修,目前已经破净,未来想到底都很难了。

E.雪榕转债,第一次下修到底是想转股,奈何不如意,之后二次“一分钱式”下修法,本次又是默认不下修。

F.国城转债,已经用了一次“一分钱式”下修法,目前已经在回售价之上,所以直接本次不下修,是它创造了擦边式回售回避法,就是股价在回售价之上时,采用本次不下修去回避回售,之后城地学习了这个办法,当然城地也学习了维尔的无赖式下修法,比起其他转债,我认为城地更加恶心。

H.翔鹭转债,已经用了一次“一分钱式”下修法,转债价格目前已经在回售价之上,所以直接本次不下修,投资者对它真的是太宽容了。

未来,会有很多公司采用“一分钱式”下修法去回避回售,如科达、长集、蓝帆、龙大、文科、鸿路、恒逸、大参、威派、灵康、万顺2、普利、嘉元、利民、金田、盛虹、中装2、晶科、绿茵、嘉美、蒙娜等。

3.强赎条款:

过去及未来:

自从正邦、全筑这种重组逻辑出来后,原来促转股、强制赎回可以这样玩,当然低价转股并非是正邦、全筑开始的,而是在2020年底21年初就有很多转债低价转股了,这里就不举例了。

而之后,思创、红相、亚药等问题债开始低价转股,直接破坏了强赎的神话。

未来,塞力、家悦、利群、鹰19、城地、美锦、国城、帝欧、中装、广大、三房、芳源、志特、百畅、精工、文科、绝大部分金融债都可能存在低价转股的情况。

A.高溢价转股:

其实对强赎条款伤害最大的是金融债,以光大为最大的特例,直接找国资高溢价接盘,当然像北港、中信这种大股东自转股,本质就是一种大股东定增,我们说不了太多;当然还有起步这种高溢价率自转股的,目的是为了自救。

B.自转股:

对于自转股,海印、洪涛才是真正的典型代表,但它们最后的出路都非常不好,海印、洪涛均已退市。

虽然自转股不是最好的出路,可是对很多想强赎而无能力强赎的公司来说,只能是没办法的办法,一方面是公司真的太烂了,另外一方面公司放弃了很多机会,比如城地,如果在6-7元时下修到底,则一年前就强赎了。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强赎条款,随着市场的变化、经济周期的下修、股票数量的增多及质地下降,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强烈的冲击,2022年之前的历史数据统计,强赎比例超过95%,2023年则下降至91%不到(而23年当年的强赎比例仅66%不到),2024年则可能降低至80%,未来这种比例可能不足70%,甚至不会超过65%,而且这个数据是因为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只是统计当年的强赎比例,很可能不会超过45%。

亚药、思创、新星、鹿山等转债,都出现了低价转股的情况,未来这种情况会增加,所以强赎的难度在增加,但转股的难度并不见得是同步增长的。

正因为如此,我把买入价已经降低至100-112元,同比下降10元以上,这是形势逼人,只能去适应和改变,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办法投资,大概率会损失惨重,改变思路,适应变化非常重要。

4.小盘策略:

目前的脉冲次数及幅度,远不如之前,一方面是2022年8月后新政实施,限制了很多新入投资者和资金,形成了资金短期、韭菜减少,柚子也开始降低炒作高度和频次。

5.双低策略:

在没有保底的情况下,简单的双低也不再好使,比如三房、中装、利元、美锦、万凯、金埔、利群、冠中、希望、百川2、雪榕、城地等,在没有债底的保护下,依然是跌跌不休。

6.涨停策略:

就算正股涨停,转债也很可能一动不动,甚至可能出现下跌的情况。

7.折价策略:

过去很多伙伴都喜欢负溢价转股套利,后面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一个坑,超过-5%的溢价率转股几乎都是大坑,而-1%的转股又受大盘影响过大,怎么算都不算稳妥,除非是持有正股的套利,不然很多投资者不再参与套利。

8.潜伏配债:

在大盘向下的情况下,潜伏配债并非是一个好策略,比如当时的小盘债远信、集智、伟隆、松原、合顺、赛龙、泰瑞等,让非常多的人深套其中。

三、未来的投资逻辑:

1.过去的方法:

在2020年之前,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只要经济快速发展,就能覆盖、掩盖很多问题和矛盾,而现在经济发展周期下修,高速发展不再,国外对我们更是进行围堵,三驾马车已经奄奄一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块头房地产倒下,汽车板块被国外重重加税,其他板块也有很多加税或制裁,原本指望一带一路,又开始熄火,所以当前的格局不同以往,经济的新常态“增长”必然带来资本市场的新常态。

2.现在的行情:

过去我们投资转债的时候,更在乎股性、脉冲,于是乎双低、三低(双低加小规模)备受欢迎,而经济大发展掩盖了行业周期性,也让大家忽略了债性的本质,而当今的社会,会是一个强周期、低增长的时代,过去的发展掩盖了大量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周期风险,一旦经济紧缩,那么过去的盲目扩张和圈地,必然引来反噬,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房地产。

当然,白酒、医疗、风光锂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同时医疗、风光锂也面临着产业升级、技术路线问题,国内的老板都喜欢内卷,把所有东西变成白菜价,想尽一切办法卷死对手,然后才考虑如何赚钱,却忘记了如何向外延伸。

一旦周期下行,就会面临非常多的棘手问题,如目前的地产链、风光锂,所以我认为未来装饰装修、钢铁、家具家居、风电、光伏、锂电、纺织服饰、商贸零售、建筑材料、环保、石油石化等行业,出现违约的概率极大,所以现在重要信用风险,无比的重要,之前所有的转债书籍、知识,都已过期,甚至很多转债博主的认识、意识也已过期,毕竟很多人还是基于之前的思路去投资,完全没有意识到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过去的估值来看现在,似乎处处是机会,如果从未来看现在,也许是非常多的坑坑洼洼。

为了避免持仓发生违约,需要我们投资者重视信用风险,在掌握基础知识、使用变化的同时,学习并了解财务知识,当然财务知识并不能保证让你赚钱,但财务知识可能让你躲避非常多的陷阱、深坑。

之前的文章有明确指出我躲避信用风险的指标,这里简单例举一下:

A.现金流枯竭,也就是经营和融资现金流,所谓经营现金流就是公司在经营中的现金流情况,如果长期累计为负(或者近期大幅流出)需要格外注意,说明公司已经不具有造血和赚钱能力(查询路径:雪球-输入公司名-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图1);而融资现金流就是公司去银行、第三方机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情况,如果长期累计为负(或者近期大幅流出)需要格外注意,说明公司已经无法在外界筹集资金,很可能是金融机构、第三方、资金市场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重大怀疑(查询路径:雪球-输入公司名-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图2),它们判断未来会发生现金流断裂或者公司存在无法继续经营的情况。

B.盈利能力及回款难度,对于现金流枯竭,只是一个后果,而非过程,投资不仅仅要重视预期的结果,更要在乎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过程,是很难有一个好结果的,对于这个过程,要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高度重视,比如行业周期下行的情况下,公司已经出现现金流转不顺畅的,需要格外留意,如当前的中装2、三房、帝欧、广大、芳源等;同时要关注公司的回款情况,如果存在回款困难的,一旦要重点关注,比如之前的岭南、现在的帝欧、中装2、塞力、城地、科顺等。

C.扩张程度,可以简单理解为财务杠杆,而杠杆可以简化为资产负债率,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认为资产负债率超过65%就比较危险了,原则上不要超过55%,留10%的空间,另外有息负债率不要超过50%,要不然大量的有息负债经营,不但给公司带来沉重的盈利压力,一旦公司处于周期下行,很可能是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目前的山鹰、百川、文科、盛虹、双良、长集、建工、恒逸、芳源、博汇等。

D.政策变化,比如环保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国外关税等,如博汇就存在风险极大的税收政策,一个靠退税赚钱的公司,等于把脖子放在税收政策的大刀下,投资这样的公司会让我睡不踏实。

E.管理层的不检点,比如大量关联交易、占用公司资金、粉刷报表等,关联交易最明显的就是牧原,占用公司资金的有塞力、恒邦、东时等。

F.管理层不诚信,比如百畅、科顺、塞力、航天、

G.造假历史,比如思创、红相、普利、亚药,含疑似造假的公司,这里就不列举了。

其它问题,比如质押率高过、转债占比过大、无法下修或者无法下修到底、每次下修不到底、漠视投资者正当需求、行业黑名单、股价过低等。

更多黑名单问题可以参考历史文章:部分标的简易分析,黑名单,周末资讯

3.未来的应对:

1.经济的下行:信用风险是导致转债市场集体回撤的核心,所以未来重视信用风险、防范信用风险是投资标准的核心,而不再是双低、三低。

2.企业的盈利下降:是到底股市下跌的根本,从2022年开始,强赎比例大幅下跌,未来能强赎的比例将继续大跌,比例不会超过一半,所以对很多高于保本价的转债,切勿重仓,非常很可能长期亏损甚至长期无法回本。

3.估值水平:转债的整体估值必然大跌,我认为目前转债估值中位数应该为106-113元,为了安全起见,我把自己的买入价设置在100-112元,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有股性,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债性。

4.我的选择:对我来说,三低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低价是为了安全,低溢价率是为了股性,小规模是为了更好的脉冲和享受更高的溢价,但三低却不是要求的终点,而是要求的中点,如果企业没有化债的能力,三低依然不会出现在我的持仓里。

5.化债能力:所谓的化债能力,就是促进转股或者还钱的能力。

A.促进转股能力,指公司把债变成股的能力,想要转股,无非是降低溢价率,让溢价率接近0或者直接为负,利用市场自发套利的投资者转股或者公司通过第三方转股,想要降低溢价率无非是股价大涨或者下修到底,股价大涨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就算有业绩目前的行情都不见得会涨,所以下修到底成了杀手锏,如果没有下修到底的能力,那么化债能力起码少了4成,毕竟还钱都是下下策。

当然,就算下修到底,也要是正股等得住,如果转债占比过大,下修到底对正股是极大的打压,非常容易造成正股的大跌,比如美锦转债下跌到底,但依然没有人转债,一方面是依然有溢价率存在,另外一方面是转债规模过大,一旦正股大涨会形成大量的转债转股,大部分转股的投资者第二天都是抛售的,会形成巨大的抛压,所以占比不能高过且规模不能过大,两者其一都是对化债能力形成阻碍。

B.还钱能力很简单,就是公司盈利情况不错,有造血能力,有足够的能力偿还债务,就算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公司还有巨大的融资空间或者借贷额度,如果没有造血能力且没有融资空间,那么直接放弃就好了(参考现金流枯竭的指标,做反面比较就好了)。

C.为了保障还钱能力,还需要从行业、管理层的意愿、管理层的水平、历史盈利情况、产品毛利和竞争力等出发,让投资多一层保障。

6.减低预期,降低买入价,冲高卖出,不要有过高预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所述的可转债,均为案例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请独立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欢迎喜欢的朋友转发分享。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祝投资愉快。$精装转债(SZ127055)$$中能转债(SZ123234)$$严牌转债(SZ123243)$

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