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储能100人
「储能100人」获悉,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公布了《中共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省委机动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针对“投资的储能项目不理想,相关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低,不具备盈利能力,进入清算注销阶段”这一问题,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对储能项目投资失败原因进行全面复盘,形成专项分析报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及成员结合分析报告进行深刻剖析、汲取教训;修订《项目投资前期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细化项目前期论证标准和风险防控程序,明确集团投资、财务、科技、法务风控等职能部门加强专业性把关等。
湖南能源集团于今年3月在长沙揭牌成立,以原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而成。注册资本300亿元,承担着全省能源保供功能性任务,落实省内能源资源开发任务,承接重大能源项目投资建设,代表全省开展省内外重大能源项目合作。揭牌不到半年,湖南能源集团即将进行战略重组。8月26日,湖南省属上市国企湖南发展 (000722.SZ)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来的通知,湖南能源集团将进行战略重组。
9月10日,湖南发展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湖南省国资委关于将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湘国资产权函〔2024〕46 号)。根据该通知,湖南省国资委持有的湖南省煤业集团82.40%的股权,将无偿划转至湖南能源集团。
目前,控股股东战略重组事宜还在推进中。
尽管湖南能源集团储能项目的表现不尽人意,但湖南省作为全国首个发布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纲要的省份,近年来非常重视储能产业发展且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目前,湖南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已形成涵盖“矿物材料—储能材料—电芯电池—终端应用—电池回收利用”全链条的产业体系,是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备的集聚区之一。
尤其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上下游不断延伸,已形成一支区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储能湘军”。
且该省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达到266万千瓦/531万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五,成为继山东及西北能源大省之后,唯一一个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的中部省份。
事实上,湖南打造储能产业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锂矿资源,也缺乏性价比高的生产要素,然而产业链龙头企业却纷纷选择于此落子,背后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首先,湖南政府的积极助推是关键。众所周知,湖南储能产业因地理位置等原因,面临着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的区域性难题。
“储能材料企业是用电大户,用电成本和电力负荷是这些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电力成本约占企业制造加工成本的40%,而湖南的工业电价比广西、四川等省份高出约0.2元/度至0.3元/度。夏季用电高峰期,园区工业企业也会出现限电缺电情况,这对园区招商引资造成了一定困难。”望城经开区先进储能产业链链长李卫锋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希望政府在生产要素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和补贴,是湖南储能企业共同的诉求。
为解决储能企业用电难题,长沙先后发布了《长沙市加快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方案》《长沙市“十四五”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及《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动长沙市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推出100亿元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基金等产业扶持政策,从用电、供地、金融、创新、应用推广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其次,背靠高等学府创新资源也是超强辅助。坐落于岳麓山下的中南大学被誉为锂电行业的“黄埔军校”,是我国最早开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的机构之一。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主任刘芳洋表示:“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中,有20多家创始人毕业于中南大学,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等。此外,在全国锂电材料企业中,逾半核心技术和核心研发人员也均来自中南大学。”
此外,以齐聚完整产业链为出发点,借助高等学府的创新资源驱动,湖南正以科学统筹、全盘布局的思路打造全国领先的储能产业集群。
长沙宁乡高新区和望城经开区两大先进储能产业集群的形成。2023年,宁乡高新区储能材料产值突破400亿元,形成了从上游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及Pack到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全省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望城经开区储能产业链目前也集聚了包括永杉锂业、金驰能源、德赛电池等在内的一批重点企业,2023年共实现产值100.92亿元。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