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末债市下滑引发的理财产品大规模“破净潮”以来,投资者“求稳”情绪高涨,对理财产品配置思路偏谨慎,低风险、高流动性产品受到青睐,其中“日开型”产品就是代表之一。截至2024年7月末,“日开型”产品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一路高歌猛进,规模翻倍,特别是今年以来规模涨幅明显,7月末管理规模较去年末增长0.99万亿元,涨幅达45.16%,其规模占比也从两年前的5%上升至11%,增长势头强劲,那么“日开型”产品爆发背后究竟有何魅力?

一、“日开型”[1]产品火爆背后是市场选择和产品比较优势的体现

“日开型”产品规模能够保持较高增速上涨并非偶然,深究其因,是市场环境变化下客户和机构的共同选择,是产品比较优势的体现。

1.1 客群偏好与机构行为揭示

“日开型”产品的火爆,是客户端在市场波动演绎下调整需求选择以及发行端在响应需求变化和资产荒背景下较佳产品发行之选。

客户视角: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后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下移后选择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刚性兑付”成为历史,曾经稳健的理财不再被视为“无风险”投资。特别是近两年,由于政策因素、市场预期变化、资金面波动、投资者交易情绪等多种原因,债市经历了几波较大幅度的回撤。对于主要配置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受到考验。避险情绪使得许多投资者不再选择长期锁定资金的产品,而是倾向于配置在需要时可以迅速赎回的高流动性低波稳健的产品,更希望拥抱短期确定性,包括“日开型”等在内短期限产品赢得了客户青睐,产品规模占比持续提升。

机构视角一:迎合客户群体的投资需求变化

在市场需求偏好转变的背景下,理财机构根据市场反馈和投资者需求,增加了“日开型”产品供给,2023年上半年“日开型”产品发行量在25款左右,2023年下半年发行量略有增加,部分月份发行超40款,而进入2024年以来发行量增加更为显著,除2月份春节假期影响外,其他月份均在50款以上,在5-7月份达到发行高峰,均超过75款。此外,也有多家机构上调“日开型”产品的募集规模以应对资金涌入。

机构视角二:“日开型”产品是当前“资产荒”背景下较佳发行选择

“资产荒”持续演绎,供需不平衡下长期限优质资产一“券”难求,短久期债券的配置性价比攀升,机构倾向于供给“日开型”短期限产品。

2022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与疫情的余波仍在冲击居民资产负债表,各路资金纷纷流向并推高了债券市场,但是化债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偏慢,专项债、城投债持续收缩,债券供给总量有所下降,这种供需不平衡形成了本轮“资产荒”的宏观背景。

居民端消费投资需求和贷款需求降低,叠加权益市场低迷,市场中可配置优质资产减少,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以致“存款搬家”,居民端财富纷纷流向债券型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机构可配置资金充足,大量避险资金涌入债市。另一方面,利率中枢走低使得各商业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面临资本金与负债端压力,倾向于增持作为无风险且收益稳定优质资产的国债与政金债,尤其是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国债;且多家银行在成本压力下停发或压降长期限大额存单规模,市场中可配置的高息资产进一步减少,中长期高息优质资产变得更为稀缺,“资产荒”愈演愈烈。此时信用债利差处于历史低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30%,新发超长期50年国债收益率也偏低,降至2.53%,甚至低于稍早发行的30年期国债,长期债券利率已经偏离合理区间,存在较高风险,因此出于控风险考虑,有机构将目光转向配置性价比更高的中短久期债券,与之期限更为匹配的“日开型”产品成为多家机构的布局重点,促使“日开型”产品规模持续走高。

1.2 “日开型”产品较现管产品和货基具有收益优势

“日开型”产品:平均收益率多时点跑赢竞争产品

相较于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2],观察2023年以来的收益变化,“日开型”产品总体近1月、近3月和近6月年化收益率均超过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分别50BP和70BP左右。具体到各月份过去一个月年化收益对比,2023年以来“日开型”产品对货币基金持续保持正收益差,仅在2023年9月份近1月收益略低于现金管理类产品。总体来看,“日开型”产品多时点跑赢货基和现金管理类超60BP,展现出显著的收益竞争优势,特别是存款利率持续下滑以及“禁止手工补息”后,“日开型”产品与现金管理类产品、货币基金收益差持续保持高位,“日开型”成为了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良好的替代选择。

“日开型”产品:通过“信用下沉+拉久期”等方式配置相对高收益资产

观察“日开型”产品、现管产品和货币基金近四个季度前十持仓[3]债券类资产配置情况:

(1)票面利率方面,“日开型”产品的持仓资产平均票面利率均在3%以上,普遍高于现管产品和货币基金50BP-100BP。而从已披露资产的评级占比分布来看,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产品重仓的绝大部分债券资产均为高评级(AAA)资产,近四个季度高评级资产占比均超过95%,而“日开型”产品前十持仓中AAA级债券类资产占比从70%下滑至60%,持仓AA+评级资产占比连季上升,此外还持有部分AA级和少量更低评级的资产。因此可以得知,“日开型”产品在投资债券类资产方面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信用下沉以换取更高的票息收益,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回报。

(2)持仓资产剩余期限方面,“日开型”产品前十持仓资产的总体平均剩余期限均超过1.5Y,并逐季度上升,若剔除资产支持证券,总体剩余期限保持相对稳定。但观察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重仓资产的剩余期限则分别不超过0.5Y和0.3Y,并且两类产品重仓资产剩余期限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对比看,“日开型”产品有适当通过拉长资产久期以增厚产品收益回报。

1.3 与竞品相比,“日开型”产品受监管约束相对宽松

现金管理类产品可投资资产范围、杠杆率和快速赎回额度受到监管约束均较为严格

现金管理类产品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容易因大规模集中申赎引发流动性风险,风险外溢性强。“现管新规”对于现金管理产品投资范围、杠杆率等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严控产品流动性管理。而“日开型”产品在资产配置上更具灵活性,可以通过灵活的投资策略适当合理配置现管产品无法配置的高收益资产,吸引希望兼顾收益与流动性的投资者。

现管产品规模或达当前监管约束上限,“日开型”产品或承接溢出资金

“现管新规”明确规定“同一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增长需要理财公司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而当前理财市场竞争激烈,多家理财机构降低产品费率增加产品吸引力,同时2022年末“破净潮”后多数机构也有采取降费让利形式做好客户陪伴增强投资者信心,理财公司管理费收入增长受到牵制,影响风险准备金提取,进而会影响现管产品增长空间,间接会推动“日开型”产品规模上涨。

二、“日开型”产品是否为当前个人投资的明智之选?

2.1 “日开型”产品短期内配置性价比仍然较高

债市仍具备上行基础,“资产荒”持续演绎,“日开型”产品短期内配置性价比仍较高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存在新旧动能转换阵痛,内生性需求不足,经济基本面仍然偏弱,下半年降息降准仍有空间,且美联储9月大概率降息,利于国内流动性宽松环境,对国内债市构成一定利好。另一方面,市场利率持续下滑,银行存款、现管产品、货币基金等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配置性价比逐渐下降,“日开型”产品比较优势明显;权益市场持续低迷,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权益市场挤出资金也将有利于推动债市持续上涨。

另外,下半年城投债融资或将继续缩量,在宽松市场环境下,债市“资产荒”将延续,短久期资产仍具备较高性价比,“日开型”产品仍具备投资优势。特别是对于中短期资金配置需求较强的人群,“日开型”产品在保证了灵活申赎流动性前提下,为投资者提供了在低利率环境下合理优化资产配置的较佳产品选择。

2.2 “日开型”产品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日开型”产品兼具高流动性和一定的收益能力,但仍存在风险

在理财产品配置中,高收益性、高流动性和低风险水平“三者不可兼得”。流动性方面,“日开型”产品允许投资者在每个交易日进行申购和赎回,提供了与现金管理类产品相当的资金流动性;收益方面,“日开型”产品比现金管理类产品拥有更高的收益潜力;风险性方面,相比较现金管理类产品,“日开型”产品投资资产信用风险等级较低、资产久期更长,所以在极端市场环境下收益波动也相对较高。

“日开型”产品在极端市场环境下波动相对明显

观察2022年11月和2023年9月债市调整期间,“日开型”产品收益波动幅度均较大,近1个月年化收益也均低于现金管理类产品。特别是2022年11月期间,债市调整幅度较大,引发投资者大量赎回,“日开型”产品属于高流动性产品,投资者非理性赎回极易传导至产品端,迫使产品卖债以维持流动性,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债市的下跌,进而导致产品净值发生较大回撤,所以说极端市场情况下的“日开型”产品投资风险不容忽视。在相同产品流动性背景下,投资者享受了“日开型”产品在正常市场情况下相对于现管产品的收益溢价,也应当承受在极端市场情况下“日开型”产品相对于现管产品的高风险。

三、理财机构如何进行“日开型”产品投资?

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需求日益高企,同时“求稳”心态犹存,“日开型”产品以其灵活特性和相对稳定的收益预期,受到投资者欢迎。因此对于理财机构而言,积极布局并打造“日开型”产品线,不仅是顺应市场趋势、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发力点,也是提升综合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日开型”产品整体定位为短期闲钱打理,客户期望产品具有低波动的特性。因此理财机构在制定实际投资策略时,一是要做好底层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以应对投资者可能随时发生赎回行为;二是要注重产品的风险控制,提高客户投资体验;在做好以上两点基础上,力争增厚产品收益,提升产品竞争力。那么,理财机构如何选择“日开型”产品相关投资策略呢?

3.1 久期策略——根据市场利率走势调整投资组合久期

“久期策略”就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判断,改变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预计市场利率上行时,降低投资组合的久期,减少损失;预计市场利率下行时,适当拉长投资组合的久期,以增厚收益。根据收益目标以及流动性需求可以进一步将久期策略分为三种:一是子弹策略,即将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期限集中于某一期限;二是哑铃策略,债券的期限集中于两端;三是阶梯策略,投资组合中的债券期限平均分布。

“日开型”产品对底层资产的流动性有较高的需求。从三类久期策略来看,若采用子弹策略,优势在可以灵活调整久期,但若集中持有短久期债券,可能无法获取更高的持有期收益。若采用哑铃型策略,组合中的短久期债券可以为投资组合提供一定的流动性,长端债券可有博取更高收益的机会,但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较易受市场波动影响。阶梯型策略则是二者的折中,既可以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也可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但无法集中捕捉特定期限债券的高收益机会。在“日开型”产品投资管理中,理财机构应该强化对金融市场研判,根据市场利率走势调整投资组合久期,匹配“日开型”产品灵活申赎特征应有的流动性。此外,理财机构也可以强化压力测试,在保证产品自身流动性基础上,进而追求收益性。

3.2 绝对收益策略——注重控制投资组合的回撤和波动

绝对收益策略,是指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的一种投资策略,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追求持续稳定的正收益回报。对于“日开型”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大多数投资者将其定位于活钱管理,无法忍受较大亏损,同时不求短期内赚大钱,更倾向于“细水长流”的收益回报,绝对收益策略的目标与客户偏好较为契合。对于机构来说,在市场震荡的行情下,绝对收益策略可以控制产品的波动与回撤,有效规避市场风险,避免收益大幅回撤带来的资金短时间内集中赎回现象,维护资金的安全。

具体来看,绝对收益策略主要可以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和CPPI投资策略入手。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利用各类资产的互补性

采用此类策略追求绝对收益的主要思路是配置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同时尽可能做到分散化投资,以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我们以青银理财“日开型”产品进行分析。

案例:青银理财“日开型”产品

青银理财“日开型”产品底层资产配置种类丰富,以债券类资产为底仓,同时投资了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QDII等多种资产,涵盖了境内外的各类主流资产类型。具体在各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青银理财也做到分散化投资,第一大类债券类资产配置比例低于40%,第二至第五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在12%-20%区间,此外还配置了一定比例权益类和境外资产,积极发挥自身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跨境投资等方面的多元化配置优势。

从收益表现来看,截至2024年8月28日,青银理财的“日开型”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集中在3.00%左右,较好地利用了相关性较低的各类资产的互补性,有效控制了产品的波动,成立以来波动率均在0.01%以下。此外,青银理财目前存续的“日开型”产品数量在10款以下,但“日开型”产品规模占比却达到了其总体管理规模的四成,也印证了其较好的波动控制能力得到了投资者认可。

CPPI投资策略——动态调控风险投资仓位

CPPI,即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主要是通过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使得在投资结束时,低风险资产的收益能够覆盖高风险资产的亏损,达到维护本金安全的目的。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依靠投资组合中债券的票息收益做为“安全垫”来支持风险资产的投资。具体操作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投资经理需要确定产品的投资目标,以此作为安全底线。对于“日开型”产品来说,投资目标一般是实现本金的稳健增值,避免亏损。第二步,通过收益稳健的固收类资产构建底仓,并根据资产的收益计算出其到期后超过安全底线的数额,以此作为“安全垫”。第三步,将相当于安全垫一定倍数的资金投入风险资产中,并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此外,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也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需要注意除了风险资产的波动外,债券的资本利得波动同样属于风险资产,当债市出现波动,影响固收类资产资本利得时,应及时降低风险资产仓位。二是需要注意无风险资产的期限结构,满足“日开型”产品的流动性需求。三是需要注意CPPI策略本质上是靠调整投资组合配置比例来实现避免亏损的目标的,若市场处于频繁波动时期,可能导致频繁交易,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3 多元化配置策略——博取多市场投资收益机会

在“资产荒”背景下,对于“日开型”产品想要获取更高收益,需要深入挖掘“+资产”的投资机会,如适当配置优先股、境外资产等收益增强性资产,博取多市场的收益机会,增厚产品收益。

多元配置,灵活调仓——随机应变,获取多市场收益

在当前“资产荒”背景下,理财机构可以寻求替代性资产,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获取多市场收益,并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对各类资产后续走势进行研判,及时调整各类资产的仓位,有效降低产品风险。

案例:平安理财灵活策略日开1号固收类理财产品A

“平安理财灵活策略日开1号固收类理财产品A”投资策略灵活,根据不同市场行情主动择时灵活调整底层资产持仓配比。2023年4季度,产品投资有境外资产把握海外市场投资机会,2024年1季度鉴于境外资产收益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不排除后续回落的可能,因此主动减持了境外资产,以保障产品底层资产的安全性,但由于存款利率持续下滑和禁止手工补息,该产品调仓过程中并未增持存款,而是增加了与存款类资产有一定替代作用的同业存单资产的投资。2024年2季度,债市运行至高位,央行多次提示债市风险,在此背景下产品减持了债券,同样增持了同业存单,利用同业存单高流动性特点为产品提供流动性支持,整体做到了灵活调仓,把握多市场投资机会。

截至2024年8月28日,该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3.04%,波动率水平较低,展现出了一定的收益获取能力和抗市场波动能力。

“+优先股”——获取稳定股息收益,但需注意流动性匹配

一般来说,为迎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日开型”产品较少配置权益类资产,但优先股是较为适合此类产品的权益类资产之一。优先股可以提供稳定股息收益,较少受到公司经营情况影响,为产品提供较为稳定的收益来源。但机构在考虑优先股类资产的配置时也需要注意流动性风险,适度控制此类资产的仓位,优先股属于权益类资产,无法通过退股来进行变现,二级市场交易难度也常受到市场情况影响,或无法满足“日开型”产品底层资产的流动性要求。

案例: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天天盈29号理财产品

和绝大部分“日开型”产品相类似,“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天天盈29号理财产品”配置了大部分债券资产作为产品“安全垫”,但不同的是,该产品配置有13%的权益类资产,主要为银行优先股,为产品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股息收益。此外,从前十持仓重仓资产来看,该产品持有较高比例的资产支持证券和企业债,增厚了产品收益空间。

截至2024年8月28日,该款产品下的两个份额产品均展现出了较强的收益获取能力,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达4.07%和4.89%,成立以来波动率在0.14%以内,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较好实现了产品收益增强。

[1]本文谈到的“日开型”产品是指每个交易日均可以开放申购与赎回,并且不设有最低持有期的、投资期限为1天的非现管固定收益类产品。
[2]本文货币基金使用中证货币基金指数的成分基金。
[3]“日开型”产品和现管产品统计为理财公司产品情况,2024年2季度部分理财公司暂未披露持仓数据,2024年2季度为不完全统计;货币基金统计前五重仓资产情况。

作者丨普益标准研究员 张璟晗,崔盛悦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各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我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的判断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对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保证对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进行任何变更。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与纠纷,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我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于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