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市来到2700附近,回到2600时代,抄底两个字,又重新进入大众的视线里。
很多人其实都知道,市场压根没有底。
市场只有让人越陷越深的绝望而已。
那为什么还要抄底?
因为底部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或者说,底部的先发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是先发优势?
如果股价的底部低点是10块,底部区域是10-13块,那么10块买入和13块买入,天差地别。
股价如果涨到20块钱,10块买入的人,收益率是100%,而13块钱买入的人,收益率只有53.8%。
成本优势,会导致收益率的天差地别。
所以,底部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正因为底部有吸引力,底部才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13块买入的人,跌到10块钱的时候,损失是23%。
抄底的危险性,显而易见,甚至可以说抄底基本不是普通人干的。
很多散户都死在抄底的路上了。
但是,抄底的风险性,主要集中在个股,并非集中在指数上。
因为个股的波动较大,还有业绩等各种利空的影响。
指数的风险相对较小,没有大的业绩风险,即便是大的政策影响,也是相对比较有限的。
所以,我们提到的抄底,大多是针对指数,而不是针对个股的。
个股是不行的。
当遭遇到抄底这件事的时候,以安全边际为第一考量的指数投资,就显得性价比很高。
这里所谓的性价比,并不是指指数投资的回报率更高。
而是指数投资的风险性低,收益显得更可预见,存在一个正向博弈的机会。
虽说指数是个股的权重集合,但更偏向于蓝筹股权重,也就奠定了指数ETF在抄底时候的地位。
如果是底部起来,一轮牛市的涨幅,通常在50%以上。
那么即便有5-10%的浮亏,也不影响总体的收益,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第三,仓位和预期的管理。
抄底本身,关键不在于是不是精准的抄到底部,而是能不能把建仓成本,控制在底部区域。
所以,对应的是仓位和预期管理。
先说预期管理,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是什么。
预期管理,指的是你买收益和风险的比值。
上证指数的风险是相对最小的,那么对应的回报率,其实也就是最低的。
如果是2700开始建仓,平均成本2600,如果跌到了2400,要接受的潜在浮亏-5-8%,如果涨回了3000点,浮盈就能达到15%。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抄底去了,未来有一倍两倍的回报。
能有一倍两倍的,往往是一些小的指数,比如科创100,科创200,中证1000,中证2000等。
但是这些指数面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有些人800点买入科创50,现在只剩650了,浮亏近20%,而且还没跌透。
想要回报高,弹性好,就要接受可能深不见底。
对应的,要做的是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意味着不会在某个点位梭哈买入。
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建仓在底部区域,而不是底部的某个点上。
那么仓位管理的核心,是分配好比例,越跌越买,把平均成本尽可能的压低一些。
只要仓位分配合理,底部买入的成本,都能控制在浮亏10%以内,甚至5%以内。
要知道,临近底部5%之内的抄底,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
根据上述三条,底部的建仓方式就一目了然了,ETF指数,划定底部区域,然后越跌越买。
不是不能抄底,而是抄底的姿势很重要。
胡乱抄底,盲目抄底,自然是不可取的。
市场的底部,最终能到的位置,至少是超出大部分人预料的。
底部也不是抄出来,而是走出来的。
等待容易错失底部,抄底容易面对浮亏,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全凭个人的经验和炒股理念。
但从2635起步,8天就回到3000点来看,底部起身可能动作会比较快。
散户一味地等待,不论是满仓还是空仓,都不一定好受。
这说明资金对于全局的把控方式变了,真正的底部筹码,不会轻易交给散户,而是自己拿走了。
当你看到底部走出来的时候,其实底部已经过去很远了。
#周末杂谈# #炒股日记#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沪深300(SH000300)$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