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共4910字。

以下是本人正在写作的本人的分析体系:《互浪时空循环——波浪、时价和行为》中的部分自认为写的比较完整了的、但由于整体还不确定何时能够完成,而决定提前发布出来的内容。尽管如此,未来还是有可能对这些内容做出修改。

目录:

1、预测和跟踪

2、预测的前提

3、供求、价值和平均价格。

4、供应和需求的规律

5、调节资本和最小阻力路径

预测和跟踪

从一般意义上说,「预测」就是对证券价格的未来趋势的认识,「跟踪」就是对证券价格的过去(现在)趋势的认识。

两者的对立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是对未来的认识,一个是对过去的认识,必然不会是同样的过程。

但非常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两者是被统一于「认识趋势」这一过程(统一体)之中的,并且,「预测」与「跟踪」正是这一个统一体内部相互对立的唯二的两个方面。

预测和跟踪是统一的,跟踪一定与预测相联而存在,预测只能在跟踪中存在、只能通过跟踪而存在。

首先,就「预测」而言,照预测方法划分,可以有主观预测和客观预测两种,客观预测是指使用技术指标(或数学方法)进行的预测,主观预测是指运用艾略特、江恩等非数学方法进行的预测。

照预测对象划分,有时空预测和趋势预测,时空预测是指对什么时间什么价格进行的预测,趋势预测是指对上涨还是下跌,包括震荡进行的预测。

那么,预测就必须首先是认识、认清楚过去的(现在的就是过去的)趋势。再者,一切预测都不能是主观的、空想的预测,它必须是建立在对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前提之上,在正确认识了过去的趋势后,自然地由趋势自身发展出未来的趋势。

同时,预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是按图索骥就能胜利的。我们作出的预测必须受到未来的走势的检验,是必须要不断地跟踪,不断地修正的。

因此,任何预测都是跟踪。同样,任何跟踪在本质上都是预测。

假使我们使用均线进行跟踪,价格从均线上跌落至均线时,我们称其上涨趋势没有改变,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个道理本质上就是预测。均线是对历史的价格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后诞生的,它只是一个预测模型,市场本身并不知道均线这个东西,因而支撑和压力都是我们对价格运动的预测。

假使我们使用量价的方法进行跟踪,我们作出继续持有多头仓位的行动时,会说需求仍然占据上风。可是我们做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已经完成的、过去的K线和成交量,过去的东西显然不等同于未来,所以实质上我们是在预测上涨趋势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扭转。

可见,对过去趋势的认识,必然通向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必然要通过对新的“过去”趋势的认识来检验。我们对趋势的认识就是在「预测」和「跟踪」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预测的前提

前提是出发点、是起源。人类的一切理论,本质上都是模型,并且多数模型的地基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公理。本人的理论自然不会不符合这一条,本人的理论是建立在如下三个前提之上的。

第一,价格总是以趋势形式运动。

一些反对者拿震荡行情来攻击这一公理,但这只表现出了他们的眼界的狭隘,他们只看到了走势的一个切片,只看到了横向的时间轴上的走势。而没有看到纵向的,没有看到任何级别的震荡都是由其次一或更小级别上的趋势构成的。

第二,历史会重演。

“利润驱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定律之一。

在经济社会的微观层面上,企业只会在预期投资收益率高于利率时增加投资,同样资本在行业间的流动也会受到预期净收益率的调节,当资本在某一个行业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平均水平时,资本就会流入,反之会流出。利率和汇率亦是如此。

在经济社会的宏观层面上,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受到利润率调节的个体行为人做出的成千上万个决策所产生的结果的集合。短期利润率调节所有由逐利的资本主义企业驱动的供给和消费需求,而长期净利润率调节私人投资需求。当然,总供给和总需求从来不会直接匹配,而是围绕着彼此无休止地波动,并通过经济周期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金融市场方面上,金融投资者的决策同样也是利润驱动的。如果金融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利率,流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就会增加,反之会减少。同理,单个金融品种和总体金融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也是由利润率驱动的,且同样会围绕着彼此无休止地波动,并以价格周期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非理性选择和非最优化行动

我们的分析不需要理性选择和理性预期,上述两个前提也不需要理性人假设的前提。实际的行为是逐利的行为,依赖于实际的、逐利的动机,逐利的行为产生了实际的波动。

供求、价值和平均价格

时刻变动的价格由何来决定?显然,供应和需求为价格波动提供了最直接的原因。

在金融市场中,作为核心的「利润驱动力」推动买家和卖家独立地做出决策,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买家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卖家希望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结果是报价表上的潜在需求和潜在供应不断地增加或减少,但这些不会改变价格,只有买家和卖家以相同价格报价时才能成交,才会使成交量增加,品种的现价也总是最新成交的价格。

新古典均衡理论认为,市场上存在一个均衡价格,在这一个价格上,一切需求和供应都能成交。并且在长期,价格将会逐步收敛于这个均衡价格。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竞争理论,股市无疑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但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所有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非均衡的价格是怎么出现的,非均衡的状态又是如何回到均衡状态的?虽然有许多经济学家给出了各种解释,如瓦尔拉斯拍卖,但这些解释总是太过牵强,也不符合现实。

幸运的是,以安瓦尔·谢克为代表的现代古典经济学给出了答案。运用真实竞争理论,我们得以理解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由于详细的分析不被导言式的论述所允许,所以我们只能这样总结,价格不管在短期还是长期内都不可能收敛于均衡价格,而只会以均衡价格为中枢,震荡不收敛地不停波动。

那么,价格的中枢也就是均衡价格该如何寻得呢?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很难有办法明确一个长期中的价格中枢,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合理价格,尽管在不同人的心中,合理价格是不相同的。参与人对决策结果的预期和企业的估值(价值)是确定合理价格的两个主要因素。

对于预期。市场上的参与者是被「利润驱动力」推动的,因此在行动之前,都会预期自己的行动能否获利,如果不能预期到盈利,行动也就不会产生。如果预期买入会获利,即合理价格高于现价,那么这一预期,会根据买入资金的权重,对价格产生影响。

对于估值。现代金融学使用了一切办法,想要将股票的价值计算出来,可惜直到今天,他们都没能找到一个能够做出唯一估值的模型。到目前为止,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是金融学最常用的两个估值模型。

绝对估值法是将企业未来能产生并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流贴现到今天的估值方法。这一个模型乍一看很严谨,但谁能肯定一家企业未来会产生多少现金流呢?计算现金流的模型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而模型中的权重稍有变动,计算出来的现金流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相应地,估值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相对估值法不对企业的价值做出明确的指示,而只是说明同行业内或不同行业间的股票,哪一个更加便宜。这一个方法有其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相对估值更加便宜的股票,完全有可能拥有较高的绝对估值,即处于价格的顶部。

如果按照理性预期的原则,市场参与者利用所得的一切信息,对合理价格(价值)做出预期,这个预期平均而言是正确的。那么,品种在全部交易时间的平均价格必然是等于其价值的。但与之前同样的问题出现了:理性预期原则是真实的吗?信息不对称和短期投机行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不能做到平均是正确的。因此,平均价格就不总是与价值相等。

这一结论同时否定了「均值回归」策略的理论基础。或许有些均值回归的支持者以为这一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平均值的定义,即平均价格=现价加总/天数。但可惜,这一定义告诉我们的只有:只要边际值保持其单调性,就只会出现平均值追赶现值的现象,而不是相反。它并不能保证现值必然回到平均值附近。

均值回归的理论基础毫无疑问是价值回归,但是在非理性预期的前提下,平均价格完全可能高于合理价格(价值),那么现值即使回归,也难以回归到平均价格附近。

综上所述,价值对价格的决定是就「规范」而言的——价格应该是多少,供求对价格的决定则是就「实证」而言的——价格会变成多少。价值约束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利润驱动力则推动参与者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买卖决策,从而改变品种的现价。

供应和需求的规律

供应量和需求量是构成交易量这个对立统一体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交易量与价格产生联系,相互作用。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品种的价格变得更高时,对这个品种的需求量会降低,供应量会提高。反之,价格降低时,需求量提高,供应量降低。

当出现贪婪时,需求量和供应量都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当出现恐慌时,供应量和需求量都会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这三种情况源于心理规律,都会在金融市场中出现,只是一般不会同时出现。

以上规律是价格做自变量,交易量做因变量时的规律,或者说由于价格的变化引起的交易量的变化。下面的规律是交易量做自变量,价格做因变量时的规律。

当买家想要增加股票的买入量,而当前价格上没有足够的供应时,买家就会报出更高的收购价,从而使交易在更高的价格上成交。但这加价收购不会无限制的加价,买家最多只会加价到他的最大意愿买入价格。

当卖家想要增加股票的卖出量,而当前价格上没有足够的需求时,卖家就会报出更低的销售价,从而使交易在更低的价格上成交。但这降价倾销不会无限制的降价,卖家最多只会降价到他的最小意愿卖出价格。

以上两条经常被归纳为需求大于供应,价格上升;供应大于需求,价格下降。这虽然没错,但不太准确,因为这个说法将作为主体的人给排除出去了。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的价格运动,不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然运动,而是主体的行为引起客体发生的人化的自然运动。

以上,交易量和价格的关系是循环的,前者会影响后者,后者也会影响前者。价格运动就是在这样两种规律的同时作用下的运动。

调节资本和最小阻力路径

调节资本是现代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现代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中,调节资本是一个行业内具有主导技术的资本,是行业内的价格领导者。在证券的市场行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借用这一个概念,当然我们也可以继续使用通常的“主力资金”一词。

在一个品种中,调节资本可能是当时的市场参与者中拥有资本量最大的交易者(如一些市值较小的品种)。那么,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就导致好像价格是始终被一个有形的大手操控着的,这个“大手”想要上涨,价格就上涨,想要下跌,价格就下跌了。可这也只是看起来像,事实上,调节资本拥有的只是引导价格的力量,而不具有操纵价格的能力。

调节资本也可能不是单独一个资本量最大的交易者,而是多个交易者的总和。一些专业交易者(如游资、机构)的资本量在一些品种(如一些超大市值的蓝筹股)上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些专业交易者可以影响其他交易者对价格的预期,结果是多个专业交易者在不论是否存在场外沟通的情况下,共同结成了串谋的调节资本。

任何一个品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由调节资本和大众资本共同组成的。如果调节资本选择的方向上存在比他自己的力量更强大的反向力量,他也只能认输,(即使当时市值较小的品种,也可能在过程中吸引资本,导致市值增大)。因此调节资本必须通过多次的测试找出反向力量最小的一条道路,这就是最小阻力路径。

比方说,如果某个时间内场上浮动卖盘很高,调节资本强行抬高收购价格势必遭遇大众资本的强大卖盘,使得价格无法上升或可以上升但导致自身力量过度消耗,使自己遭遇巨大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调节资本要么是转变到做空一方,这样,他的即使不多的卖盘也会吸引大量卖盘跟进,也就是利用大众交易者的卖盘为自己“抬轿”;要么是利用自己具有的引导价格的力量,在长期的震荡区间中,驱使有卖出意图的大众交易者逐步卖出股票,从而为上升的道路清理阻力,这样,上升的路径就成为了最小阻力路径。

这也说明了引导和操纵的区别。调节资本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底部建仓做多——引导其他市场参与者预期价格上涨,从而吸引其他资本参与到该品种的竞争中。当其他资本争相入场拉高了市场价格以后,调节资本开始逐步卖出多头仓位,引导其他参与者先后卖出,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价格循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