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互联网是中国成长股的代表,也跑出了很多10倍股。但近两年,流量红利的见顶加上政策环境的变化,互联网公司业绩和估值普遍承压。

从今年财报来看,包括美团、腾讯和阿里在内的业绩都有明显复苏。与此同时,这些公司也一直都在积极回购。较低的估值、复苏的业绩以及持续大比例的回购,互联网是不是又将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时机?

先来看业绩,很多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业绩,都证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

以腾讯为例,二季度腾讯综合毛利率5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其中,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pct/7pct/9pct。根据公司业绩会表示,毛利润增长速度将继续快于收入增长速度,但展望未来有可能是1倍多。

除了腾讯外,美团和京东的利润表现也不差。

比如,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利润释放比预期要好,实际为152亿,大幅高于预期的123亿。本地商业的经营利润率达25.1%,较去年同期提升约3.3pct,创历史新高。新业务在收入超预期的同时,亏损环比上季度腰斩式收窄,仅亏13亿,明显少于预期的21亿。

更重要的是,美团的利润释放并非是靠控制费用,更多是真实的竞争格局改善和效率的提升。

京东的利润增长也不少。二季度,京东non-GAAP净利润145亿元,non-GAAP净利率5.0%,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2.0pct,其中经调EBITDA利润率从3.6%提升至4.6%。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的盈利还在增长?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部分领域的格局趋于稳定,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经营重点开始从竞争转向盈利,典型的就是美团。

另一方面,由于头部互联网公司在细分领域的议价能力,使其对业绩增长的调整能力远高于想象。以腾讯为例,这两年受限于版号、产品周期等因素,游戏业务表现相对平淡。但广告业务却有着不错的增长,扛起了业绩增长的重担。2024二季度,公司网络广告收入为299亿元,同比增长 19%。

除了盈利能力开始提升外,互联网公司还纷纷推出了大额回购。以腾讯控股为例,2023年回购总金额已经多达494亿港元。整个上半年,腾讯、美团、阿里的回购金额换算分别为476亿、139亿、767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这些公司愿意花这么多钱回购,归根到底还是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盈利能力充满信心。在市场低迷时,公司选择回购股份,往往意味着它们认为股票被低估,希望通过此举来稳定和提升股价。

现在港股互联网公司多数交易在24年经调整净利润15-20x水平,相比之下,美股纳斯达克科技巨头的估值PE大都在25-30x,整体估值较低。

即使纵向对比,港股互联网资产的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4年9月3日,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0.79x,处于恒生科技指数成立以来18.78%分位点。

随着中报发布,能明显感受到,有越来越多市场资金开始关注这些业绩有改善的互联网公司。8月,美团、腾讯控股的单月涨幅分别为8.1%、5.5%,分别跑赢恒生科技指数6.9pct、4.3pct,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无论从基本面还是市场情况看,现在的互联网资产似乎到了一个不错的买入时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