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不是孤立的,通常意味着战略战术的调整甚至转向。更进一步观察,则是在当前加速迭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适应市场和自我改革的必要举措。

撰文| 石若萧

医药行业三大国资央企,同期进入人事大洗牌阶段。

国药系、华润系、通用系,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加起来高达数千亿元,体量庞大,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行业的关注。E药经理人注意到,这几个月,三大央企集团经历了大规模高层调整。

人事的变化,通常是战略战术调整的直观反映;而战略战术上的调整,又往往离不开剧烈的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

为了应对系列周期性的挑战,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必须自我改革,提高竞争力,从资金资源,临床资源,再到人才资源,将多种生产要素进行更高效配置。

三大央企人事密集变动

国药集团,今年以来已陆续发生多起重磅人事变化。

6月,刘敬桢不再担任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去向是任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接任刘敬桢的是白忠泉,原担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

接着,国药集团旗下几大上市公司,尤其是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国药控股,以及化药工业龙头上市公司国药现代,迎来关键的高层变动。

国药控股,近日发布董事会委员会组成变更公告,赵炳祥获委任为国控非执行董事。

对于国药控股,赵炳祥是一个外来的“空降兵”,来自华润系。赵炳祥曾任华润三九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总经理,华润紫竹药业董事长、总经理,华润医药副总裁,华润三九董事、总裁等重要职位。

今年3月中旬,赵炳祥因工作变动辞去华润三九董事、总裁等职。同月,赵炳祥加入了中国医药集团,任中国医药集团董事、总经理。

今年8月末,国药控股原董事长于清明因工作需要辞职,辞职生效当日,国控董事会决议选举赵炳祥担任新一任董事长。

与于清明一同辞职的还有国控原总裁刘勇,该职位由上海现代制药(国药现代)原总裁连万勇接任。

连万勇是个土生土长的国药系员工,在担任国药现代总裁之前,还历任中国医药集团财务管理部副主任、投资管理部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以及国药控股副总裁,并曾兼任国药一致及国药药业董事等职。

而刘勇现在的新职正是国药现代副董事长、总裁,暂代履行董事长指责。简单来说,就是国药控股和国药现代的总裁一职互换了一下。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国药控股董事会副董事长一职一直由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担任。至此,国药控股的三个主要领导职位分别来自不同集团:董事长来自华润系,总裁由国药系内部培养提拔,副董事长来自复星系。

华润系方面,今年8月底,华润医药公告韩跃伟辞任董事会主席、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现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白晓松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韩跃伟曾任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华润健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副总裁;白晓松曾在华润双鹤、华润雪花啤酒、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华润医药等多家集团内部企业轮流履职。

而在赵炳祥辞任华润三九总裁后,该职位空缺了约半年,直到前不久宣布吴文多接任。吴文多曾任北京赛科昌盛医药总经理,北京赛科药业总经理,华润赛科药业总经理;华润双鹤副总裁,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总经理,江中药业董事。就履历看,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华润人。

更早之前,今年6月,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崔志成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此前,崔志成曾任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大兴区区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以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二、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等职。

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板块上市平台——中国医药,近年来在人事方面也持续进行着调整:2022年7月,总经理王宏新和副总经理袁迎胜、陈静辞职;2023年,两位副总经理刘玮和袁精华又接连辞职。今年5月,董事长李亚东、副董事长汪晓双双辞职。

目前,中国医药董事长一职由通用系“老兵”杨光担任,与此同时,杨光还在集团内任通用技术集团医疗健康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两家公司存在战略层面上的互补合作。

变化背后

为什么要变?每家企业的具体原因都有所不同。

国药系人事变动,与国务院国资委系统性调整有关。如6月国药集团董事长换人,便属于国务院国资委对12户央企21名领导人的一次系统性调整,此外或许同业绩有关。

今年,国药控股交出的中报成绩有些不尽如人意: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7.27亿元,同比下降2.07%,为历年同期首降;净利润58.99亿元,同比下降14.42%;归母净利润37.04亿元,同比下降9.76%。

论各项指标的降幅,可谓历年同期最大。

分板块看,国药控股的医药分销业务占了绝大部分,上半年销售收入达2264.94亿元,同比微增0.47%,勉强算得上稳健;器械分销业务收入、医药零售业务收入均出现了下滑,分别同比下降7.08%、6.43%。

国药控股在2023年年报中专门指出,由于国家进入经济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资金活力不足,医疗机构受疫情及财政拨付等影响,资金吃紧,账期延长,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难度进一步加大。

结合上述信息,业界关注点在于,通过人事调整,引入新鲜血液后,国控是否可以开辟出新的增长点。

从目前的组成看,新领导班子恰好构成了一个“铁三角”。董事长来自华润系,相当于引入了新鲜血液,负责新战略的制定和突破;总经理从内部提拔,熟悉原有环境,能保证日常工作的连贯性;而副董事长则来自复星系,虽有国控股权结构的因素在,但复星系作为深耕医药产业的重量级选手,有助于整体公司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华润系的人事变动,似乎更多源自内部传承,无论华润医药新任董事长白晓松,还是华润三九新任总裁吴文多,都是华润系内部培养。这说明华润系内部搭建起了一个完善的人才梯队,甚至还有本钱搞对外输出,与集团一向稳中有进的战略战术安排相符合。

当然,即便表现良好,华润系的新班子也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华润三九:一是在收购天士力后,需要将两家企业整合;二是随着近期安徽省发布2024年度中成药集采征求意见稿,将多个OTC品种纳入集采范围后,公司股价发生了恐慌性下跌,市值数日内蒸发了百亿左右。

另外,自2022年以来,通用系旗下中国医药数位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连续辞职,多少也反映出了内部的一些问题和新的战略决策。

通用技术集团聚焦三大主业: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贸易与工程服务。其中中国医药是集团医药板块上市平台。但无论规模、效率还是影响力,中国医药都很难与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等头部玩家比肩。

今年早些时候,通用技术集团成为了上市公司重药控股的间接控股股东,后者论营收可排行我国流通企业第五名。当时行业就不乏猜测:集团后续或将重药控股与中国医药整合,届时整体规模将超九州通。双方还能形成互补,前者布局西北、西南部地区,后者专攻华北和东南部省份,加起来正好可以辐射全国。

然而看数据,“1+1大于2”的美梦很难实现:重药控股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55天,中国医药为148天,均大大高于同行100天左右的水平。并且业绩表现都很不理想,近两三年,重药控股的财报数据逐年恶化,今年上半年更是首现营收利润双降,归母净利润降幅扩大到了50%以上;同期中国医药归母净利润也下滑了40.19%。

归根结底,两家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都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居多,回款方面没优势,这一点又会导致公司带息负债规模扩大,利息支出增加。效率问题不优化,仅进行简单合并,对集团整体并无助益。

考虑到上述先天劣势的存在,通用系“死磕”流通板块或许不是个好主意。于是在崔志成上任后不久,通用技术集团宣布战略投资东软医疗,成为了东软医疗第一大股东。

据通用官网资料显示,其目前拥有医疗机构403家,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开放床位数5.2万张。庞大的医疗机构布局,本身就是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最好的客户,双方联手,或许能真正形成1+1大于2的互补效应。

总而言之,随着人事变动尘埃落定,三大巨头分别开始推进执行各自的新战略。具体表现如何,后续仍有待观察。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李静芝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