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言
今年1月,深圳首家Costco(开市客)卖场正式开业,当天涌入了十几万人流;营业10分钟,近20万一个的爱马仕、2万一箱的茅台酒全部售罄;排队数个小时的人群在进场后,不断把成包成盒的烤鸡、蛋糕放进购物车……
此后,每逢国内Costco新门店开业,万人排队的“盛况”也会持续上演。
而在最近,一则关于Costco即将落户北方市场的消息备受关注。有消息称,Costco计划今年在北京开设北方地区首家门店。北京店之后, Costco预计明年在青岛城阳区选址,开设北方第二家门店。
早在2021年,坊间就流传Costco即将落地青岛等北方城市的传闻,只不过兜兜转转好几年,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期间,当地居民也多次通过政府信箱询问Costco项目的落地情况。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环境下,实体零售行业只有Costco、山姆还能源源不断收获关注度。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城市竞速赛当中,消费无疑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基于此,Costco、山姆等自带流量的网红卖场,成为各地政府和市民关注甚至争夺的焦点。
01
争夺Costco
沉寂良久的Costco青岛项目,有望峰回路转,牵动着不少当地居民的心。
近日,青岛城阳区招商促进中心在政府信箱回复市民称,经与Costco项目方对接获知,目前项目方意向于今年在北京开设北方首店。在北京店开起后,拟于明年在青岛选址开设北方二店。
一直以来,Costco、山姆等顶级卖场品牌爆发出的能量,都会让不少人咂舌。而和引进高端产业、知名企业一样,不少区域会开出各种优惠条件,下场争抢。
在青岛之前,千里之外的广州,也一直上演着一场Costco争夺战,官方、群众,表示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今年4月,一张关于Costco《会议通知》截图在网上流传。据市场分析,Costco在广州开店可能性最大的区域是黄埔。
1个月前,广州黄埔区政府曾回应咨询称,正在积极对接Costco等大型仓储超市,根据项目方的投资意向,统筹研究我区商业布局,提升区域商业配套水平。
但黄埔的此番回应,广州增城和荔湾区也有着相同的表述。去年11月,增城方面称,曾多次主动对接Costco相关投资负责人,积极推介广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希望Costco落户。
更早的2021年3月,荔湾区发布消息称,将与Costco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意味着Costco选择荔湾作为进入广州市场的第一站,将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尽管至今,Costco广州首店也迟迟未能落地,但凡是有关广州Costco首店消息,总会引起风吹草动。
与其他零售企业相比,Costco、山姆作为知名卖场,门店效益相对表现优异,其选择入驻城市和区域的主动权更大,因此形成了各地争抢的局面。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显示,沃尔玛(中国)旗下的山姆和沃尔玛2023年实现销售1202亿元,居超市TOP100首位。这也是排名前10的超市中,唯一一家实现零售额正增长的企业。
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连锁TOP100》榜单中,Costco则凭借当时仅有的5家门店,以55亿销售规模位列第72名。
无论如何,各个区域政府和居民对于Costco、山姆落户当地的呼声都很高。一方面,这类卖场的落地可以填补当地没有仓储式会员店的空白;另一方面,其一但落地,可以覆盖多个居住板块,对当地的消费、税收和就业,乃至房价,都可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一个类似的本土案例就是,多年前,作为商场行业当红炸子鸡的万达广场,也是众多城市和居民力邀落地的对象。不过,与Costco、山姆不同的是,前者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万达广场还覆盖了广大低线市场。
只不过,如今万达广场的风光早已不再,Costco、山姆活成了万达广场想象的样子。
02
Costco在中国慢了半拍
不论是Costco还是山姆,会员制仓储超市的模式,都是靠“优质低价”吸引客流,再通过会员费获利。
目前,Costco是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与家乐福这类标准卖场不同,其营业模式为会员制,通过向会员收取年费的方式,向会员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此外,Costco还以“10-10-2”法则(10个点的毛利+10个点的运营成本+2个点的会员费收入)闻名,以此增加营收。
在整个零售业增长疲软的态势下,Costco业绩依然能够逆流而上。据官方数据,Costco2024财年第三季度商品营收为573.9亿美元,同比上涨了9.1%,会员营收为11.2亿美元,同比上涨7.6%。
外资大卖场在中国节节败退时,Costco却在及时补位,寻求填补市场空白的机会。
自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Costco已在中国内地布局7家门店,分别为上海闵行店、上海浦东店、苏州店、宁波店、杭州店、深圳店、南京店。
但另一方面, Costco在国内都是通过先拿地再建商场的重资产模式运营。而与租赁土地相比,拿地的成本更高,其选址也会更为谨慎,需要考虑到地块区位、交通便利度、周边客群购买力等多重因素,这也使得其建设周期更长。
03
有学徒,也有对手
在中国寻求发展机遇的同时,Costco也遇到了难缠的对手——它的中国“学徒”和美国的老对手。
截至2023财年,Costco在全球拥有 861家门店,其中近600家位于美国。但入华至今, Costco7家门店的规模显然落后于同一梯队的山姆。
此外,在生鲜领域,本土品牌盒马已经推出了类似Costco的会员模式;在日用品领域,名创优品一直在复制低价高性价比的打法;而Costco的低价模式,也早已被黄峥创办的拼多多运用成熟。
中国“学徒”的优势,Costco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上。
Costco引以为豪的供应链如何复制到中国就是个难题。2021年,Costco亚洲区总裁张嗣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Costco在中国大陆只开了2家店,所以货运和采购的力量还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通路多,也没有他们大,“跟他们竞争还是很辛苦的”。
此外,在美国,Costco的会员,除了可以购买具有价格优势的商品,还能获得相对便宜的特色服务。同时,其引以为豪的无条件退换货等服务,在中国同类还没有成熟的案例。
而以到家服务和快递为例,这类早已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服务,Costco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在中国推出。
相比之下,Costco在美国的老对手——山姆在中国门店数量已经接近50家,在线下单、同城配送等服务也让其迅速实现本地化运用。
零售专家王国平认为,Costco的仓储网点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虽然可以有效避开其他卖场的围猎,但大多为荒芜之地,而受制于物业稀缺等因素,其无法有效快速扩张,这让竞争对手赢得了拆解时间。同时,国内大卖场采取的复制再低价倾销Costco同类商品的做法,会让后者非常头痛,而且还要面临被谴责二选一的可能。
当下,Costco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比如,今年来相继传出的“Costco计划在门店安装扫描仪”、“在上海门店推行扫卡进店”的措施就表明,Costco正在通过严格审核会员进店的手段,增加办卡率以提高收益。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