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消费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环保、低碳、节能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前举办的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绿色变革驱动全新消费生命力”主题见解论坛上,同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表示,绿色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业链、消费链、回收链,它既是产业的问题,又是社会治理的问题。

那么,绿色消费理念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成为热点话题的?绿色消费的市场现状如何?大众对绿色消费理念的接受度如何?如何看待绿色消费市场的前景?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绿色消费又催生了哪些新兴领域的发展?

出品|网易财经ESG

作者|杜欢政(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

近日,针对上述话题,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为网易财经ESG独家撰文。

杜欢政教授深耕循环经济40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担任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责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位。

绿色消费是“顶天”和“立地”,同时又是“未来和现在”。所谓顶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出了《中国绿色转型的指导意见》,若说中国前40年发展是靠资源、环境、人口红利,那今后40年发展就是以技术为导向的绿色转型;所谓立地,绿色消费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具体指出,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推行绿色制造、采用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回收利用资源,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同时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环保家电产品将成为消费主流

由于全球三大环境危机——生物多样性、塑料对海洋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欧盟率先提出了碳边界税,要求家电里必须含有30%的再生塑料,如果达不到30%,就要收取200英镑的碳边界税,通过政策来倒推绿色供应链的形成。

实际上我们国家也早有准备,2009年为了推动中日韩三国首脑签订《可持续发展声明》,我在为外交部亚洲司讲课时提出一个观点,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工业革命改变世界,以美国为首的美洲信息革命改变世界,现在轮到中日韩为首的亚洲绿色革命引领新一轮的发展,所以绿色发展已经形成了我国的战略。

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到二十大,一直延续绿色发展的思路,十八大解决中国问题,十九大解决中国和国际问题,二十大进一步深化。上层是生态文明,下层是绿色发展,再往下是生态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构建了中国下一步转型的理论框架。

从消费讲,我们要建立起适度消费的概念。人类有两重属性,人作为自然人,对资源消耗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另外一面,作为一个社会人,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人类社会不仅需要财富公平,资源分配也需要公平,因此要建立起适度消费概念。

世上有多少新东西就有多少旧东西,只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才能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建立起从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到环境红利,转变成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经济体系。

现在的“双碳”转型实际上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要达到“双碳”目标有四条路径:

第一是能源结构转型,中国碳排放100亿吨,能源结构转变55吨,如果能够进行循环利用解决45亿吨,总共就能解决100亿吨;第二是产业提升;第三是循环经济,即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第四是消费习惯的转变,就是我们今天谈的绿色消费。

对于消费者,绿色消费成为新的生活方式。随着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知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他们开始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和生产过程,更愿意选择绿色产品。

绿色消费成为新的精神追求。消费者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包括环保和健康。这促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成为新的流行时尚。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些公众人物和知名企业通过自身的行动示范绿色消费方式,激发了更多人的参与热情。

近年来,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考虑环保因素的趋势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表明绿色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近五年来,选择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比例增加了近三成。这表明环保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以环保家电为例,随着节能、节水、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家电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据预测,2024年环保家电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环保家电产品将成为消费主流。

汽车、能源、交通等领域已出台具体细则

我们对绿色消费的理念形成之前,需要有一个超越市场的力量,即政府先花点力量来“牵引”,后面才能够真正按照市场化来进行。绿色消费是“顶天立地”的事业,它关系到国家的绿色转型战略,同时也是每个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政策支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推作用。

早在2022 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就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广更多市场化激励措施,鼓励平台制定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激励办法。

2023年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五部门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的第三条明确提倡公民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2024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从宏观布局的角度将绿色消费与数字消费、健康消费共同列为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型消费类型,较为系统地指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服务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提升绿色服务市场认可度和企业效益,同时要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提高家装、出行、旅游、快递等领域绿色化水平。

“促进绿色消费,不是为了增加成本,而是要让它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国家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本意是推动绿色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接下来支持“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是重头戏。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两新”工作启动全面系统部署;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和要求;7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两新”行动支持力度……

目前,汽车、能源、交通等多领域已纷纷出台具体细则等文件,全国多地也结合实际需求,加紧政策和相关项目的落地部署。譬如,上海提出,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更新不适应需求或达到使用年限的教学设备;河南明确,将实施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三大工程,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

绿色消费能够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具有激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潜力。“绿色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四个层面的转型发展。

首先是时尚产业需要以循环经济原则为指导,从原料、设计、制造、消费和废弃等环节,提高纺织品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二是城市回收体系,这是循环时尚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第三是绿色教育,教消费者怎么选择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同时要建立起绿色消费的理念。

最后是废弃物系统解决方案,是指针对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废弃物,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废弃物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对于产业链条的绿色转型,第一步是在原料端、生产端的绿色转型,如提倡生物基代替石油基,提倡清洁能源使用等;第二步需要打造闭路循环,包括物流体系的包装绿色革命,如循环箱、填充类塑料再制造、纸类包装再制造,以及消费后回收闭路循环;下一步则是推动全流程标准体系的建设。

快递行业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为例:现在我们全国的垃圾增量当中,绝大部分是快递外卖的包装。一次性纸箱六元一个,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了。因此,要用循环箱替代一次性纸箱子,循环箱可以用30到50次,既可以节约资源,平均每次的使用成本还下降了。另外循环箱还可以带RFID(射频识别),追踪到商品的去处。所以总结循环箱是继集装箱以后的又一次物流革命。

消费品牌应如何抓住绿色机遇?

在推进绿色消费的系统工程中,消费品牌和消费者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连接尤为重要,要“两消一推”,即通过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的形成、推动,使得生产企业能够生产绿色产品,消费者理念的转变带动消费品公司形成新型的绿色供应链,生产企业通过绿色供应链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

把外化的环境成本内化到企业当中来,导致再生材料价格较高,而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要通过末端的品牌溢价、设计溢价和技术溢价把这个成本抵消掉。

具体而言,消费品牌在提供绿色产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绿色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制造时,需要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效率和多样性,在降低成本和价格的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第二,通过绿色营销,打造绿色品牌形象,加强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教育和引导,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和需求;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绿色产品的信息追溯机制,建立绿色产品的信息追溯机制,提供便捷的产地溯源、质量验证和垃圾处理等服务,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绿色产品的全面信息,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第四,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和体制的完善,形成绿色消费的共治格局,凝聚绿色消费的合力。

例如,耐克“旧鞋新生”项目,鼓励消费者将不再穿着的旧鞋返还给公司,然后采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旧鞋进行再加工,正面材料使用彩色再生塑料,反面材料使用鞋底回收橡胶,使旧鞋也能够焕发新生。此计划将原料端、生产端、代谢端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产业绿色循环,在减少废弃物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

近年来,大众对于再生产品的认同正逐渐提升。无论是上海五五购物节绿色消费季,还是许多消费品公司对于资源循环的关注,都说明绿色消费正在成为一种全民新风尚。

未来,要继续提升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兴趣和需求。一方面依然要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广可持续生活理念。让政府、再生企业、社会组织等不断传递可持续生活“新时尚”,从重点人群开始,带动更多的目标消费人群。

另一方面,行业本身也要不断提升再生产品的质量,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再生产品研发、追溯、检测、认证系统,增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共同为绿色消费“赋能”。

例如,蚂蚁集团联合80多家首批入驻品牌,发布了全国首个绿色消费平台“森林集市”。该平台不仅探索制订了“环境友好商品体系”,还建立了相应的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风尚,促进消费者更多科学选择真正绿色低碳的商品和服务。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