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SH603369)$  

元末张士诚盘踞在苏州、湖州地区,在当地地主富户支持下,反抗朱元璋的武力统一。张士诚覆灭后,明朝建立,朱元璋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苏州地区的地主富户实行了一系列报复性惩罚,其中一个就是强制迁徙,移居荒芜僻地,这就是“洪武赶散”。

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苏州阊门人高天宠,因忍受不了繁重的赋税徭役,举家辗转迁徙到古硕项湖西南的一片滩地,那里芦苇丛生,人烟荒凉,就以捕鱼为业,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无名大沟,高家就结庐沟畔,时间一长,人们就称这里为高家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家沟正式改名为高沟镇。高沟酒名就来源于此。

高沟镇酿酒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蓬勃兴起。高沟镇长春槽坊大门上有副写实的对联“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可见产销之盛。在清朝高沟镇就有八大槽坊:天泉,裕源,公兴,长春,义兴,永(涌)泉,距源,广泉。各槽坊日生产量均达到“千斤禾”的水平,即日用红粮千斤,淌酒三百多斤。

19444月,抗日民主政府用涟水县委拨给党费500块银圆作为经费,在高沟镇西南15华里处金庄兴办金庄槽坊。

抗日战争时期,高沟酿酒业受到重创。1947年,汪禹平将裕源槽坊资产无偿献于民主政府,旋与淮海区贸易公司第二分公司的金庄槽坊合组成立公营高沟槽坊,1949年更名为地方国营涟水县高沟酒厂,成为全县首家国营企业。当时厂房仅有十几间茅草屋,以几盘驴推磨粉碎酿酒谷物;出窖柳筐抬,散热木锨扬,以木柴烧铁锅蒸馏,一班活常常要干十一二小时。然而,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开山创业的干部职工以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用忠心与热血酿造出一坛坛醇香扑鼻的优质高沟大曲,其品质、声望位居苏北四大名酒之首。高沟酒厂还奉苏北行政公署指示,派曲师、酒师到洋河酒厂传授技艺、帮助提升水平。1956年,高沟酒厂被江苏省政府授予“酿酒第一”奖旗。

1958年以后,因国家粮食供应紧张,高粱、豌豆等原料紧缺,大曲酒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沟酒厂在完成计划生产之余,积极创新,利用山芋干及农民加工山芋粉的山芋渣酿造地瓜酒等供应市场。以山芋干为主要原料酿造的“高沟香醇”“高沟迎宾液”一度成为知名品牌。到建厂30周年时,高沟酒厂的年产量已是1949年的10倍,接近800吨。

改革开放以来,高沟酒厂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革新生产工艺,成功研制出人工优质窖泥,使老窖老熟过程由几十年缩短为几个月;改进贮酒容器,研制低度大曲酒、低度地瓜干白酒,曲酒催陈老熟工艺,曲酒微机勾兑调味,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过渡到机械化、自动化和微电脑化。采用现代化测试、机械化制曲、自动化灌酒、微波和激光催陈老熟以及气相色谱分析等新技术,微电脑控制操作和微电脑控制曲酒储存技术,形成高沟酒“甜、香、醇、净、爽”的独特风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81年起,高沟酒厂开始改扩建,到1987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0600。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发展遭受挫折,实行破产改制,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代之而起。进入21世纪以后,相继实施3期优酒扩产、技术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形成优质酒年产3.5万吨、国缘酒年产5000吨,国家同行业前5名的规模。20147月,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涟水县全县矿泉水资源弹性存储量约1.73亿吨,优良的水质和丰富的储量在华东地区十分罕见,涟水县通过矿泉水界限指标鉴定的矿泉水井有47处,在高沟酒厂、今世缘酒业附近拥有饮用天然矿泉水4处。

“苏常熟,天下足”,这句从南宋流传下来的谚语,证明了江苏自古作为中国粮谷基地的重要地位。

高沟镇位于苏北,中国南北分界线上,这里是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北纬28-34世界最佳蒸馏酒酿造区。之所以称为最佳,因为这里有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不可复制,因为有独一无二的淮海平原。淮海平原由于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东距海洋只有百余公里,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内陆和海洋气候在此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气候特点:晴多阴少、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寒暖有节、雨量充沛、水系发达,重点是土壤肥沃。

土壤,链接着地下与地上。特有的土壤环境和土质条件直接影响酿酒原料的种植与生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等转移到酿酒原料中,便直接在酒体风味中呈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