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各种新兴工艺的出现,白酒类型越来越多,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内卷、跨界、分化、高库存、国际化、创新升级等关键词,构成了2023年以来白酒行业发展的轨迹与趋势。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宜宾启幕的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上坦言,酒业的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凸显,呈现市场份额集中化、品牌竞争白热化、价格竞争激烈化、产区发展规模化等特征。
国泰君安认为,企业对于经营战略方向的取舍已经刻不容缓,越是不拘泥于价格、不拘泥于产品结构的企业后续反而有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建立适宜自身的份额策略,需要观察企业的战略灵活度。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上,听花酒积极应对报道事件,对内优化流程培训,对外强化渠道联系,实现在25个城市的34家经销商及16家体验店逐步进入稳定经营的状态。最终在今年上半年,酒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000.10万元,同比增长45.95%,这也是非常不易的。
新品尝试破局 变化才是主题
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产业的前进也多是螺旋式的,白酒行业也是如此。最近十年的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龙头一家独大的情况,给大家对于白酒产业的规律和格局,产生了一些固有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1952年第一届评酒会开始,到1989年第五届落幕,五届评酒会共评选出17大中国名酒,53种中国优质酒。几十年风雨沉浮,有的名酒早已荣光不再、隐入尘埃;有的则在长年累月的厮杀中,强者恒强,站稳脚跟;直至如今,白酒阶层分化日趋明显。
即便将时间拉近到2000年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白酒行业内部的格局也发生了多次变化,酱香文化也并非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2000年的时候,上市白酒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亿的只有三家,五粮液以近40亿的营收规模断档式领先,而水井坊和贵州茅台分别以约13亿和11亿的营收分列二、三位。彼时茅台还不是“酒王”,并且被五粮液以倍数的规模领先。虽然在2008年时,茅台以82亿对79亿,小幅超越了五粮液成为当年的营收规模一哥,但在次年又被反超。茅台的正式登顶,要等到2013年,也就是白酒行业受到政策影响和塑化剂冲击的阶段。茅台凭借其突出的营销策略,才开始后面的一骑绝尘,并始终霸榜白酒产业链。
即便跳开白酒板块的龙头之争,在这二十多年里,既有洋河股份的后发先至,也有山西汾酒的一波三折。前者2004年营收仅4亿,还待在“下半赛区”,而随后6年时间里营收提升近20倍,冲到了“头部赛区”;后者先拾级而上,而在2008年开始掉队,在经历了2014年的低谷后,终于从2017年凭借高端青花系列再度焕发生机。混乱或是阶梯,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这是产业变迁的规律,也是投资的魅力所在。
作为市场中新锐的“挑战者”,青海春天立足于已有的品牌形象,坚持高举高打的市场战略,着力发力高端白酒品牌。听花酒创立“双激活”健康酿酒理论,发明老酒再酿造方法,打造差异性的品牌文化。并且摆脱现有白酒价格体系的制约,向上拓展了自身品牌空间。今年下半年,听花酒将目光瞄准了北京国贸、上海外滩、陆家嘴、广州珠江新城、苏州 CBD、香港尖沙咀等全国各地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这些地方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是时尚与潮流的前沿阵地,也是听花酒展现自身魅力的绝佳舞台。
如果上一轮白酒产业是把握了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成功实现白酒品类的升级,那未来的白酒产业新的主线,或许正在新人的尝试中孕育。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