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业绩预告发布了,单季度100亿利润。没什么意外的,都是预期之内的事情。
牧原我8号开盘是做了一个波动减仓动作的,把之前跌到2100附近加仓的10%T出来了,成交价49.5元。目前仍持有半仓左右的牧原以及17%左右的泸州老窖。还有微量的投机仓位,占比微不足道。
牧原这几年的股价走势,我个人而言可以说摸索得特别清楚,老朋友了,脾气秉性知根知底了。21年的40-60波段,22年的45-65,24年40以下-50。基本上这些主要点位我都有较大仓位的波段操作。唯一错过的是2023年底那个点位,主要还是整体仓位太大,超过风控标准。
讲完操作,再讲点具体总结以及未来的思路。说实在的4-5年来,牧原的表现是不符合我的预期的,不论是经营管理预期还是股价表现。管理上,我认为我个人对牧原的期待应该是过高和太过苛刻,这主要还是前期太过看好非瘟疫病常态化背景下,高度自主可控全产业链自繁自养模式下对疫病的防控优势会长期存在,这一点在过去2-3年其实一直都在证伪的,一方面是牧原自身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对隐蔽性疫病防控仍有难度,养殖单位密度大,一旦感染,全栏舍拔牙,处理代价大,并且在牧原不断研发,投入先进设备和信息化,智能化情况下,牧原的存活率仍然不高,低于非瘟前。因此,几年来在降低成本上仍不及个人预期,与行业的平均成本差异对比非瘟前并未有明显优势,虽然目前完全成本对比行业平均成本仍有一定优势,能够获取适当的行业超额红利,但并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成本“护城河”优势。对比,我不止去年思考这个问题,今年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如果高投入建设的自繁自养猪舍,高投入研发的科技产品应用,高投入的疫病防控体系等等支出,无法形成绝对的差异化成本优势,那么牧原的投资价值在哪里?秦英林多个场景的演讲都在谈“养殖环境”,为此,牧原投入巨大。中小规模企业一头猪投入几百,牧原投入2000-3000。是普通中小规模企业的N倍,但豪华猪舍下,最终的出栏成本与中小散养户的出栏成本并未形成降维打击,有优势,但并非多大。譬如中小养殖场的完全成本是13-14元,牧原也是13-14元,中小养殖场有幸存者偏差(无疫病干扰),牧原存活率80%出头受疫病干扰,牧原有贷款头均近6毛的利息,有高级猪舍超1.5元的折旧,中小规模企业很少。在环境和智能化,信息化上高投入截止目前仍未体现出应有的效果,这是牧原股份至今为止股价受公司基本面压制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养猪始终摆脱不了“人”的依赖,这块也跟起初买入牧原股份时的初衷有些出入,从规模化,到集约化,再到标准化,智能化,最终的思考是大幅降低“人”的作用,最终用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生产,摆脱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但目前看,牧原也很难做到。
我投资牧原已经4-5年了,最近2年虽然遭遇了一些困惑和有部分此前认定会出现的结果皆出现不同程度的逻辑颠覆,但出于对秦英林及其团队的信任,目前我仍然选择相信秦英林能够做得到他提出的发展路径及最终做到“成本”领先的差异化能力。
最近10多天,股市从暴涨又回到了冷静期,未来一段时间会怎样?我也不晓得,牧原,老窖皆坐了一轮过山车,但是心如止水,没多少波澜。手上还有很多现金30%多,但是却没有多大买入的欲望,牧原如此,老窖如此,其它也如此。为什么如此?我想我现在还没从对经济悲观的困局里脱离出来,又或许我要求又高了,找不到便宜的东西?$牧原股份(SZ002714)$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