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HK:02460$华润饮料(HK|02460)$)在港交所上市。本次上市,华润饮料的发行价为14.50港元/股,合计发售3.48亿股股份,募资总额约为50.43亿港元,募资净额约为49亿港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华润饮料引入了9名基石投资者,包括瑞银资产(UBS AM Singapore)、香港中旅、中邮保险、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博裕资本(Wildlife Willow Limited)、PT Indadi、Athos、Ghisallo、Pamalican,合计认购3.1亿美元(约24亿港元)。
上市首日,华润饮料的开盘价为16.46港元/股,较IPO发行价上涨13.52%,盘中一度涨至16.78港元/股。截至收盘,华润饮料的股价报收16.68港元/股,较发行价的涨幅为15.03%,总市值约为391.6亿港元。
但在上市第二日(10月24日),华润饮料的股价就上演“”,盘中一度下挫至14.86港元/股,仅略高于IPO发行价,较前一个交易日的跌幅为10.91%。截至贝多财经发稿前,华润饮料的跌幅为10.19%,股价暂报14.98港元/股,总市值约351.7亿港元。
而按发行价14.5港元/股、发行数量约3.48亿股股份计算,华润饮料的IPO市值约为340.435亿港元(不考虑超额配售权等)。相比之下,华润饮料(怡宝)的竞争对手——农夫山泉(HK:09633)的总市值则约为3385.19亿港元,约为前者的8.6倍。
可以说,华润饮料的市值仅是农夫山泉的“零头”。对比来看,两者的差距远不止此。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农夫山泉的收入分别约为296.96亿元、332.39亿元和426.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9%。
同期,华润饮料的营收分别约为113.40亿元、126.23亿元和135.1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17%,成长性低于农夫山泉。另一方面,华润饮料的收入分别约为农夫山泉的38%、38%和32%,即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其中2023年的差距还有所拉大。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农夫山泉的净利润分别约为71.62亿元、84.95亿元和120.79亿元。同期,华润饮料的净利润分别约为8.58亿元、9.89亿元和13.31亿元,分别约为农夫山泉的12.0%、11.6%和11.0%,即约为十分之一。
就盈利能力而言,华润饮料也远逊于农夫山泉。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农夫山泉的毛利率分别为59.5%、57.5%和59.6%,华润饮料的毛利率分别约为41.7%、44.7%和47.1%。其中,农夫山泉的高出华润饮料超过10个百分点。
深究可知,这和两者的业务逻辑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是生产模式,农夫山泉采取的是100%自建工厂。而华润饮料的核心产品——怡宝则是自建+第三方合作的形式进行生产,产生了额外的支出。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34年前四个月(下同“报告期”),华润饮料分别对外支付19.92亿元、20.40亿元、20.67亿元和4.96亿元的合作生产服务费,分别占其总销售成本的31.3%、27.7%、27.6%和22.6%。
第二,华润饮料的收入结构相对单一。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分别为108.18亿元、119.06亿元、124.47亿元和37.21亿元,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4%、94.3%、92.1%和89.7%。
可以说,华润饮料的九成收入都由怡宝贡献。不过,华润饮料的饮料产品业务也在持续增长。报告期内,该公司的饮料业务收入分别约为5.22亿元、7.17亿元、10.68亿元和4.29亿元,其中2024年前四个月的贡献占比突破了10%。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饮料的饮料产品毛利率还在2024年前4个月则出现了回落,下滑1个百分点至31.0%。该公司解释称,毛利率走低主要是由于的饮料产品组合发生变化,导致其饮料产品的平均售价出现下降。
而除了怡宝外,其他品牌也在加强对纯净水(包装水)产品的布局,典型代表包括农夫山泉、娃哈哈、百岁山,以及海天味业、元气森林、胖东来、元气森林等跨界“玩家”,也在抢占这一品类的市场份额。
相对而言,纯净水生产模式的可复制性较高。无论是怡宝,还是华润饮料,都应该找寻更好的故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