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的美的集团远见者大会上,美的集团宣布,他们正在扩大搭载AI大模型产品的出货量,推动机器人与AI融合,以及研发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
10月24日,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明确表示,美的中央研究院设有具身智能的研发团队,正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聚焦于核心零部件领域。美的还会持续向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加大投入。
不过,美的也表示,目前他们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尝试以先行研究为主。他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离大规模家用还有较大距离。
这是继年初,海尔与乐聚机器人联合推出“夸父”人形机器人之后,第二家白色家电龙头企业明确进军人形机器人。
白电“三巨头”之一的格力集团,尽管还没有直接参与到人形机器人的赛局中,但之前也通过旗下的格力金控,参与了人形机器人企业达闼机器人的B+轮融资,该起融资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
这三家家电巨头跨界人形机器人的路径各不相同,相比于海尔躬身入局“造人形”,以及格力隔岸观火地“投人形”,美的选择了在上游当“卖铲人”。
这其中的差别,可能源于美的在机器人业务上近10年的探索。
从2013年“家电下乡”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国内家电市场空间已经呈现饱和状态,赛道竞争也更加激烈,面临生存压力的家电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降本增效的途径。
而引入机器人,则成为美的、格力与海尔这些家电巨头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2015年,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一次内部会议中就将跨界机器人视为必须达成的目标:“美的边界将日益模糊,未来美的努力从传统家电企业,往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智能硬件公司转型。”
决心定下之后,美的开始在机器人行业“试水”。先是与日本安川电机设立两家机器人合资公司,其后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对德国老牌机器人巨头、“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机器人实现5.4%持股,并在第二年向库卡发起37亿欧元收购要约。
2017年初,对库卡机器人的收购初步完成,美的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尽管收购过程受到来自德国、欧盟等多方政治力量的压力,但到2022年,美的最终全面收购库卡并完成私有化。
现在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由库卡集团经营,库卡集团提供工业机器人和全自动化系统,并通过其子公司瑞仕格提供物流自动化系统。他们主要围绕工业领域,提供包括六轴机器人、四轴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移动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
据美的集团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1-6月,美的集团的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业务(以库卡集团为中心)收入占总营收的7.8%,数额为157.31亿元,同比下降3.14%。
尽管这一数据并不耀眼,但美的在机器人业务的深耕,从另一方面为美的贡献良多:根据美的集团2018年发布的数据,美的集团的机器人密度为150台/万人,而截至2024年6月,美的机器人密度已超过620台/万人,增长了313.3%。
2024年9月17日,美的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他们宣布可能在上市后三年内分拆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但目前并无制定任何分拆的详细计划。他们表示,通过分拆和独立上市,拟分拆实体可透过自有的股票激励计划吸引和留存人才,令其高级管理层、技术团队和员工可从该业务的增长中获益。
入局人形?
以核心零部件为锚点
既然美的有库卡机器人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产品能力,再加上本身产线有丰富的落地应用场景,进军人形机器人本体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但他们选择了从核心零部件入局,这也与他们近年来在机器人行业的战略有关。
首先,在工业机器人赛道上的经验,让美的对人形机器人的前景保持着乐观但谨慎的态度,也就是在长远来看是蓝海市场,但在短期难以落地。
美的在不同场合都表示,他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还为时尚早,目前美的对具身智能领域仅仅是布局阶段。
有业内人士也向高工人形机器人表示,真正在做以及做过人形机器人产品的都知道,现在阶段性、小范围试点、实验性质的人形机器人是存在的,但离真正成为大规模商业化的产品还有很远,也就是“能用,但不好用,性价比低”。
其次,他们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领域有着多年经验,这让他们有底气进军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先不追风去挖人形的“金矿”,而是“卖铲”给做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们,风险会更小。
在收购库卡后,凭借在消费电器制造的积累,以及对降本的追求,美的对机器人的兴趣逐渐向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延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