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掺假,说起来不是新闻,但掺“铼”这种新套路却让人大跌眼镜。想想看,你花大价钱买了“足金”饰品,兴高采烈戴回家,结果却发现它根本不是纯黄金,而是掺了廉价金属铼,心情恐怕是从天堂掉到地狱了吧?央视最近一曝光,大家才知道这些“不良商家”有多会玩,居然利用铼与黄金在视觉上的相似性,轻轻松松把它塞进“足金”饰品里,然后堂而皇之地打上“足金”钢印招摇过市。
先说说这个“铼”吧。铼这种金属没什么存在感,主要因为它不像黄金那样值钱,一克铼的价格远低于黄金,但在成色上它跟黄金几乎分辨不出来,肉眼看很难发现差别。不法商家正是抓住这一点,通过加铼降低成本,直接导致一件所谓的“足金”饰品含金量不足。这样一来,他们在黄金每克售价动辄五六百元的市场上轻松获利,而消费者就只能傻傻交钱受骗。
更让人无语的是,商家打的“擦边球”手段层出不穷,比如直播带货里打出的“足金 国检证书”旗号,稍不留神,还真以为买的是纯黄金。结果当你把证书和饰品拿去检验,发现所谓的“国检证书”压根儿是忽悠人玩的道具,而你手上这块金灿灿的“足金”实际上含金量根本达不到足金标准,纯属摆设。
央视的报道让很多买黄金保值的老百姓大受打击,毕竟黄金在很多人眼里是“硬通货”,谁能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手?这些年,一些人省吃俭用买黄金,就是图个保值增值,结果却成了商家眼里的“韭菜”。更气人的是,不少消费者根本分不清真假黄金,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语时,一头雾水,仿佛只能“听天由命”。
其实,想辨别黄金并非没办法。央视专家就给了一条最基础的建议:“足金999”才是标配。如果一块黄金饰品的钢印只有简单的“足金”二字,这就得小心了。正规黄金饰品标识明确,写着“足金999”或者“Au999”,这才是真正的足金。商家正是利用普通消费者对这些专业标识的不了解,让大家稀里糊涂地买下那些“掺假黄金”。
黄金掺假说到底是因为利润驱动。真正的纯黄金价格高昂,而掺杂铼后成本立刻降低了不少。许多商家把这笔“黑心钱”赚得风生水起,而消费者却难以察觉,往往等到发现时,早已人财两空。央视的曝光正是为这些受害者发声,但关键在于,如果不加强监管、打击造假行为,只靠消费者个人去“火眼金睛”地辨别,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最后,黄金造假虽是商家的“聪明计策”,但苦果全都让消费者吞了。假如监管部门能早日出台更明确的规范,并加大对市场的打击力度,或许这类问题会少一些。我们买黄金,不就是图个保值安心吗?难道消费者不该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能一眼识别那些动歪心思的假货?那么最后笔者想问:市场上这样的“黄金”骗局一再发生,难道我们的监管真就没什么办法了吗?对此你怎么看?#【说故事】写心得聊见闻,品投资人生##【聊操作】晒实盘,分享策略找机会##【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社区牛人计划#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