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一季度,我们以官宣的形式,把这三本基金经理文集推荐给大家(请戳链接)。

 

整理文集的初衷并不复杂,因为我们发现,虽然“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已深入人心,但投资者要真正了解基金经理依旧不容易——至少仅凭过往业绩,很难窥其全貌。相反,通过汇编文集、尤其是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文集汇编,却可以更为全面、真实地展现基金经理的理念与言行。

 

文集文集,有“文”才能有“集”,恰好,中泰资管又有做文集的基础。过去8年间持续周更的“中泰资管天团”栏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让我们得以相对从容地向投资者铺陈基金经理的完整框架。

 

从后台数据来看,基金经理的文集确实是我们会员权益兑换专区内的“人气王”,其受欢迎程度与得到的好评量,远超我们预期。我们越来越觉得,通过文集这一桥梁,投资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交换,更有思想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共鸣。

 

以下,正是一位好朋友在读完其中一本文集后给我们的投稿,我们惊喜地发现,交流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当投资者真“懂”基金经理的时候,他们会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耐心。

 

期待更多的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投资感悟,我们始终相信,双向奔赴是投资路上好朋友最好的相处状态。

作者/无语希音

 

最近读了中泰资管基金经理姜诚的文集愿意慢,未必慢。文集收集了作者十余年来所写的部分研究笔记、投资感悟和访谈录。我是2016年认识姜诚的,在所认识的基金经理中,他是我了解最充分的,我觉得这本文集反映了他的投资进化历程,向读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投资框架。

在这本文集中,特别是访谈录中部分,我看到了作者投资框架的整体画像,下面从我个人角度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价值投资是当前市场中各种投资方式中的一种。

股票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很多,往往根据影响股价的关键几个因素,形成市场的几种投资策略。

市场如江湖,门派林立,但法无高低。不在于你学的是哪个门派,而在于这个门派是否契合你的禀赋 ,同时你又是否掌握该派的精髓。

姜总是老巴式的典型的原教旨主义价值投资者(别人写巴菲特的书我读的不多,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及股东大会问答录我全部阅读过)。

所谓的价值投资,是把股价的锚放在企业的内在价值上。按姜总的话就是给企业称重。股价的高与低的判断就是与“企业的内在价值”比较,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这个观点最早是欧文·费雪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石。内在价值模型的核心,就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判断,其次用折现率,折现率像一把尺。前者更为重要,如果前者判断错了,无论用什么样的尺都没有意义。

价值投资者喜欢买什么样的公司?巴菲特给出了三个关键词长坡、厚雪、慢变。姜总在文章中也经常提这三个词,长坡、厚雪、慢变都是提高企业可预测性的特征,也是竞争格局分析的重要抓手。

价值投资所有的理念都是围绕价值折现模型展开的更多。如:

1. 厚雪:指较高的ROE,决定未来创造现金回报的能力。

2. 长坡、慢变:指行业的稳定性,影响估算现金流的可预测性。

股票市场我们称之为二级市场,是股票交易的市场,有交易就有筹码属性,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比,多了筹码属性,但仍都有资产属性,筹码属性,决定了它交易的逻辑。

资产属性就是遵循现金折价模型的逻辑。如果这两个属性深入展开,能写一本书,这里从略。

这是对股票的看法。

另一个问题是对市场的看法,也就是市场观,什么是市场?是什么样的市场?

巴菲特用了一个市场先生的比喻,在这个比喻中市场先生不是表现得一直理性。巴菲特对理论界主流观点市场有效性是持怀疑态度的。市场的有效性呈光谱分布,绝大部分是有效的,也存在不有效的时候,而不有效的时候,恰恰是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时间窗口。

市场先生只是一个对市场的形象比喻,事实上不存在一个先知、先觉的独立先知存在,市场是由基础设施加法律法规以及参入者共同构成。市场的表现是全市场参与者投票的结果,有的投资策略对市场的有效性予以肯定,在他们眼里市场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对的”和“市场先生”都是主观判断的表达,市场所呈现的只是事实,无对错。

市场还有一个大的派别,就是量化,他们是从过往的大数据中寻找交易机会,制定交易策略,相对淡化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评估。市场上的投资派别越多,对同一只股票的分歧越大,高估或低估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价值投资者来讲,操作的机会就越多。

不好的一面,市场不成熟,它的有效性就较差。股价恢复合理性的时点就不好确定。因此估值水平不是预测股票短期走势的好指标,长期用却很有效。

价值投资在利用市场定价的错误。

价值投资,不因买什么而被定义,虽然买什么在特定的时期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价值投资者,买什么取决于对标的物的理解,有能给企业称重的能力。只要买卖依据的是企业内在价值,都是价值投资。

企业的价值都是可衡量的,或者说企业都是可以称重的吗?还是从资产现金折现率模型着手分析。如果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不确定,竞争格局、技术、经济等又存在很大的变数,对这类公司是很难估价的,这类问题具有客观性的一面。另一面也存在是投资者自身能力的问题,如果投资者缺少对这个企业经营的深入了解,也难以做出判断。

投资面对的是未来。而未来又是不确定的,“企业内在价值”涉指未来,主观成分很大,对同一个标的物,即使是巴菲特与芒格他们多年的搭档,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企业内在价值”更多是理念上的指导, “内在价值”更多指一个合理区间,而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因此价值投资者在称重上也会犯错。巴菲特的投资史中,错误的案例也不少。但不影响巴菲特出色的业绩,这是因为价值投资者用安全边际来减少自己做错的损失。

对价值投资的理念有人讲顿悟,有人讲渐悟,还是看个人的禀赋吧。投资理念不可争,也争不出什么结果,但事实可辩。

给企业称重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操作上遵循贝叶斯定律,先给出自己的判断(先验概率),然后持续跟踪,自己持有的公司根据不断涌现的事实检验自己,不断修正条件概率,结果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这就是姜总说事实重于逻辑的原因。

总之在这本文集中,姜诚总将价值投资做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读这本书,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投资逻辑框架的构建都大有益处。但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写,投资理念逻辑框架的形成只是投资路上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大量繁琐的工作需要做。因此投资不仅仅是坐而论道,还需要沉下心,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手艺人。

一个善于沟通的基金经理,不仅要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投资框架,又要做一个知行合一,埋头苦干的人。

在现实的基金投资实践中,我们持有人是基金产品的买卖者,常常面对委托代理问题。我们的钱是委托基金经理打理的,他们能否履行受托之责?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当受托人与委托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受托人是如何处理的。

这既是道德的问题,又是能力的问题。我们投资人在持有基金产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多数能从委托代理责任这个视角找到答案。实事求是地讲,姜诚及中泰资管团队在这方面做得可圈可点。

我是中泰资管的老客户,也是姜诚所管理基金的长期持有者。最近几年,虽然市场跌宕起伏,我仍然能安心持有,这份安心可能更多源自对基金经理的跟踪、观察和深入了解。

了解基金经理,应该是买入基金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建议跟我持有同样基金的持有人,读一读这本小册子,了解一下你的管理人,定会有所收获。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