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钟精机,世界级隐形冠军!

江南财报

20241030

汉钟精机,是通过我的选股模型挖出来的一家具有鲜明特色的隐形冠军企业,甚至其产品份额占据全球比重也不低,堪称全球隐形冠军也不为过!

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人毅力水平,不要看他身处顺境之时的辉煌表现,恰恰是其处于低谷之时所爆发出来的韧力、耐力,才是这个人的真实实力所在。同样地,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管理水平,不要看他身处牛市之时的净值高峰时刻表现,反而看其在熊市时净值的稳定性(回撤幅度)和业绩如何。无独有偶,衡量一家上市公司产品竞争力水平,不要看它身处行业景气之时的业绩爆发,反而是当行业寒冬来临之际,公司产品所展现出的生命力,才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今天分析的这家公司,正是身处逆境之下,还能取得不俗成绩!

我看了下这家公司的大本营是在上海,公司2022年的业绩快报,确实有点让人吃惊,去年在上海疫情影响供应链这么大情况下,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即2022年收入32.64亿元、同增9.5%,净利润6.41亿元、同增长31.7%。

增收增利,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

而且去年四季度在疫情影响这么大情况,收入同比增长17.7%、净利润同比增长35.8%,还能取得如此不错成绩,足以说明其增长韧性很强悍

首先,来简列公司看点:

1、业务模式简单,有两大产品线:压缩机和真空泵,前者为基本盘业务,后者为第二成长曲线业务。其中,传统业务压缩机随着经济复苏及产品结构升级,预期恢复至两位数增长;

真空泵作为新兴成长业务,有望拉动业绩第二春!。

2、2012-2021年,收入复合增速17.5%,毛利润复合增速18.4%,增收增利,在传统制造业,增速有如此之稳健的成长,实属罕见!

3、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3.8亿元,融资3000万元,分红够大方。

4、财务状况优良。财报较为健康,账上总现金充裕完全能覆盖债务,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利润含金量大于1。

5、估值合理。

一、收入毛利:增收增利

公司有两大核心业务,即压缩机和真空泵。

2021年公司压缩机及真空泵收入占比分别57%、35%,真空泵占比保持提升趋势,后续真空泵在光伏电池片、半导体领域放量成为主要看点。

压缩机是制冷及空调设备的核心零组件,即制冷系统的心脏;真空泵是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中,2021年真空泵硅片领域达到70%,电池片市场份额达到了26%,半导体已切入主流晶圆厂及设备商,有进口替代的逻辑。

2016-2021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高达32%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31%

其中,真空泵作为业绩主驱动力,2018-2021年期间,真空泵收入复合增长达56%,收入占比也从2018年的16%提升至2022上半年的38%。

而且真空泵的毛利率也显著高于压缩机,2022上半年公司真空泵毛利率42%,压缩机毛利率仅30%,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结构优化。

汉钟精机在过去2012-2021年十年期间,收入和毛利润如下:

收入从7亿元增长至29.7亿元,复合增长17.5%;毛利润从2.3亿元增长至10.4亿元,复合增长18.4%

看数据,收入增速和毛利润增速,基本相当,增收增利

如果再综合分析收入和毛利润,可以发现:

首先,收入的驱动依靠的是销售量的增长,单价基本没太大增长,甚至略有下降,比如2012-2021年:

公司流体机械设备销量从37337元/台,增长至158620元/台,复合增速为17.45%。而销售单价每台一直维持在1.6-1.9万元范围,销售成本也变化也不大,每台长期维持在1-1.2万元范围。

因此,公司过去10年的毛利率非常稳定,维持在32-36%范围内,净利率也稳定在12-19%期间,虽略有波动,但整体还算稳定。

再看公司财务状况。

2022年前三季报账上总现金大致接近21个亿,短借8.2亿+长借1.8亿=10亿,三项费用1.8亿+应付职工薪酬1亿=2.8亿,应付款10.3亿+其他应付款300=10.6亿。

一对比,就知道了,公司账上总现金都远远高于自身经营所需资金,说明公司经营资金缺口不大。

二、压缩机稳住基本盘,真空泵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有望二次腾飞

汉钟精机前身为创始人廖哲男在中国台湾创建的压缩机公司,1996年在大陆设立办事处,是国内螺杆式压缩机业务的龙头,于2004年开始与中国台湾工业局合作研发干式真空泵,后将研发团队和相关成果并入公司体内。

后来,随着技术成熟,公司的真空泵在光伏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半导体领域份额持续提升,受益于泛半导体真空泵国产化。公司压缩机业务包括制冷压缩机和空气压缩机,前者主要用于商用中央空调、冷链物流及空气源热泵,后者主要用于空压机、工业自动化的空气源动力设备。

公司真空泵下游主要为光伏拉晶、光伏电池片及半导体。

根据今年2月份的会议纪要交流,可以了解到2022年的压缩机和真空泵出货比例看:

压缩机:中央空调可能持平戒者小幅增长冷冻冷藏基于基数越来越大,可能202320-30%增长,热泵可能是10%增长。所以总体看制冷压缩机是10-15%范围。

真空泵:拉晶占70%,电池片环节占20%,,在半导体等行业占10%。

2022年光伏收入大致12.75亿,如果今年有30%增长,这个范围内可能还是光伏为主;半导体2022年收入绝对值在1亿元,2023年预计2亿元。

1、压缩机板块夯实公司基本盘,空压机有望向高端化转型压缩机作为顺周期行业,随经济复苏、也有望稳健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压缩机设备龙头,下游覆盖商用中央空调用压缩机(受地产景气度相关、顺周期行业)、冷冻冷藏压缩机(受消费景气度相关、2021年公司半封闭螺杆压缩机同比增长30%以上)、热泵压缩机(受“双碳”政策推动,景气度延续)、空气压缩机(工业领域,多为顺周期行业)四大领域。压缩机业务为公司传统优势板块,2021年占公司收入比重57%。

(1)制冷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商用中央空调、冷链物流和热泵,整体下游需求稳定,夯实公司基本盘。

(2)空压机为核心通用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汽车、化工、电子等下游,2021年市场规模606亿元,公司份额仅1%,未来公司产品由低端有油向高端无油空压机拓展,成长性及利润率有望修复。

2、真空泵国产化:光伏真空泵龙头,向光伏/半导体领域平台化布局

公司作为国内螺杆式压缩机龙头,向光伏+半导体真空泵业务延伸发力,客户(真空泵)覆盖:隆基、晶盛、捷佳、联电、力积电、华虹、芯恩、和舰等知名厂家,打开第二成长极。

过去5年营收CAGR=17%、净利润CAGR=21%。

3、真空泵产品份额和竞争力

真空泵为光伏、半导体领域核心零部件。

(1)光伏拉晶(硅片)真空泵:受益于光伏需求增长+大尺寸技术迭代,预计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10亿元,公司份额达70%,龙头地位稳固。预计2022-2025年硅片真空泵市场空间(新增+维保)合计达41亿元(年均10亿元)。公司绑定下游核心长晶炉设备厂+硅片厂,将充分受益。

(2)光伏电池片真空泵:受益电池片技术迭代,2021年公司份额仅26%。随着HJT、TOPCon新技术扩产,预计2022-2025年电池(TOPCon+HJT)真空泵市场规模(新增+维保)有望从8.9亿元提升至24.4亿元(4年合计74亿元),2022-2025CAGR=40%。

公司在PERC/TOPCon/HJT领域全面布局,TOPCon已小批量出货、HJT客户测试中,随着产能扩张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3)半导体真空泵:预计2022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半导体真空泵市场规模为76亿元,国产化率约6%,基本为Edwards、Pfeiffer等外资龙头主导,公司2013年成为联电台湾供货商,

已逐步导入主流客户,已通过部分国内大厂认可、实现小批量出货,国产替代可期。

公司预计2025-2026年之前大概率还是每年翻一倍,即收入届时做到七八亿时,会有10%市占率。

真空泵作为泛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根据Verified Market Intelligence测算,2021年全球真空泵市场规模为36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1-2030年复合增速6%,增长稳定。从竞争格局看,真空泵外资主要包括Edwards、Ebara等,国内包括中科仪、通嘉宏瑞。在制冷压缩机方面,竞争对手主要为复盛、比泽尔、特灵和丹佛斯,在空压机方面的竞争对手主要为阿特拉斯、英格索兰和GHH RAND。在光伏真空泵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批量供货商,竞争对手主要为外资企业Ebara和Lot。

国内半导体真空泵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公司竞争对手主要为外资品牌,包括Edwards(被Atlas收购)、Ebara、莱宝、普旭、卡西亚马、阿尔卡特、普发等,国内包括中科仪、通嘉宏瑞。

三、估值合理

根据卖方数据预测,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7.3亿、9亿,对应的净利润增速大致分别为14%、23%。

按PEG计算以及结合行业平均估值水平,今年和明年的合理估值应当给予25倍,即今年合理市值应当为7.3亿*25倍=183亿,明年合理市值为9亿*25倍=225亿

而公司当前市值为100亿,也就是说,按照相对估值法,当前这个估值水平,是合理且偏低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