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行情以来,居民增配股票的方式有了新变化。自媒体繁荣的时代,互联网平台、社区论坛中部分观点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力前所未有,成为中小投资者投资的重要参考。这种投资案件的形成方式,不免让大家想起美股中小投资者定价游戏驿站的案例。本文我们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讨论中小投资者“自发”的投资案件如何形成,如何演绎。

一、游戏驿站行情复盘

1)酝酿期(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两条主线成为后续行情重要铺垫。一是支持游戏驿站行情的公司转型预期。二是关键人物论坛号召力形成。

2)行情演绎高潮(2021年1月11日至2月4日):行情起初由基本面预期重大变化驱动,但在香橼资本发布做空报告后,反而强化了散户投资者情绪,投资案件上升至“对抗华尔街资本,改变社会”的社会议题。1月26日,连续三位互联网平台KOL表达支持,更是将游戏驿站从互联网平台“投资圈”讨论,扩散至各类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将其比喻为“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行情动量再加速,相关概念股投资大幅扩散。

行情的见顶同样令人意外。为应付市场剧烈的交易波动,美国股票市场清算机构对部分券商进行了保证金催缴,由于资金储备不足,部分互联网券商只能关闭游戏驿站的买入,触发中小投资者恐慌抛售,后续舆论场和交易端的各类变化,驱使行情高波动,后续互联网券商放松交易限制、空头压力缓解、行情降温。

3)网红主题投资期(2021年2月、2024年5-6月):论坛关键人物2021年2月参加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2024年5-6月在互联网宣布复出,仍然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但行情幅度一波弱于一波,持续性也越来越弱,交易博弈属性不断增强。

二、我们的思考

1.中小投资者如此强的共识(投资案件上升为社会问题)需要特殊的条件,并不是常规的投资案件演绎形式。

2.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人物,是观点鲜明,持仓坚定的投资者。但号召力不容易保持,博弈力量会使得后续观点的有效性下降。来自于“互联网影响力”的投资案件,可能成为A股一种股票波动的来源,但“互联网影响力”不容易持续,同一来源的行情一波弱于一波,行情演绎博弈难度越来越大,应该是一般规律。

3.机构投资者同样可以在这种投资案件中挣到钱。此前中小投资者的行为缺乏规律,但在自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统一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让这类资金变得更有迹可循。

4.互联网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也降低了中小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的难度。但过度使用互联网运营业务思维进行证券交易业务运营,似乎是美国证券监管部门从游戏驿站案例中需要吸取的教训。另外,美国证券监管额外征收清算保证金符合规定,但在客观上间接导致了对中小投资者意料外的交易约束,加剧了行情波动。

5.游戏驿站案例在国内完全复制有难度。投资案件上升为社会问题,是中小投资者和部分机构投资者多空对立的结果。国内做空工具相对受限,且国内股票市场目前仍有涨跌停限制、T+1的交易限制,这会使个股舆情的发酵速度受限,舆情更容易趋于平稳,监管部门、市场各方也有更充分的时间思考应对。

风险提示:本文基于美股历史行情进行复盘,国内资本市场交易制度、发展阶段与海外资本市场有差异,且历史不代表未来。

$游戏驿站(NYSE|GME)$$标普500ETF(SH513500)$$纳指100ETF(SH513390)$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