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美元兑亚洲货币的贬值幅度较兑发达市场货币的贬值幅度更为温和,亚洲贸易加权指数*自2022年峰值以来仅下跌了1%。
亚洲的降息幅度预计或将低于美国,从而缩小与美元之间的利率差距。
得益于科技驱动的出动强劲,亚洲经济增长具有韧性,这或意味着对亚洲商品的需求增加,对亚洲货币形成利好。在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都存在利用美元兑亚洲货币贬值的机会,前者的盈利前景正在改善,而后者的实际收益率具吸引力。
*亚洲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为摩根资产管理构建的指数,用来衡量美元相对于一篮子亚洲货币的强度。
从亚洲视角看美元强度
美元在2022年峰值后经历了明显下降,根据美元指数(DXY)显示,自今年4月的最新峰值以来,美元下跌了3%。为了更好地评估美元在亚洲市场中的位置,我们构建了一个亚洲贸易加权美元指数(见图表1),用来衡量美元相对于一篮子亚洲货币的强度。该指数涵盖了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泰国,权重基于与美国的贸易总额。
注: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因此亚洲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不包括中国香港。
图表1:美元兑亚洲货币的贬值幅度温和
资料来源:FactSet、彭博、美国人口普查局、摩根资产管理计算。反映截至2024年10月14日的最新数据。亚洲贸易加权美元指数测算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以上测算仅作示例,不作为收益保证或投资建议。
美元在亚洲的多元表现
从图表1来看,过往这一亚洲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然而,两个货币指数在2023年出现了脱节,二者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
美元方面,自6月底开始的贬值是由于通胀率下降导致美联储于9月开始降息周期。很明显的是,尽管美元指数自2022年峰值下跌了8%,但相比之下,亚洲贸易加权指数仅下降了1%。
短期作用因素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货币的走势,这些因素不仅限于预期的经济增长差异、贸易平衡、通胀预期、资本流动和利率差异。
在利率方面,尽管宽松倾向应该会在整个亚洲有所扩大,但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美联储降息在即,亚洲各央行是否也会即将降息?》)中提到的,各国国内条件可能会决定降息的速度和时机。
在美国,市场预计未来6个月内将有近四次降息(92个基点的宽松政策),相比之下,亚洲中央银行的降息幅度预计或将较小(印度降低34个基点,韩国降低33个基点),而一些市场则预期或会采取更紧缩的货币政策(日本增加20个基点,中国台湾增加7个基点)(见图表2)。这意味着,亚洲货币与美元的利差应会较当前水平上有所扩大,从而使亚洲货币进一步升值。
图表2:预计亚洲降息幅度或较小
资料来源:FactSet、彭博、美国人口普查局、摩根资产管理计算。反映截至2024年10月14日的最新数据。
此外,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相对更具韧性,部分原因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出动强劲。由于科技产品仍然是全球制造业的关键领域,亚洲与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对亚洲商品的净需求成为了支持亚洲货币的有利因素。亚洲的通胀率较低,大多数地区接近其央行的目标水平,令其实际收益率更具吸引力。这或将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国内金融市场,从而支持本国货币。
一个主要风险是美国总统大选,有可能引发贸易政策变化。如果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提高关税,这将意味着对亚洲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对亚洲货币构成压力。
旅程由此开启
我们对美国的基本预期仍然是“软着陆”,美联储可能会慢慢将利率调整回正常水平。对比欧元区和英国持续下降的通胀和低增长前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在未来几个季度的降息幅度可能会超过美联储,这表明美元指数可能会横盘而非下跌。
不过,由于美元对亚洲货币的贬值幅度相对温和,美元在亚洲的走势可能会有所不同。该地区的经济前景相对较强,或意味着亚洲各国央行并不急于放松货币政策。此外,印度食品价格波动、中国台湾和韩国房价上涨等特殊问题表明,与美国相比,亚洲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倾向于更晚降息或降息次数更少。因此,与美元指数不同的是,美元兑亚洲货币可能会进一步贬值。
投资启示
随着全球央行持续放松货币政策,降息的相对幅度可能会成为接下来几个月货币走势的决定性因素。考虑到亚洲货币的相对估值、降息预期较缓、以及积极的贸易和增长差异,亚洲货币兑美元显得更具吸引力。
我们认为,始终应优先考虑保留足够的本国货币,以满足日常现金流需求和运营。同时,相对于其他货币,美元的避险资产特性使其在风险规避环境中成为明显的防御配置选择。因此,我们认为,对寻求利用美元兑亚洲货币贬值机会的投资者而言,通过其他相关资产类别进行未对冲的投资或更具机会性。
在亚洲股市方面,正如图表3所示,我们注意到,国内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往往在盈利增长方面表现领先。因此,本币走强令这些公司的进口成本降低,从而形成了有利因素。相较之下,在全球增长放缓的“软着陆”的情境下,出口导向型公司的调整有限,但在总回报上会承受货币升值的抵消。总体而言,历史表现也表明,当美元走弱时,该资产类别的表现优于发达市场股票(图表4)。
图表3:亚太(日本除外)股票按营收来源划分的企业获利趋势及出口
资料来源:摩根资产管理;(左图)FactSet、MSCI;(右图)CEIC、国家统计机构。所用每股盈余为未来12个月的总体估计数据。*MSCI综合亚太(日本除外)指数成分股根据各自来自国内市场的收入比重分为三类。在观察时段(2010年1月29日至2024年9月30日)内,各类别每月调整以反映公司营运随时间出现的变化。随后,各类别的每股盈余按观察时段内每月每间公司的市值加权每股盈余之和计算。各每股盈余数据系列于2010年1月29日重设基数为100。**新兴亚洲市场(中国内地除外)包括中国香港、南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及越南。整体出口数据为国内生产总额加权数据。过去的表现并非目前及未来绩效的可靠指标。《环球市场纵览-亚洲版》。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
图表4:亚太(日本除外)股票表现动能
资料来源:FactSet、MSCI、摩根资产管理。过去的表现并非目前及未来绩效的可靠指标。《环球市场纵览-亚洲版》。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
在固定收益方面,亚洲较低的通胀率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实际收益机会,尤其是印尼债券。相对于美元,亚洲货币的利差走强,也会促使更多资本流入国内的利率金融工具,因此新兴市场债券或将成为另一个可行的投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寻求收益配置的投资者。
图表5:全球通胀趋势
资料来源:FactSet、马来西亚统计局、中国台湾行政机构主计总处、欧盟统计局、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印度统计及项目实施部、墨西哥国家统计局、韩国国家统计局、墨尔本研究所、泰国商务部、日本总务省、中国国家统计局、英国国家统计局、印尼统计局、土耳其统计局、南非统计局、美国劳工部、摩根经济研究、摩根资产管理。除两项最新单月数据外,所示各项数据皆为季度平均。颜色基于各市场同比通胀水平相对于其自身10年历史平均水平的Z得分,红色(蓝色)表示通胀高于(低于)长期趋势。《环球市场纵览-亚洲版》。反映截至2024年11月4日的最新数据。
通过多元化投资于各种相关资产类别,投资者可以在亚洲货币升值的同时,争取获得广泛的投资机会,同时分散风险溢价,保持具有韧性的防御性配置,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的投资组合。
除非另有注明,本文内数据来源于彭博、FactSet、摩根资产管理,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4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