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埔视野】德国与荷兰城市建设与公园管理的见闻思考

点赞 0
评论 0
收藏

金埔视野JinPu Vision





金埔视野 :是金埔园林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精心打造的一个旨在输出金埔独特观念的栏目。未来,这一平台将是我们不定期发布金埔园林对国际、国内行业热点问题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的窗口,内容涵盖政策动态、市场走向、技术革新等多个维度。


作为连接内外的桥梁, 金埔视野 的核心目的在于分享与传播金埔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行业智慧、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它不仅是内部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孵化器,更是金埔园林与外部行业精英、专家学者及广大兴趣爱好者深化交流、促进合作的坚实纽带。


我们坚信, 金埔视野 将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分析和前瞻性的思考,为行业内外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点碰撞与智慧启迪,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




金埔视野第一期

作者:窦逗

本期金埔视野常务副总裁窦逗分享其9月随中国公园协会赴德荷两国实地探访的见闻思考,深度剖析两国城市公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创新精神,为城市建设和公园管理提供国际视野与宝贵实践案例。



在全球城市化浪潮中,绿色城市建设已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为了学习借鉴德国与荷兰在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公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公园协会组织了一次深入的考察活动。通过对两国多个城市的实地探访与交流,我们获得了宝贵的启示与感悟



一、德国公园绿地考察内容及特点

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重要国家,其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与实力。德国城市公园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强调公园作为城市绿肺的 重要功能。在公园规划中,德国充分考虑了市民的休闲需求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打造了众多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德国城市公园的设计极具匠心,注重景观的层次与变化,通过植物配置、水体设计、地形塑造等手段,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同时,德国公园还 注重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了便捷的入园通道与休息设施。此外,德国还积极推动城市公园与周边社区的融合,鼓励市民参与公园的管理与维护,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共治氛围。

(一)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Olympiapark)位于德国慕尼黑(München),是集奥运会、世界杯决赛和欧洲杯决赛于一体的特大型体育建筑群。“公园中的奥运 ”,开放的景观是献给城市的礼物 。公园自1968 年开始施工,至1972年建成,成为当地居民运动及娱乐的绝佳场所。公园内包含奥林匹克体育场、电视塔、露天剧场、观景台、人工湖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空间。
1.体育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奥林匹克公园在设计上充分展现了体育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帐篷式屋顶的设计不仅为观众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功能,还通过半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使得自然光线得以渗透,为体育场内部带来了柔和而充足的照明。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同时,公园内的人工湖、绿地和树木等自然景观元素,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场所。
2.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奥林匹克公园在设计上注重可持续发展。公园内的建筑和设施采用了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公园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如通过生态改造废墟山、开挖人工湖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也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灵活的空间组合与人性化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在空间组合上注重灵活性和人性化设计。公园内的道路系统、休憩空间等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了精心规划,提供了各种私密或社交空间的选择。同时,公园还设置了烧烤设施、观景台等便民设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休闲体验。这种灵活的空间组合和人性化设计使得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了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之一。
4.赛后利用与多功能性
奥林匹克公园在规划时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的问题。公园内的体育场馆、休闲设施等不仅满足了奥运会期间的比赛需求,还在赛后转化为市民日常活动的场所。例如,露天剧场可用于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化活动;人工湖则可供市民划船、溜冰等娱乐活动。这种多功能性的设计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在赛后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二)慕尼黑安达仕酒店景观


慕尼黑安达仕酒店位于慕尼黑艺术氛围浓厚的 Schwabing 区,其景观设计不仅注重内部空间的打造,还致力于与周围城市风貌的和谐统一、项目旨在通过融入区域独特文化与建筑风格,确保新建建筑与现有城市环境的自然融合。
1.现代与历史元素的巧妙平衡
安达仕酒店的设计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元素。建筑立面采用简约现代的设计语言,与周边现代化建筑相呼应;而景观设计则通过绿植和自然材料,与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形成温和对比,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平衡。
2.城市绿化与酒店景观的无缝衔接
酒店庭院和公共空间与周边城市绿化网络无缝衔接,成为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庭院设计注重绿化层次感和自然材料的运用,营造出“都市绿洲”的氛围,为游客和住客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绿色空间。
3.开放式公共空间促进社交互动
酒店庭院与公共空间采用开放式设计,打破传统空间隔阂,鼓励住客和游客停留、交流。通过灵活的布局、多样化的座椅安排以及水景和艺术装置的引入,这些区域不仅提供了个人休息的角落,还满足了小团体的社交互动需求,增强了酒店的社交功能。
4.社区融合与开放性设计
安达仕酒店并未将景观设计局限于酒店住客的私密空间,而是注重与周边社区的融合。庭院和露天咖啡座等开放区域不仅为住客提供了放松的场所,还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这种开放性设计不仅增强了酒店与城市的联系,还提升了酒店的社区归属感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慕尼黑安达仕酒店的景观设计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元素,实现了与城市绿化系统的无缝衔接,促进了社交互动,并注重与周边社区的融合。这些亮点为其他酒店和景观设计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三)西园


西园是位于慕尼黑的大型城市公园,1983年第十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 会)在此举办。世园会占地 72 万平方米,历时五个多月,吸引了1160万游客。展览结束后,西园继续作为城市景观绿地公园保留,部分参展作品也得到保留。1983年,新中国首次派出官方代表参加此次世园会,其中中国园林“芳华园”成为亮点之一,并在展览后永久保留。


1983年德国国际园林园艺展览总平面图,图中红色位置为中国园林“芳华园”所在区域。


1.芳华园的文化与艺术成就
芳华园作为新中国在德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展现了高超的园林艺术成就。园内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中国园林元素,如平板小石桥、人工湖、垂花石舫等,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空间。园内装饰精美,如镀金双龙戏珠木雕梅、花喜鹊木雕和松鹤木雕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此外,芳华园还获得了“联邦德国园艺建设中央联合会金奖”的殊荣,证明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2. 融合东西方园林特色的独特设计
芳华园在设计上巧妙融合了东西方园林的特色。园内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与细腻,如竹林、牡丹坛、月洞门等,又借鉴了西方园林的布局和造景手法,如通过地形变化、植物配置和建筑布局来创造丰富的景观层次。这种融合 使得芳华园在保持中国传统园林韵味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开放和现代的气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3. 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象征
芳华园不仅是一座美丽园林,更是中德文化交流的象征。自1983年建成以来,芳华园一直吸引着众多德国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许多德国朋友给芳华园起了一个雅号:“三分钟的中国旅行”,这足以说明芳华园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作为新中国带给德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芳华园不仅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也促进了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四)斯图加特基乐斯公园


基乐斯公园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原是一片因长期砂岩开采而破碎不堪的工业采石场。1939年,斯图加特市借此地举办了国家园林展,旨在重建和整合这一地块,使之成为公众向往的绿色空间。公园由赫尔曼·马特恩设计,强调场地的基本结构和变化的景观图景,并完好保存了20世纪30年代的园艺学艺术精华。如今,基乐斯公园不仅是斯图加特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还是连接城市多个公园及花园的“U 型绿带 ”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
公园成功地将破碎的采石场地形转变为生态友好的公共空间,通过土壤覆盖和植被再生,实现了从硬质景观到软质景观的自然过渡。这种生态修复的方法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体现了自然演替的过程。
2.创新的地形设计
设计师利用微地形变化,创造出各个视角独特的景观,增强了游客的观赏体验。通过设置抬高至视平线的地形和下沉的道路系统,重新诠释了透视关系,为使用者带来奇妙的幻觉和耐人寻味的趣味体验。
3.可持续与生态发展理念
公园实施了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上的雨水输送到新湖泊,最终返回到水循环体系中,体现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理念。草坪的养护成本通过减少修剪次数而大大降低,同时创造了各自的小气候条件,为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4.社区融合与公众参与
公园扩建过程中,当地政府、社区和市民们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完成了设计,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公园不仅成为公众游憩的娱乐场所,还通过连接周边居住区和新区中心,促进了社区的融合与发展。
5.多元化功能区域布局
公园巧妙利用地形,规划了多元化功能区域。花卉展示基地为核心,举办主题花展,如大丽花展,丰富游客视觉体验。宠物乐园提供亲密互动场所,增强参与感。活动空间含无动力乐园,为儿童打造安全游乐天地,休闲区则供游客享受下午茶,放松身心。整体布局高度多元化、人性化,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基乐斯公园的这些亮点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愉悦的观赏体验,还为城市生态修复、地形设计、可持续发展和社区融合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右滑发现更多……





(五)法兰克福全能城市综合体项目


在将近半个世纪里,这里都是德意志银行的办公楼。FOUR Frankfurt法兰克福全能城市综合体项目既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也再次激活该地块、使其面向所有人 。公共空间和景观花园设计是其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无缝连接城市与建筑、设置公共广场与步行街创造开放友好的环境,同时利用景观花园平衡建筑硬朗线条并提供生态美学价值,屋顶花园和露台则作为社交空间丰富了城市生活体验。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城市生态的延续性,还提升了项目的可持续性,为居住者和城市社区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与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洲。
该项目最值得借鉴的是其“绿地换房地产开发指标”机制。 在德国,城市规划中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绿地换房地产开发指标”机制,旨在平衡城市扩张与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宜居性。该机制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考虑环境影响,允许开发商通过提供绿地或公园来交换更多的开发指标,如建造更高建筑或增加建筑密度。这既促进了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公共开放空间。
德国《建筑法》和《联邦自然保护法》为这一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城市和乡村地区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绿地,开发商有义务补偿因开发造成的生态损失。在此政策引导下,FOUR项目成为典型案例,开发商通过建设或改造城市公园,换取了更高的开发密度,这些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还改善了空气质量和城市温度。
此置换机制实现了房地产开发商和城市居民的双赢。开发商通过创造绿地获取 更多建筑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居民则享受到城市美观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户外活动机会增多。这一机制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右滑发现更多……

法兰克福市中心的 FOUR Frankfurt  项目施工现场


广场入口与原有建筑立面无缝对接

裙楼上方的屋顶花园

(六)杜塞尔多夫市 Kö-Bogen 项目


Kö-Bogen项目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中心,由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是一个集办公和零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该项目于2013年完工,成为杜塞尔多夫城市更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Kö-Bogen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中心,更通过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绿色空间,为城市增添了丰富的公共区域和步行空间。其建筑设计结合了直线和曲线元素,外立面由天然石材和玻璃构成,并设有“绿色切口 ”以展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该项目还获得了LEED铂金认证和2014年MIPIM城市更新奖,以表彰其在环保和城市复兴方面的卓越贡献。
1.绿色切口与垂直绿化
Kö-Bogen在北侧和西侧的外立面设计了多个横跨多个楼层的“绿色切口 ”,内部种植了本地植物,如草本植物和灌木,与周边的绿地和河道景观完美融合。这些垂直绿化不仅增添了自然元素,还使建筑仿佛“生长”在公园和城市之间。
2. 河道与步行空间的连接
项目通过步行通道将商业区与Hofgarten 公园以及河道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贯穿城市中心的绿色廊道。同时,项目通过地下隧道将交通分流,创建了一个无车化的步行区,为行人提供了从商业区到公园和水道的自然过渡,极大地提升了步行体验。
3. 绿色屋顶与生态系统
大面积的绿色屋顶和庭院进一步强化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不仅提供了视 野上的延展,还增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些绿化设计在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建筑的能源效率和水管理功能,与周边的城市绿地形成了统一的视觉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七)德国杜塞尔多夫媒体港


媒体港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中心,从一个重工业区成功转型为媒体、广告、时尚、艺术和商业的中心,其景观特点在于新旧建筑的融合、绿色生态的构建、公共空间的活力、地标性建筑的存在以及文化艺术的展示。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媒体港独特的城市风貌和魅力。
1.建筑风格的融合
媒体港的景观展现了新旧建筑的鲜明对比,保护并再利用了老工业建筑,如码头墙、楼梯、铸铁灯箱等,形成了独特的工业景观。新建筑如新海关大楼、西德广播中心等,与旧建筑相协调,同时也具有现代感和未来感。
2.绿色生态的构建
媒体港利用现有水面和绿地构建了新的城市绿色走廊,改善了城市废弃工业用地的生态环境。
3.公共空间的活力
媒体港实现了土地多功能的混合利用,促进了公共空间的活力。构筑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交通模式,提升了区域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4.地标性建筑
媒体港拥有莱茵电视塔、新海关大楼等地标性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融入了生态和节能的设计理念。
5.文化艺术的展示
媒体港吸引了众多文化机构和创意产业进驻,成为艺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荷兰公园绿地概况及特点

荷兰,以其低地风光与精致园林而闻名于世。荷兰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同样值得称道。荷兰城市公园在规划上注重与城市空间的紧密结合,通过公园绿地的延伸与渗透,有效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荷兰城市公园在设计上强调生态性与功能性并重。公园内不仅拥有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多样的生态系统,还设置了完善的休闲设施与活动空间,满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此外,荷兰还注重公园的文化内涵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完善独特的公园系统
从13世纪的小渔村发展至今,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统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完善。从早期的运河绿色空间,到后期关注城市问题的公园体系,再到均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需求的区域公园系统,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统兼顾了城市空间的发展、大都市景观的塑造、古老圩田景观的保护以及人居环境的提质。
系统性与体系化: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统从独立的公园设计逐渐走向体系化,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骨架。特别是范·埃斯特朗提出的通用扩张计划,将绿地与居住区串联,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休闲和娱乐服务。
2.低地景观的保留与转化
圩田系统的改造利用:阿姆斯特丹作为建立在低地圩田系统之上的城市,其公园系统在低地景观的保留与转化方面特征明显。通过改造利用圩田管理系统和保护转化圩田肌理,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统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满足了现代城市的需求。
防洪与生态的结合: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阿姆斯特丹致力于提升绿地的水调蓄功能,将公园系统与城市防洪有机结合。通过堤防、泵 站、水路(网)、湿地等滞洪净化绿色设施,阿姆斯特丹构建了完善的防洪体系。
3.综合而完备的运作体系
分项策略的耦合运作:阿姆斯特丹公园系统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综合而完备的运作体系。公园系统分区建立了系统化策略,同时与各基础设施发展框架共同运作、相互依托,促进了阿姆斯特丹可持续城市空间计划的展开。
多层管理方法:在防洪方面,阿姆斯特丹当局采用多层管理方法以降低洪灾风险,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公园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4.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生态廊道的建设:荷兰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广泛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如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廊道的建设与规划。乌得勒支省的生态廊道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建造生态廊道,促进了野生动物的活动和居民的游憩活动。
污染者付费模式:荷兰实行的“污染者付费”模式为生态廊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一模式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右滑发现更多……

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统(主要绿色结构)

河堤上的生态管道。跨越了阿默斯福特和乌得勒支之间的铁路线。游憩小路位于桥的前景一侧廊道除了为方便野生动物的活动,它也可以作为居民开展游憩活动的走廊。

Cathaerijnsingel 运河公园

← 左右滑动查看 



三、未来绿色城市大会与交流

2024年9月23日至26日,世界城市公园协会、国际市政工程协会、荷兰皇家市政工程协会、荷兰皇家园艺与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在荷兰联合举办未来绿色城市世界大会。大会持续四天,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专家汇聚一堂,分享他们对未来可居住的绿色城市的期望。大会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建筑、绿化、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等;着重深入探讨当今社会最迫切的问题,包括气候适应、能源转型、生物多样性、资产管理等,大家分享经验,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一)参会心得


大会的开幕式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印象,采取话剧的形式,从绿色、包容、健康和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主旨在于探讨和推动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更加宜居、环保和人性化的城市环境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
1.绿色与包容性: 大会强调城市应服务于所有人,特别是关注儿童、老年 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确保他们也能平等地享用城市资源和公共空间。同时,城市绿化被视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2.健康与社交: 通过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和设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以改善健康状况和提升社交技能。这反映了大会对居民身心健康和社交互动的重视。
3.和谐共存与创新: 在城市发展中,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应实现和谐共存。大会强调需要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来解决空间利用上的挑战,确保城市功能的有效整合。
4.平衡发展: 在城市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特别是在住房建设和城市绿化方面。大会提倡通过政府引导、社区参与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二)与世界公园协会交流情况


我方代表团在参加以“未来绿色城市”为主题的国际市政协会大会期间,与世界公园协会的4位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世界公园协会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加入该协会。协会的宗旨是为各国公园管理机构、专家学者及行业从业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和协作的平台,共同推动全球公园事业的健康发展。协会通过定期举办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分享各国公园建设和管理经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方代表团向世界公园协会介绍中国公园建设情况。近年来,中国公园建设成效显著,数量增多、质量提升、管理理念先进。中国公园既注重景观与生态,又融入文化元素,同时政府高度关注,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公园事业的快速发展。
世界公园协会对中国公园的数量、质量和理念赞叹不已,认为中国为全球公园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们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公园的建设经验和管理模式以便借鉴。此外,世界公园协会期望中国加入协会,认为这将为协会增添新活力,推动全球公园事业更上一层楼。



四、考察体会与启示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德国与荷兰在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以下是我们的主要体会与启示:
1.生态优先理念深入人心
在德国与荷兰的城市公园建设中,生态优先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公园设计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更强调生态平衡的维护,通过引入本土植物、保留原有生态群落等方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多功能融合提升公园价值
两地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公园内融合了运动健身、文化展示、儿童游乐等多种功能,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市民的需求,提升了公园的使用价值和综合效益。
3.精细化管理保障公园品质
德国与荷兰在城市公园的管理上注重精细化,从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到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执行体系。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确保了公园的整洁有序,也提升了市民的游园体验。
4.公众参与增强公园活力
两地政府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市民意见,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这种公众参与机制不仅增强了公园的活力,也提升了市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5.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德国与荷兰都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他们通过保留历史遗迹、挖掘地域文化等方式,让公园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同时,也通过引入现代设计元素和科技手段,为公园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6.绿色交通助力公园出行
两地城市公园周边都建立了完善的绿色交通体系,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这不仅减少了机动车对公园的干扰和污染,也提升了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7.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中,两地政府都注重可持续发展。他们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手段,实现了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8. 创新管理运作模式
两地政府在公园绿地管理上均展现创新模式,德国采用“绿地换房地产开发指标”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环保,增加绿地面积。荷兰则构建综合运作体系及“污染者付费”模式,确保公园系统可持续发展与维护。两国均通过创新机制提升城市宜居性,实现“创新公园绿地管理运作模式”,为全球城市绿色发展提供范例。



五、结语

本次考察不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德国和荷兰在城市公园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实践案例。金埔园林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积极参与国际先进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公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
    总收益 20日收益 日收益
    -- -- --
    最新操作
    - - -
    历史收益率走势(%)
    Chart
    代码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查看更多
    浪客视频
    -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