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光防控近视的科研成果日益丰硕,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我昨天到访了中国眼谷,就红光防控近视问题专门向瞿佳教授请益,瞿佳教授介绍了国家药监局委托专家团队为推动红光产业健康发展所做的最新工作。

听了瞿教授的发言,让我对红光防控近视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大家想,如果红光没有安全性,国内外那么多医疗器械证怎么批出来的呢?如果红光没有安全性,直接封杀就行,为何大概率会在今年2月6日公布的三类技审要求基础上降低拿证难度呢?

上周,我与北京同仁医院的一位知名眼科专家长谈,该专家也坦言,他们没有接触红光前,确实很担心安全问题,但是多年来,他们已经积累了近万个案例,并没有出现他们担心的安全问题,反倒是从防控效果来看,红光当之无愧排名第一,因此该专家认为眼科专家越接触红光越会认可。这与我跟众多眼科专家接触下来的观感是一致的!

当然,该专家也坦言,正因为红光效果太好了,所以其发展一定不会“一帆风顺”。答案不言自明——红光确实动了近视防控产业很多人的奶酪,总是有人用“莫须有”的方式散播红光的潜在危害,比如最近有人就在传“红光疗法会让血管老化

今天,我就针对这个话题,找一些论据予以驳斥。

我最早给孩子用红光是在2018年,但是接触红光疗法要更早,正是因为有过这方面(红光疗法在国外多称为“光生物调节”技术)的涉猎,才容易果断做出决定。接下来,我把很早以前就了解到的红光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资料做个整理,以飨读者。

2005年,《光明日报》就报道了650nm红光治疗“三高”的创新成果,该设备就是利用弱激光照射腕部的“桡动脉”,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如果“红光疗法会老化血管,怎么可能还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呢?

图片

图片

今天,我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找到了上述报道中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二类医疗器械证信息:使用650nm波长的红光,能量12mW~20mW,经皮照射患者桡动脉,可用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甘油三酯和降低血胆固醇的辅助治疗。

该医疗器械使用的激光能量是12mW~20mW。我注意到《光明日报》的报道中提到“将治疗仪戴于腕部,其发射的激光照射桡动脉时,大约有1/10的激光能量透过皮肤、肌肉和血管壁被血液吸收”,也就是实际照射血管的能量约1.2mW~2mW(换句话说,这个能量是血管能耐受的,与多数“哺光仪”采用的激光头能量相近)。我们知道“哺光仪”是每次3分钟,每天2次,那上述设备照射时长一般是多久呢?

不过上述注册证并没有给出连续照射时长的信息,为此,我通过查询同类产品,找到同为二类医疗器械的产品信息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述产品介绍信息来看,该产品使用了11个激光发射器,每个能量5mW(相当于总能量达到55mW),最少连续使用时长是10分钟,最多连续使用时长60分钟,大大高于“哺光仪”的单次使用时长。

接下来我把之前收集的2007年参与了红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研讨会(资料来源见上)的专家观点摘录一下:

图片

上述发言谈到了红光治疗心脑血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强调了从97年开始就已经进入临床,鉴于目前还有二类医疗器械设备在销售,“红光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历史已经接近30年

图片

上述发言谈到相关病例已经有几万例,反馈的疗效很确切,并给出患者应“持续性治疗”的建议。

上述发言聚焦红光能量的安全性,提出从临床结果看,20mW的照射(进入到血管壁约2mW),小于血管内照射用的5mW,安全性更强,不会产生不良影响。鉴于“哺光仪”多能达到一类激光水平,选用的激光头能量多小于2mW,入眼的能量大大多小于0.4mW,穿透皮肤、巩膜或者光路到达血管组织的能量会更低,所以对眼部血管组织的安全性理应会更高

图片

上述发言强调了使用激光的“红光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临床应用已经很普遍,符合中医的理念。

图片

上述发言,从查新角度,介绍了1978年开始,到2004年11月,激光照射技术已经有1488篇文献,可见应用历史之悠久

图片

上述发言,提到该技术能量低,未发现副作用

图片

上述发言介绍了红光疗法的原理

图片

上述发言强调了技术的“人民性”和“高价值”,作为部级领导,发言高屋建瓴,强调患者也应改变自身生活习惯,讲究“综合治疗”。这与近视防控极其相似,虽然“红光疗法”效果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但是也需要“综合防控”,如规范视觉行为、科学营养膳食、改善视觉环境……

在检索中,我也找到了《第一财经》对《光明日报》报道的产品发明人吴小光(文中介绍其身份是:拥有“血液激光治疗的体外照射治疗仪”、“弱激光体表血液照射装置和脉搏探测感应器”等多项国家国际发明专利的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的采访,详细介绍了红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原理——吴小光发现,弱激光,特别是650纳米波长的弱激光对血细胞物理性的照射作用,第一个研究是便是用显微镜观测血液红细胞形态,血液中的红细胞由于脂代谢不正常,有可能表面会包裹很多脂类物质,导致红细胞粘连在一起,如果用弱激光照射,半个小时就发现红细胞呈游离状态,流动性很好。第二就是携氧能力的改变,红细胞经过弱激光照射以后携氧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因为红细胞表面附着的脂类物质由于弱激光照射发生溶脱现象,恢复了红细胞表面红细胞膜气体通透性,使得红细胞携氧能力大大提高。

图片

吴小光还介绍了该技术对国防安全的贡献——“我们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观察进藏新兵的血氧饱和度。一般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氧饱和度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是用弱激光进行血液照射,短短几天就可以让平均氧饱和度从85提高到98,大大缩短了进藏士兵的适应训练周期。”

该报道引述国家领导人专职保健医生、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高干保健科原主任胡士良的话说——心脑血管病形成原因主要就是斑块血栓,它造成管腔狭窄、闭塞,心脑血管脏器缺氧缺血,当斑块破裂时,激光是一项很好的技术,特别是弱激光,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全新物理治疗,对红细胞的携氧能力的提高、酶的改变等等都非常好。把弱激光治疗技术用到慢性病的防治中,它完全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治疗手段,这种方法很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