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SZ000625)$ 德渝合作 助力重庆新能源车跑得更快
重庆晨报 11-14 00:10
喜娜AI摘要
总结全文3440字
语音播报
预计需要18分钟
“科技牛”引爆市场,不要错过这轮入场时机!立即开户,领取五大投资福利>>
德国企业代表考察重庆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拉动全市增长4.5个百分点,这为重庆前三季度GDP增速6%目标的达成做出重要贡献。“毋庸置疑,汽车是拉动重庆经济快跑的‘火车头’,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则是重庆汽车产业的‘火车头’。”市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重庆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增长率,是汽车产业总增长率的10倍以上,对汽车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90%。
基于重庆制造业的惊人潜力,11月11日—12日,一大批德国先进制造企业来渝进行了考察和合作洽谈,对于重庆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德国企业表现出了很大兴趣。汽车是德国和重庆共同的优势产业,双方进一步的优势互补,必然会给重庆汽车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考察
重庆新能源车惊艳德企代表
11日下午,到访的德国制造企业分成五路考察重庆企业,其中一路考察了赛力斯超级工厂和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
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展厅内摆放着最新的问界M9。当前大灯照亮,灯光在地面上投影出两只飞翔的凤凰以示欢迎,考察团代表们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围着车仔细观摩,有的代表还坐上去体验。一位高大的德国代表坐上了后排座椅,用拳头测量了膝盖与前排座椅的距离,并闭上眼感受舒适程度,下车后他对同伴点点头,说了一句“非常不错”。好几家德企代表是中国人,下车后直接用了一句中式描述“配置确实拉满”。
随后厂方详细介绍了问界M9的主要部件。一体化压铸车身引起了代表们的重视,原来由87个部件拼接成的副车架,赛力斯依靠万吨级压铸机铸成了一个整体,在轻量化提升的同时,强度也得到提升。而AB柱位置采用了抗拉伸能力1500—2000兆帕的热成型钢,这是什么概念?豪华车一般在A柱用到的钢材抗拉伸能力为1100兆帕,日本亲潮级潜艇(号称世界最强常规潜艇)艇体抗屈服强度为1100兆帕。一位德方代表上前使劲按了按车身的B柱,当然是没按动,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在赛力斯的总装车间,代表们参观了全自动化的组装线。在汽车前后悬架自动合装工区,这个制造环节实现了百分之百的无人操作,这令一位德企代表很感慨。“我们都知道人力成本占了汽车制造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我去过很多地方,都在思考怎么降低人力成本。”他说,赛力斯超级工厂的生产线给了他很多想法。
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所有人都被长安的概念车VIIA惊艳,它高度未来主义的逻辑和元素充满了科幻美学,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而阿维塔系列前卫时尚的帅气造型,也让人忍不住伸手抚摸。一位德企代表在了解了功能和价格之后,说了一句“非常了不起”。
参观结束之后,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经理本克对两家企业大加赞誉,他认为工厂的生产工序和技术符合当前的先进标准,“我看到厂方的规划做得很好,工厂非常干净整洁,一切都井然有序,生产质量非常高。”他表示,最让他感兴趣的两个点是重庆造汽车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和低价格,基于此,他所在的公司会考虑在重庆进行投资。
德国汽车营销公司Welike有限公司CEO马瑟斯对记者表示,“赛力斯跟德国大众汽车不一样,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他们有这样的成绩、有这样的技术,令我惊讶。”他对车间内的自动化生产线很感兴趣,机械臂挥舞的场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觉得赛力斯已经具备一家全球著名品牌的素质,很愿意推动赛力斯的产品扩大在德国的市场规模。
需求
德渝双方呼吁加强合作
这次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双方签订了12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额87.65亿元,其中近一半是在汽车产业方面。而在此之前,德国制造业企业在重庆落地投资已经有25家,其中汽车企业12家。今年1—8月,重庆与德国实现进出口总额285.8亿元,德国在渝新设立德企8家,实现合同外资4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0%,渝企实现对德投资142万美元。德渝双方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
在参观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时,瑞迪瑞普质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业务总监赫尔伯特·伦岑一席话令人深思。他在长安启源E07展车旁,反复体验这款车的可变形后备厢,当后车顶向前滑动时,这款车成为了皮卡,当关闭后又变成了SUV。在伦岑看来,这显示了中国汽车企业在汽车功能设计上的深入思考。“德国在汽车工业设计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我们相信中国和德国的汽车产业未来进一步加深合作,彼此取长补短,能够持续引领世界汽车工业设计的发展。”
这次产业合作大会,多位德企代表都呼吁加强德渝产业合作。
“今年,全球供应链发生了很多变化,企业合作需要更具韧性。”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董事会主席柯曼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认为,重庆这座城市的重要特点是创新,制造业是支柱,这与德国有着相似之处——近年来,德国也在不断推动创新。“这种相似的基因,让重庆与德国、重庆企业与德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已经展开了很好的合作,其中德国企业在重庆投资成功的案例有不少。未来,德国企业会在中国加大研发和本地化产品的投资,而重庆,将成为德国企业投资中国的重要区域。”
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经理本克在这次大会上,只要遇到谈得来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都会与对方互留名片,热情交流。“中国的市场很大,客户需求很多,而且新车研发速度非常快。”本克说,在欧洲研发一款新车,大约需要5年,而在中国仅需2年。同时,德国又有高端精密设备制造的优势。他认为,如果能结合中国和德国的优势,必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对于加强德渝合作的呼声,重庆方面也主动做出了邀请。
在大会上,市经信委主任王志杰发布重庆产业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和场景机会清单。涉及招商项目238个、总投资额近6300亿元,在做优做强“33618”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建设方面发布项目机会185个,其中汽车产业占了相当大部分,欢迎德国企业前来投资。
赛力斯集团副总裁王平也在大会上宣布,将携手德国零部件企业,打造新豪华汽车品牌。王平介绍说,德国是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伴随着与德国车企的合作,德国提出的工业4.0,也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得益于学习德国豪华整车企业,携手博世、大陆等优秀的德国零部件企业,赛力斯正致力于打造新豪华汽车品牌。
观察
德渝汽车产业合则两利
2024年,重庆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宝座。与8年前不同的是,重庆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已经不再需要靠合资汽车来撑门面。而另一个方面,在自主品牌越来越强的今天,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也把研发生产重心放到重庆,为推动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贡献良多。
10月份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上,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表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40年,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格局。两国汽车产业深度合作、“双向奔赴”,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对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对此局面,德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呼吁加强合作。德国波鸿汽车研究所所长、有着德国“汽车教父”之称的著名汽车经济学者费迪南德·杜登霍夫在大会上以《为什么与中国合作如此重要》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对德国汽车产业而言,中国是重要的技术供应方,中国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已经远远领先于德国。
事实上,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早已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型到向合资企业反向输出技术的阶段。长安汽车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2018年开始是一个分水岭,我们反过来向跨国汽车集团提供技术和平台了。当时马自达就用我们的新能源技术,向我们付了钱。后面斯特兰蒂斯也是,他出钱我们给他开发。另外长安还牵头制定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汽车多媒体系统实现》国际标准,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记者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了解到,长安的多项技术领先业内,比如电池隔热性能优于行业30%,新蓝鲸动力行业首创插电、增程一体化技术,智能化领域专利公开量排名第一等。
而以德国企业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则深度参与到重庆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双向奔赴的结果,就是互相成全。
德国大陆集团是全球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在中国的布局偏爱重庆:2017年在重庆设立了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首个独资研发中心;2022年,又在重庆设立了第二个独资汽车软件系统开发中心,同时还设有合资工厂。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承祖表示,“事实证明,我们当初选择重庆是很明智的,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说,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重庆,为全球’,通过推动本土研发软件的发展,更好地配套服务全球车企发展。”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