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洋公园(02255)股价正在遭遇一轮残酷的“A字杀”。
注意到,11月18日早盘,海昌海洋公园股价开盘即“闪崩”,一度下跌至0.44港元,盘中最大跌幅超过31%。自10月8日创1.04港元短期高点以来,海昌海洋公园的股价已跌去近6成。
11月18日午间,海昌海洋公园发布公告,公司股份于18日下午1时56分起暂停买卖,但未公布停牌原因。
舆论风波接踵而至
从消息面上看,海昌海洋公园可谓已进入“多事之秋”。10月,市场一度传言公司将出售资产、私有化及公司控股股东出售股权。
对此,海昌海洋公园于10月27日发布澄清公告。公告指出,公司目前没有出售资产的计划,而控股股东目前亦无私有化公司的计划。针对公司控股股东出售股权的传言,公司及控股股东会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不时审视进一步优化股东及资本结构的机会,但目前没有与任何投资者就股权出售达成任何协议。公司将在适当情况下另行发布公告。
在上述传言的冲击之下,截至10月27日收盘,海昌海洋公园股价已经较10月8日高点跌超30%。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后,股价一度止跌横盘,但随后“风波”再起。
近日,关于“大型海洋馆展出假鲸鲨”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起因是“十一”期间游客在国内某海洋世界观赏鲸鲨时发现,其观赏的鲸鲨并非真正的鲸鲨,而是“人造鲸鲨”,这引发了诸多游客的不满。据媒体报道,人造鲸鲨并非孤例,目前至少有5只人造鲸鲨投入市场,而海昌海洋公园在其7个项目中,目前仅有一只活体鲸鲨。
据观察,从经济角度看,海洋公园对持有虎鲸、鲸鲨等单价高昂、“折旧”速度快的“生物资产”,保持审慎态度不无道理。海洋馆通常难以提供与鲸鲨自然栖息地相似的舒适生存环境,使得鲸鲨的健康和寿命受到严重影响。通常,鲸鲨在自然环境中寿命可达70年以上,但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平均生存年限仅为5年。
在此背景下,海洋公园使用“仿生生物”替代活体生物,体现了资本追逐利润的诉求,但若因此折损游客体验,恐非长久之计。专业人士亦指出,“假鲸鲨”事件不只是游客纠纷,还折海洋主题公园整体的生存困境。
深陷亏损泥潭,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以海昌海洋公园为例,在疫情冲击下,公司销售毛利率由疫情前的45%以上骤降至2020年的-11.05%;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更下探至-35.15%。2020-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8亿元(人民币,下同)、8.45亿元、-13.96亿元、-1.82亿元。2024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仍未实现扭亏,实现营收8亿元,归母净利润-0.84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4.4%,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业绩压力之下,海昌海洋公园的财务杠杆率也在进一步攀升。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净负债比率为197.5%,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2.5%,提升15个百分点。
要想扭转基本面的颓势,海昌海洋公园无疑需要下大功夫实现降本增效。目前来看,海昌海洋公园正进行经营模式变革。公司在2024年中期财报中披露,公司通过轻资产的模式扩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二期项目。该项目采用运营即服务(OAAS)模式开发,具体是由合作伙伴负责土地获取和投资建设;由海昌负责运营管理,并实现收入并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二期项目预计于2025年开业。
此外,海昌海洋公园还在2023年财报中指出,为了减少对珍稀动物的依赖以及促进仿生科技的商业化应用,公司还开发仿生鲸鲨、仿生鳐鱼、仿生江豚等,上述仿生生物可用于科普、科学产品输出、演艺产品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假鲸鲨”舆情的爆发,公众对海洋公园使用“仿生生物”替代活体生物的认可度显然还有待提高,个中蕴含的经营风险不可忽视。
海昌海洋公园长期下行的股价走势表明,大量投资者选择了规避风险,但所谓“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采取逆向思维“抄底”的投资者亦不鲜见。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港股通持有海昌海洋公园9.12亿股,较10月15日的8.21亿股增加0.91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11.23%。
也许南向资金相信,海昌海洋公园的控股股东会坚守并发展这份“家业”,未来能够扭转业绩亏损局势。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