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人社局官网发布任免通知,任命李大龙为广州银行董事长,免去丘斌的广州银行董事长职务。李大龙此前长期在农业银行任职,此次调整前其为农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兼广州市分行行长。

而这,是自2016年姚建军被免后,这家一线城市城商行8年里迎来的第3位董事长。去年11月,掌舵广州银行15年、退休7年的姚建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时接手广州银行,李大龙接过的即便算不上是一个“烂摊子”,也绝对不是一副好牌。当下的广州银行,至少有三大方面难题待解。

一是坏账余额和坏账率居高不下,在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水平本就在城商行处于垫底或接近垫底水平的情况下,坏账处置、核销与保利润、保资本充足率之间形成尴尬的两难。今年,广州GDP增速明显下滑,对约三分之二存量贷款集中在广州地区的广州银行而言,又增添新变数。

二是被寄予厚望的IPO,在长跑15年后仍无进展,甚至在全面注册制实施情况下依然卡壳。目前广州银行IPO获受理一年又9个月,但仍未进入问询环节,其间曝出两度更换会计师事务所。IPO成败与否,对资本不断被消耗的广州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三是在持续降薪情况下,员工队伍尤其是中基层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面临考验。

风险防控压力居高不下

不良核销和资本充足陷两难

根据广州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为8320.83亿元,负债总额为7755.3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65.51亿元。这一规模体量放在上市城商行中,只能算是中游水平。而从资产质量来看,广州银行可以说处于垫底水平。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以来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1.1%、1.57%、2.16%和2.05%。而2023年,A股17家上市城商行即便是处在河南的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只不过是1.87%,而行业中位数则在1.2%附近,最低的成都银行更是只有0.68%。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远超出所有已上市城商行,比最低的成都银行甚至高出近两倍。

不良率绝对水平高,但从趋势上看2023年广州银行的不良率似乎企稳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广州银行不良率微降0.11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贷款带来,原因不是不良生成减少,主要是其加大了对不良的处置和核销力度。2022年和2023年,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是97.1亿元和95.11亿元,2023年减少了约2亿元,但其2023年核销不良贷款33.71亿元,比2022年核销额29.83亿元多了约4亿。另外,广州银行还对不良贷款进行了其他方式的一些处置。

从占比更大的个人贷款的不良可以看出,广州银行的不良生成仍处于快速上升趋势中,2021年是27.33亿元,2022年是47.48亿元,2023年是62.53亿元,个人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54%、2.58%和3.39%,快速攀升。

而公司不良贷款的处置和核销,实际上是以牺牲净利润和资本充足率为代价的。2023年,广州银行营业收入下滑约6.7%,但净利润从33.39亿元跌至30.17亿元,下滑幅度接近10%,显著高于营收下滑幅度。

除了影响净利润,更重要地是消耗资本。2021年到2023年,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方式,广州银行把资本充足率抬了上去,相对没那么“难看”。但其一级资本充足率近三年都仅有10%出头(还是在2021年12月发行了一次50亿元永续债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其一级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跌破10%,来到9.98%,跟上市城商行相比,同样处于垫底梯队。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银行的核心负债比例指标,已经跌破了监管要求。

而后续,广州银行或面临进一步的风险和挑战,原因与地区经济表现有关。广州银行大部分业务与营业机构集中在广州地区,贷款、收入和利润主要也来源于广州地区,2023年其向广州地区客户发放的贷款和垫款余额占比攀升至64.96%。而今年以来,广州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广州GDP增速仅有2%,在GDP十强城市中垫底。

IPO长跑15年仍卡壳

一年半两换会计师事务所

对于急需补充资本的广州银行而言,IPO原本系其近年寄予厚望的那根“救命稻草”,不过其IPO之路却充满坎坷,长跑15年,至今仍无眉目。

2009年11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的广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广州银行。时任董事长的姚建军公开表示,“计划2010年上半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上市”。事后来看,这显然只是空喊口号。

直到2017年,广州银行才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渠道引入南方电网、南航集团等7家国有投资者,股权集中度问题得到改善。在2018年年报中,广州银行才再次明确,“将全面启动A股上市工作”。

2020年6月,广州银行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不过历时近三年进展甚微。其间,广州银行控股股东广州金控原党委书记、广州银行原副董事长李舫金任上“落马”,让其IPO陡增变数。

2020年11月2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对广州银行IPO的反馈,要求其在30日内对高达51项问询内容进行回复,其中就涉及控股股东相关案件、股权变动及股权清晰、自挂股、股份质押和冻结等方面问题。

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实施,广州银行上市申请平移到深交所,但受理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一直杳无音讯。2023年11月29日,广州市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广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建军也宣告落马。这位在2001年就出任广州银行银行前身董事长的“功勋”老帅,在任上长达15年,各种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按照深交所的正常程序,IPO企业获受理后,会在20个工作日内收到首轮问询,但到目前为止广州银行仍未进入问询环节,明显异常、凶多吉少。目前,广州银行的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自平移深交所审核以来,广州银行已经两度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最初给广州银行提供服务的是近期处在风口浪尖的普华永道,始于其向证监会递交材料的2020年7月。但在2023年11月,广州银行似有“先见之明”,赶在史上最大造假案“恒大案”处罚官宣前,将审计机构从普华永道变更为天职国际。但不到一年,2024年8月27日,深交所网站显示广州银行又要更换会计师,目前显示的会计所是信永中和。

飞瞰财金关注到,不知是对上市前景看淡还是其他原因,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电信(SH601728)$$南方航空(SH600029)$旗下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抛售广州银行股权。深圳联交所公告显示,广州银行66.2155万股拟转让,挂牌金额仅152.91万元,测算每股价格仅2.31元,比三年前的3.8元/股,又打了约六折。

如果按广州银行招股书披露的总股本117.76亿股测算,以2.32元/股的价格,广州银行估值仅为约272亿元,相较于其今年三季度末的最新净资产565.5亿元,折价超过50%。

增员却不增效

中基层员工持续大降薪

广州银行近年持续大降薪,也不时成为舆论焦点,甚至一度曝出欠薪。最新招股书显示,该行的人员近年没有减少,反而小幅上升,但人均薪酬持续大幅下降,尤其是中层干部。

2021年到2023年各年末,广州银行在岗正式员工人数分别为5821名、6304名和6392名。从2022年开始,广州银行高层、中层和普通员工的人均薪酬持续下降,尤其是中层,从2021年就开始了下降。

广州银行中层人均薪酬2020年接近87万元,2021年猛然下降至72万元,减少近15万元;2022年进一步下降至57.73万元,又减少接近14万;2023年再降到48.7万元,又降了约9万元。这样,三年时间猛降近40万元,降幅高达44%。

广州银行高层的人均薪酬则从2021年的123万元降到2023年的110.79万元,降幅明显小得多,约为10%。普通员工人均薪酬则从2021年的23.73万元降到2023年的20.23万元,降幅约为15%。

从岗位来看,也是全线下降,管理类员工两年时间从74.13万元降到53.44万元,市场营销类人员从24.46万元降至20.24万元,运营支持人员从23.91万元降至21.18万元。

但广州银行在招股书中却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最低保障工资水平、平均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这种趋势下,为保障员工实际收入水平,预计未来本行员工的薪酬水平将保持稳定或一定程度的增长。”

除了正式员工,广州银行还使用了一定比例的劳务派遣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劳务派遣用工总数577人,劳务派遣用工占比8.28%。报告期内,其劳务派遣用工主要集中于信用卡中心。广州银行称,信用卡业务开拓对直接线下营销、电子营销以及电子客户服务人员的需求激增,此类岗位作业简单、标准化程度高,人员流动性大,系非关键岗位。

2024年春节前,正是广州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曝出欠薪,还两度冲上微博热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