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项目投资公告:计划建设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其中包含四条15万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63.47亿元,计划分两期实施,每期2条产线,一期建设周期30个月,二期24个月。

产能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目标剑指百万吨或跻身行业前三强。

公司经过几年蛰伏,重新制定规划,即将投产的10万吨原纱产能和此次发布的60万吨中长期产能建设规划标志着新一轮扩产周期的来临。公司现有玻纤原纱产能20万吨,行业排名第6位,并有10万吨新建产能即将在今年6月末建成投产,届时总产能将达到30万吨,60万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周期总计54个月,属于中长期产能规划,预计全部建成投产时间在2025年左右。冷修方面,公司目前有两条产线分别是在2012年和2013年投产,预计未来2-3年将进行冷修及技改扩产。总的来看,按照产能新建规划和冷修情况,公司2025年产能规模将达到100万吨左右,结合目前行业内企业的扩产计划,顺利达产后公司玻纤原纱规模或将仅次于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跻身行业前三强。

原纱降本增效追赶行业领先,制品产品力提升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我们认为产能规模的大幅增加一方面将增强原材料和能源集采所带来的规模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新建产能以单线15万吨的大型池窑为主,单位折旧将有所降低,并且全部采用纯氧燃烧技术,单位能源消耗也将有明显下降,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总体能耗水平可降低30%以上。此外,公司还正在利用子公司天马集团在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积淀逐步加大浸润剂的自供比例,也将对成本下降有显著贡献。长海股份在产能大幅扩张的同时着眼于吸纳行业最新制造技术和提升原料自给水平,降本增效追赶行业领先水平,不仅有助于巩固自身玻纤制品业务在原纱自给方面的成本优势,也将提升原纱品质进而提升玻纤制品的性能水平,巩固自身在中高端玻纤制品领域的市场地位。

降本增效和“隐形壁垒”助力,看好公司成为行业黑马。

目前玻纤行业已来到差异化发展阶段,制品领域的应用拓展和渗透率提升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本质上是非标品的玻纤制品来讲,要实现发达国家那样的渗透率,性价比和以按需定制为核心的客户服务缺一不可,性价比提升方面,公司产能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原纱降本增效追赶行业领先,制品产能同步扩张提升性价比巩固市场地位,客户服务方面,公司通过长期在制品领域的耕耘建立起有针对性的客户开发策略、高粘性的客户群、雄厚的技术积累以及深谙客户需求的销售团队,这也是市场尚未充分认知的“隐形壁垒”,总之,公司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同时也是产品性价比提升周期,再加之“隐形壁垒”的核心竞争优势加持,以及行业差异化发展阶段景气度韧性的增强,我们看好公司新增产能消化,看好公司成为行业差异化发展阶段的黑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