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可控核聚变概念火爆:AI用能需求叠加减碳目标驱动美国核电快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企业频繁与核电运营商签订长期购电协议。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占地面积小、采用更多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建造等特点,能够进一步降低核电站的项目成本,在满足较小的本地化电力稳定供应需求的同时改善项目的综合盈利能力。美国核电正处于复苏阶段,SMR等新技术完美契合AI用能需求及减碳目标,有望深度受益数据中心等新兴用能需求。建议从核燃料(铀)、核电设备、核电运营商等几个维度进行投资。
【AI的尽头是能源 美国对冲基金大举布局核电股】近年来人工智能(AI)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核电被看作满足其庞大的电力需求的关键。根据近期高盛对697家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的基金进行的最新分析显示,今年三季度美国基金经理们大举买入核电公司股票来抓住“核电”的风口。
大西洋(600558.SH)11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核级焊接材料的研发,目前已和国内三大核电公司(中核、国核、广核)充分合作,研发出如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基等一系列焊接材料,部分产品用于可控核聚变相关部件的制造。
大西洋:公司长期从事自动化焊接用焊接材料进行研发和生产,并高度重视船舶焊接自动化材料的研发,与中国船舶等国内主要船舶企业存在直接合作关系。感谢关注!
(来自上证e互动)答复时间2024-04-15 10:00:00
大西洋:您好!公司近年来高度重视核电焊接材料的研发,先后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上海核工程研究院、中广核研究院、中国原子能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焊接材料的研究,并得到设备制造企业的认可。目前大西洋核级焊材已批量化用于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主设备的建造。感谢关注!
(来自上证e互动)答复时间2024-03-13 11:33:00
大西洋:您好!公司高度重视机器人焊接(自动焊)用焊接材料的研发。通过多年的努力,机器人焊接(自动焊)用焊接材料已大量用于细晶粒钢、高强钢、热强钢、不锈钢等钢种的焊接。感谢关注!
(来自上证e互动)答复时间2024-02-27 16:53:00
大西洋:您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国有企业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的内生需求。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近年来持续不断努力,公司已与 “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焊接材料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公司将继续深化与沿线国家合作的广度、深度,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感谢关注!
【国机重装:参与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研发与制造】国机重装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参与了相关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相关关键零部件项目的研发与制造,具体项目信息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暂时不能对外公开。
星能玄光成立于2024年3月,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其核心技术基于孙玄教授十余年前提出的先进场反磁镜聚变路径。自2013年起,该技术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KMAX-FRC课题组进行实践和开发。据悉,该技术通过使用串列磁镜来增强等离子体的约束力,有效减少等离子体的损失,促进解决现有聚变装置在约束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这种改进有助于提升聚变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开发经济高效的核聚变电站的可能性。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尤为关键,可控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据Keytone ventures预测,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2964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951.4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情况来看,聚变工业协会(FIA)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的聚变初创公司已吸引超过5亿美元投资。
不过,尽管可控核聚变技术备受期待,却仍未跨越商业化的门槛。业界有部分声音预测,“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可能在十年内实现”,但普遍的观点仍是“谁也说不准何时能抵达终点”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联邦聚变系统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简称CF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核聚变公司,在为电网生产能源的征程中取得了一个关键里程碑。本周早些时候,该公司成功测试了中央螺线管模型线圈(Central Solenoid Model Coil,简称CSMC),这是其SPARC托卡马克反应堆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可能有助于生产无碳能源。
核聚变技术有望在不产生任何碳排放或高放射性的情况下释放无限能量。在地球上复制为恒星提供能量的过程已被证明具有挑战性,但CFS并没有放弃。
在推动清洁经济的过程中,核聚变研究得到了政府拨款和援助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获得了股权融资。据FIA2024年报道,核聚变初创公司迄今已筹集了超过70亿美元的资金,致力于将该技术商业化以生产能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到2050年世界第一座可控核聚变发电厂有望建成并投入运行。聚变工业协会对私营核聚变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70%的受访企业认为2030年至2040年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并网。这些预测和数据表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产业应用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其在产业应用方面的潜力也日益显现。全球超导产品市场规模已达68亿欧元,随着可控核聚变产业的持续发展,预计将为高温超导材料的持续发展带来机会。我国在超导强磁场应用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放日报:“2035年中国或迎可控核聚变‘第一度电’
这是个毫秒级的过程——用来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内一片漆黑,突然,中性气体激发出环形等离子体,太阳般的光辉瞬间照亮腔体。这证明,这个包含有9个子系统、30余个孙系统的超复杂装置,完全按预设条件成功放电。此举也意味着,上海提前布局的未来能源产业,距离确定性更近一步。但不久前成功点亮的“洪荒70”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其背后的上海核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将建设Q值(能量增益目标)大于10的“洪荒170”,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可行性;再建设“洪荒380”,以实现示范性聚变发电。
“到2035年,中国或迎来可控核聚变发出的第一度电。”能量奇点创始人、CEO杨钊说。这是个毫秒级的过程——用来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内一片漆黑,突然,中性气体激发出环形等离子体,太阳般的光辉瞬间照亮腔体。这证明,这个包含有9个子系统、30余个孙系统的超复杂装置,完全按预设条件成功放电。此举也意味着,上海提前布局的未来能源产业,距离确定性更近一步。
但不久前成功点亮的“洪荒70”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其背后的上海核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将建设Q值(能量增益目标)大于10的“洪荒170”,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可行性;再建设“洪荒380”,以实现示范性聚变发电。
“到2035年,中国或迎来可控核聚变发出的第一度电。”能量奇点创始人、CEO杨钊说
能量奇点不敢停步,下一代强磁场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洪荒170”现已进入物理装置阶段,明年初将开始工程设计,争取2027年建成。
“洪荒170”的目标Q值与SPARC一样,也是大于10。Q值大于1说明装置在发电而非耗电,但Q值大于10才有商业价值。
尽管建成时间比SPARC晚两年,自称“跟随者”的能量奇点却要跟美国拼尺寸和成本——待建的“洪荒170”与在建的SPARC,在Q值相同前提下,前者体积仅为后者70%,等离子半径小10%。简言之,经济性更优。
而且,能量奇点正同步研发下一代高参数聚变磁体“经天磁体”,其磁场强度将达25特斯拉,超过美国CFS公司TFMC磁体25%。据悉,“经天磁体”实验结果最快今年年底能拿到,届时有望成为全球磁场强度最高的聚变装置磁体。
按计划,2027年建成“洪荒170”后,能量奇点需积累高Q值、长脉冲的运行结果,证明公司有能力提供一台可用于聚变发电的高参数托卡马克装置。杨钊说,希望能在2030年至2035年间,与核电业主合作研发建设基于“洪荒380”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的聚变发电示范堆,实现示范性聚变发电。“上海持续的洪荒之力,将加速中国迎来可控核聚变发出的第一度电
亚马逊斥资3.34亿美元在汉福德建造核反应堆
原创heypower整理嘿嘿能源与科技PowerTech
近日,亚马逊已签署协议,探索在华盛顿州和弗吉尼亚州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
华盛顿州试图再次成为核电开发的中心,而这一尝试的发生地,正是该州近40年前几乎全盘失败的最后一次核电开发努力所在地。并且,该州最大的电力用户之一也将参与此次开发。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