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SH603160)$ 转发聪明的小陈: 11月22日,汇顶发布停牌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显示驱动DDIC国产龙头云英谷约2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次并购,是汇顶围绕AMOLED面板领域的持续深耕,也进一步助力整合重塑自有触控产品+未来显示驱动芯片的产业格局,更是在国产替代赛道上的大步抢占。


按照媒体预测,云英谷在2023年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的80亿元估值计算,此次收购则需要超15亿元。不过一般这种榜单的身价估值都会虚高,如果按照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46亿计算,汇顶收购也要超过9亿元。这笔交易可能会超过1.65亿美元收购的恩智浦VAS音频产品线,成为汇顶历史第一并购案。


当然,目前汇顶只是启动并购工作,未来要完成整体并购程序还有一段路要走,并购后能产生多大的协同效果也还需持续观察。现在先行展望一下。


一、迎合产业发展大趋势


显示驱动DDIC是显示屏成像系统的主要部分,主要承担驱动显示器和控制驱动电流等功能。汇顶此次并购,完全体现了自身产业链的强关联性。汇顶主营业务,指纹、触控以及光感产品,包括正在推进的显示驱动IC并购,都与OLED屏幕发展密切相关,且高度受益。


可以说有屏的地方不一定有指纹触控,但一定有显示驱动,产品的覆盖面更广。这其中包括了占比超过50%的手机市场,以及笔电、TV、手环手表等产业。屏幕发展符合两大趋势,一是OLED替代LTPS LCD的长期趋势,二是软屏OLED替代硬屏OLED的长期趋势。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的渗透率将超过TFT LCD,2024年预计将达到56%。



从显示驱动的类别看,一共有三类,其中两类涉及LCD,一种是单显示驱动,一种是显示驱动DDIC+触控Touch二合一的TDDI,其实可以看出,在LCD屏幕中的单显示驱动DDIC,逐渐被二合一的TDDI替代,但这两类LCD产品终将被AMOLED显示驱动所逐步替代。


汇顶触控产品已经是全球前二水平,仅次于新思,通过进一步整合显示驱动产品,将进一步迎合OLED发展大趋势,发挥协同效应与细分领域的竞争能力。


从长远看,AMOLED屏幕是否能大规模商用DDIC+Touch这种TDDI产品还需观察,但是帮助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打开了被替代的话题死结。


二、聚集自主可控大格局


一直以来,韩厂主导着AMOLED智能手机DDIC市场,其中以三星LSI和希领LX Semicon为首。三星自然为三星显示供货,希领位LG显示供货,两者也同时服务于苹果,也为京东方供货。


2020年之前,两家韩厂在AMOLED显示驱动DDIC市占率超过90%,但到了2024年市占率不到60%。打破市场平衡的来自岛厂,联咏和瑞鼎2024年市占率已经分别达到15%与12%,以及市占率6.5%的奕力科技,不断蚕食韩厂的份额。当然,纯国产DDIC厂商也实现大幅攀升,如云英谷、奕斯伟和集创北方几家,还包括海思。这次并购标的就是云英谷,目前纯国产龙头,市占率达到5.5%,大陆供应商整体水平合计已达到8%。



云英谷与其他纯国产相比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但是与韩厂、台厂相比,还处于断层式的落后。


虽说某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关键时刻能否真正的自主可控,还是需要纯国产企业的持续壮大,这也将会得到国家和产业链的整体扶持与助力。


顺应浪潮,纯国产也会迎来一次加速跑。


三、直面产品组合大竞赛


目前汇顶触控芯片虽然在直板机还暂时打不过美厂新思,但在折叠屏触控上已实现弯道超车,特别在安卓市场,基本是新思与汇顶双雄争霸。但是OLED显示驱动行业的竞争格局非常焦灼,要想脱颖而出,打好组合拳至关重要。围绕OLED屏幕,指纹+触控+光感+显示驱动四路出击。


与显示驱动关联度最高的,自然是触控产品。汇顶在触控行业的强势,将会赋能显示驱动产品的突围。不管是占据60%市场份额的韩厂,还是接近30%市场份额的台厂,在触控领域技术水平相对较弱。而全球触控龙头新思,在显示驱动领域市占率也仅有0.1%,不足云英谷的零头。


Touch+DDIC产品组合,在单线虽然不足以称王,但在组合之下,未来成为世界第一也不足为过。


不管是触控产品还是显示驱动产品,都围绕着显示面板这个关键载体。韩厂两雄独霸天下的时候,自然韩厂芯片企业拥有巨大先天优势,如今随着国产面板厂商的崛起,为国产触控和显示芯片企业带来了后发空间,有更多文章可以做。


写在最后,补充几句。


1.下周汇顶开启为期10个交易日的停牌,10个交易日只是例行公事走个流程,整体并购程序还有很长时间,包括并购的价格、增发的对象还不得而知。目标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不过将持续3-6个月的定增程序,还得等一等看。


2.云英谷本已启动IPO上市辅导,今年9月刚过了F轮,包括小米、京东方、华为的哈勃投资均参与其中,这三家也是云英谷的三大股东,还包括高通以及一众资本,阵容还是非常强大,可以看出被产业上下游的一致认可。



3.云英谷选择与汇顶联姻,应该是当前IPO从严后,获得资本输血变得更加困难,特别对于现金流吃紧的独角兽企业来说,寻求股权收购是更好也是更快的选择。同时,被汇顶控股能产生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双方,汇顶能拓展新领域,云英谷也能借助汇顶的触控链条增加显示驱动的出货,所以这是一次互利共赢的最优选择。

4.云英谷2024年出货量预估5000多万片,综合计算,全年营收就是几亿的水平。看的是未来,随着渗透率带动增长率,规模起来了,效益就会凸显。就短期而言,即使成功并购,要想直接带来多大利润增长是不现实的,甚至我估计这公司搞不好还是亏损的,不然不会就这么几家国产在做,能赚钱的早都一窝蜂涌入了。云英谷还有MicroLED/Micro OLED硅基芯片,涉足ARVR产业链,这东西太超前了,留给以后说。


5.这次并购是长远之策,目的是提高竞争壁垒。之前听说同样做显示驱动的集创北方也悄悄量产了触控芯片。居然敢打汇顶的主意,虽然目前产品有些差距,但总是留有隐患。汇顶的反击很干脆,直接把你行业的国产龙头买下,国内从此不会有第二家能威胁到汇顶。


6.至于未来AMOLED屏幕能否推出触控+显示的TDDI产品,这里打个问号,虽然台厂联咏高调宣布明年将推出OLED TDDI,但目前听说性能还是存在差距,属于既降不了多少成本,也提升不了多大性能,反而降低了芯片厂商的ASP水平,所以供应商并不积极。


7.汇顶并购云英谷不仅是扩大了产业版图,更是补齐了技术短板。触控+显示二合一产品,未来不管能不能成,总是一个心结。如同两年前预测OLED屏幕透过率将会大幅降低,导致光学指纹将被终结一样。但还好在生死存亡的替代性风险下,逼着汇顶做出了超声波,才缓了一口气。这次直接并购,避免了未来若干年,单触控Touch被替代的风险,让投资人也松了一口气。


8.回顾汇顶过去几年的并购,别看都是来自欧美日的企业,最后从结果看都令人抠脚,如今该卖的卖了,该散的散了。但这次选择的标的,无论从产业关联性还是整体专业性来看都非常符合现在的汇顶,说是珠联璧合不为过。汇顶新任CFO郭峰伟功不可没,这几年不仅为汇顶扭亏为盈,还推动了这么重要的并购项目,为他用力点赞。


9.汇顶一直喜欢自研,包括DDIC也一直试图通过自建团队的方式推动原始研发。这对于没有太多相关技术积累的汇顶来说实在很难,一步慢,则步步慢。这次直接下场买入相关标的,会对整体研发效率带来极大增强,何况汇顶现在账上这么多钱啊,闲着买理财,不如直接下场买企业。


10.这次并购可能会带来短期热度,但对下一季财报有多大增量要打个问号,而且标的并购的价格高低、向市场增发要钱的比例还不得而知。现在看的是长远趋势,是对整个产业链的互补增强。所以复牌后,股价短期会有多大影响持谨慎态度。


时间短,简单聊聊这些。


不说了,就一句话,未来可期,来日方长。


$汇顶科技(SH603160)$#强势机会#  #投资干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