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蛇城构成元素:岩画蛇王庙蛇图腾侍者公
漳州,古越八闽之一。
古有东汉文字学家许慎释闽字,蛇,在古代的汉字中,有作“虺”。闽,门下增虫,虫指长蛇也,象形篆书闽字门内是一条长蛇和侍蛇者。后称东南越,蛇种。闽人是蛇图腾的种族。
时至今日,闽越人崇拜蛇神,以蛇为图腾,认为自己是蛇神的后裔。
《闽杂记》载:“福建漳州府城南门外,有南台庙,俗称蛇王庙,其神乃一僧像。”据说漳州城里人若被蛇咬伤,到庙中投诉后即可消灾衲福。
漳州芗城区九龙江畔的水上神庙进发宫,供奉三尊“法武爷”蛇神像。
漳州海澄地区,很多庙里都有供蛇神,叫“且叫公”,每当春节神像出巡,就把它底座草绳解开,盘绕在庙里主神的腰上,蛇神就固定在主神的肚子上。
再往前追溯到远古时代,我们还可以看到漳州人这种蛇崇拜的证据。漳州地区保存不少蛇形岩画和石刻。如漳州华安草仔山有一块蛇形石刻,上有母蛇、幼蛇、蛇组成的生动画面。漳州华安县蕉林村,还有5组类似的蛇形石刻,分别表现两蛇交尾、蛇产、幼蛇破壳、群蛇游动的图像。漳州诏安县溪口村的一块孤石上,刻有两组蛇产的图像。这些年代久远的石刻,所表现的蛇的生活、形态,应是古闽族人崇蛇的心理和习俗的反映。
漳州市龙海区程溪镇三观堂有一座侍者公庙。庙宇不大,庙中祀蛇侍者,供像如人,手执一蛇,围绕颈上。
漳州平和三平寺,千年古刹,香火鼎盛。三平祖师神像左边,蛇侍者红脸獠牙,手里提蛇。而当地还有一种全身布满白花纹的蛇,常入屋攀爬,甚至与人同眠。当地人非但不怕,反视其为吉兆,尊称其为“侍者公”,甚至修庙供奉,享受信众三平朝拜的头炷香。
漳州三坪一带崇蛇之风极盛,不只是庙里供奉蛇神,村里还尊崇一种叫”侍者公“的小蛇,甚至还出现人蛇同眠的奇迹。
引经据典,传说唐代高僧扬义中在漳州平和建造三平寺,宣讲佛法,有群蛇魔与他斗法,不胜,虞诚所皈,朝夕随侍义中,誓不再伤人,为此人称为“蛇侍者”。
  如今,祟蛇习俗在漳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都依然存在。此外,在漳州地区的农村庙观,尤其是玄武宫、保生大帝庙等,几乎都可见到蛇形的鞭子。这说明,漳州闽越人后裔蛇图腾崇拜现象已渗透到民间社会生产生活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蛇图腾崇拜逐渐将漳州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漳州人认为蛇城是一种象征,应成为一种文化,被传承和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