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科技已经通过北交所发审会,公司本次发行2500万股,绿鞋后发行2875万股,其中网上发行2375万股,超额配售后总股本12875万股。公司目前拥有老股971.22万股,但是流通股东里面有不少公司董监高,后期还会有进一步限售。

 

公司发行前,自愿限售后股东情况如下:

公司募投项目如下:

招股说明书公司如此介绍:

公司主营业务为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显示类结构件等家用电器配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公司新三板报告期没有融资。


公司2014年上市后只送股+转股过1次,没有分配过股利:



公司2014年上市后只送股+转股过1次,没有分配过股利:

公司上市前没有分红,所有的未分配利润都跟新股东一起分配,这没得说,值得夸奖。但是公司基本面层面,同样有很多问题。

公司主要供应商与客户均为美的集团和海尔集团。拿美的集团举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美的集团销售的金额分别为30599.27 万元 、44336.15 万元 、58222.97万元、46010.42万元,占当期总额法下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5.37%、70.92%、69.76%、74.86%;公司来源于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7877.66 万元 、12686.8 万元 、16305.05万元、11399.5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1.81%、50.16%、46.53%、49.29%。我的理解是偏向于代工。

公司产能利用率同样不好,或者说除了国内空调结构件以外,其余产能利用率都比较一般。

我随便看了一下,有一些媒体对于公司的评价比较低。比如知名财经媒体《估值之家》指出,“会计差错更正金额巨大,财务负责人形同虚设,高管成员多任人唯亲,信披事故频发,内控有效性严重缺失”。“2020年度至2023年1-6月,发行人每年都存在上亿元的会计差错更正。从目前公布出来的解释说明看,上述差错原因更是五花八门,如金融工具准则使用不当、收入/成本/费用科目未按正确会计期间入账、未严格执行租赁准则、固定资产未按时计提折旧、在建工程转固时点错误、汇兑损益及入账汇率调整等等,甚至连最基本的职工薪酬核算都存在大面积错误,财务报告错误连篇的程度令人感到发指。鉴于发行人会计差错的金额之巨、时间跨度之长、涉及面之广、类别之繁,这显然不能以一般的会计差错更正等闲视之,这不仅说明发行人的财务数据根本缺乏足够的可信度,更说明发行人的有关财务数据准确性的内部控制基本形同虚设。”

《环球网》也指出,公司自吹自擂情况严重。“宏海科技官方网站在2023年9月发布的《武企百强,谁与争锋! 宏海科技,榜上有名!》的资讯,其中提到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武汉制造业企业100强”,该资讯中还提到“依据申报企业经审计的2022年度营业收入,结合百强企业各项经营数据作出”,“本届百强入围门槛为48.04亿元,比上届提升4.91亿元,同比增长11.38%”。但据公开信息披露数据显示,公司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报披露当年合并营业收入金额为6.23亿元,此次招股书披露的调整后2022年合并营业收入金额更是下降至2.53亿元,这都与上述资讯中提到的百强入围门槛48.04亿元相差巨大。至于公司是如何获得“武汉制造业企业100强”称号的,宏海科技并未接受记者采访。

不仅如此,根据宏海科技官方网站在2022年8月发布的《专注于钣金件生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资讯,其中提到:“投资3600余万元的6条蒸发器和冷凝器自动化生产线本月已量产,新增年产能将达400万套”。但是根据《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蒸发器冷凝器两器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第11页公布的“产品规模”信息,项目产品规模包括蒸发器100万台和冷凝器100万台,这与公司官网公布的400万套产能存在重大差异。”

财经媒体《慧炬财经》指出,公司对北交所回复函中列明了研发人员的学历情况,2023年,72名研发人员中,仅有4人学历达到大学本科,大多数研发人员学历均在高中及以下。认为公司“科技”含量较低。

 

 

 

公司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数据如下

主要供应商:


主要客户:

申购资金对应配售情况如下:


这个得要25年1月份发行了,盘子中等+发行价低=打满整股很少。估计碎股门槛会很低。到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再更新申购策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