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5(SZ400082)$  各省区纷纷推出“驭风行动”总体方案,拉开了乡村风电大发展的序幕。

截至目前,已有12个省区响应国家“驭风行动”并印发相关文件,包括安徽、甘肃、山西、内蒙古、宁夏、云南、陕西、河北、江西、湖北、河南11省区已发布正式工作通知或实施方案,广东则为“征求意见”。

其中,甘肃、河北、广东、湖北明确提出了配储要求:湖北要求,按20%、2小时配储;甘肃要求,河西地区按照15%、4小时配置储能设施,河东地区按照10%、2小时配置储能设施;河北要求,按保障性并网项目比例要求配置储能或参加储能容量租赁交易获得储能容量;

广东则按照省内相关政策有关要求配置储能。该省关于驭风行动的最新政策发布于今年7月,其中提出,2025年及以后首次并网(指通过电网公司批复的正式接入系统方案并网)的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和装机容量大于3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2小时配置新型储能。

上述各省提出的配储要求皆为硬性条件,另有一些省市则是隐性地提出了配储要求,比如河南。河南下发的文件中提到,支持试点村统筹区域内可利用的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模式实施。而此前,河南安阳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竞争性磋商结果公示显示,优先支持开展整村开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行政村纳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换句话说,配置了储能的“一体化”项目方能获得优先支持。

在一些还未推出“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的省区,其下属县级单位在推进“驭风行动”时,也对风电开发配储有明显的倾斜。比如,今年10月,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发布“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投资主体竞争性比选,其中提出鼓励采用租赁等形式配置一定比例储能设施;配建储能的,储能应与风电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未按承诺建成储能设施的,风电原则上不予并网。

华夏储能了解到,新能源开发出台配储方案,目的就是为了提前布局未来可能面临的消纳问题。那么,上述地区的消纳情况如何呢?

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在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9月份,甘肃的弃风率已经达到了6.8%。今年9月,定西市发布的《关于征求<定西市电力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指出,“十四五”后期至“十五五”期间,定西市负荷和用电量增长较慢,新增负荷、用电量增速远远低于风电、光伏装机增长速度,按照该方案进行测算时,定西市2025年新能源利用率仅为 67.91%,2030 年新能源利用率仅为54.90%。因此该文件要求,为了落实新能源项目与之发电量匹配的新增消纳负荷,引导企业按照“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努力做到项目建成后电力消纳有保障。

无疑,配储还是被当成了解决消纳问题的方案之一。但需要提醒的是,配储解决方案的两方面问题仍然是存在的:

一方面,目前配储大多采用的是电化学储能。业内人士曾提出,电化学储能在解决消纳问题上的作用有局限。此前,刘吉臻院士曾指出,“新型储能在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显著作用,只相当于用几个矿泉水桶来储存长江水。”通过目前各省区“驭风行动”规划来看,其规模远远比不上集中式风电项目,也无法和大基地项目相比,更不要说细分到每个村子里的那不足20MW的规模。即便全部按20%的比列配储,按刘吉臻院士所言,又能对新能源消纳起到多少作用?

另一方面,大比例配储之后,增加了项目开发的成本,势必会对分散式发电项目的整体收益带来影响,对分散式开发的投资意愿,也会造成影响。

此外,现实的情况是,配储仍存在建设多、利用率低,甚至建而不用等现象。中电联在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电源侧仍是储能建设的主要场景之一,累计储能装机中新能源配储装机占比为41.05%。但是,上半年新能源配储平均利用率指数仅为31%。行业普遍认为,利用率低下的源头在于强制配储带来的负效应。

因此,在“驭风行动”中的配储政策如何设计的更科学、合理,值得产业各界思考。

                文章转自华夏储能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