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制造业隐形冠军大赏——博实股份
金融界
2024-02-22 15:57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货币乘数低迷所引发的持久滞涨危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低通胀时期,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价格水平的关键作用。
然而,现如今,互联网产业已陷入与传统产业激烈竞争的极度内卷化境地,同时,以美国所倡导的“美国优先”政策为标志,全球产业链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趋势。这两个方面均呈现出难以疏通的梗阻,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笔者依旧坚信新的科技产业周期将引领人类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实现星辰大海的梦想。当前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手段将更多人从繁重、恶劣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力。
特种作业机器人在高危、恶劣、繁重工况下替代人工,已成为人工智能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本系列文章的第五个案例,将聚焦于东北地区智能装备行业的佼佼者——博实股份。这家企业不仅展现了前沿技术的卓越实力,更可能成为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支点。通过博实股份的故事,我们将一窥智能装备如何助力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与变革。
以替代进口振兴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制造业正如日中天般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石化和化工这些基础原材料行业,产能的迫切需求与巨大的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这些行业对自动化设备的渴求几乎全部寄托在进口设备上,国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不仅让国家支付了高昂的代价——通常是国产化后价格的三到五倍,而且还意味着关键产业数据的暴露,产业秘密几乎无从谈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实股份自1997年诞生起,就肩负着替代进口、振兴民族装备工业的重任。经过不懈的努力,它成功打破了国外的产业包围,逐步崭露头角。
如今,博实股份已然成为国内该行业的佼佼者,其产品的卓越品质与市场占有率让国外企业望尘莫及。邓喜军感慨地表示,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相关国产化政策的坚定支持与引导,正是这些政策为博实产品的进口替代铺平了道路。
根据公司2023年的中期报告,智能制造装备及相关领域的工业服务已经占据了公司营收的七成,这充分显示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目前,博实股份的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涵盖四大类产品: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 、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以及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正是基于这些前沿技术,博实股份已经具备了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卓越能力,为中国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的经营业绩无疑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自博实股份上市以来,其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009年至2022年,公司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在营收方面达到了13.85%,而在净利润方面则为11.67%。然而,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由于传统石化化工行业需求下滑的影响,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但从2017年开始,公司积极拓展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并快速开拓工业服务、节能环保装备、机器人 等新兴业务,从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公司订单实现了大幅增长,全年在手订单金额高达62.02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的订单合同金额为15.9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203.63%。
尽管2022年公司实现了21.5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93%,但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为4.45亿元,同比下降了9.24%。进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达到了19.82亿元,同比增长14.79%,而净利润为4.34亿元,同比微降0.74%。尽管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公司的整体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博实股份的护城河:强大院校背景 独特研发体系
博实股份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约40%的高毛利率,远超制造业的平均水准,主要得益于其深厚的院校合作背景以及独树一帜的研发体系。这一稳定的高毛利率不仅彰显了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卓越实力,也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了领先地位。
凭借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器人领域深厚的科研底蕴,博实股份有望将前沿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从而为公司的营业收入贡献新的增长点。哈尔滨工业大学下设的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已深耕细作多年,重点突破了机器人机构、感知、自主等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诸如野外足式机器人的环境认知学习与自主导航技术、创新型4指压电机械手等。这些成果不仅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更为博实股份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博实股份的管理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发起人中的邓喜军(现任董事长)、张玉春(现任董事)、王春钢(现任董事)均曾是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的科研精英;赵杰(现任副董事长)则身兼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之职;而陈永祥(现任监事)、刘佰华(离任监事)等人也都在哈工大的相关企业担任过重要职务。这种深厚的人脉关系和科研背景,使得博实股份能够充分利用哈工大的科研资源,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在双方的紧密合作下,博实股份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成功推动了多个项目的落地实施,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更为公司的营业收入带来了稳健的增长。展望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博实股份有望在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除了某些行业的领军企业外,鲜有企业能像博实股份这样展现出如此强大的竞争力。那么,博实股份的研发体系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
多年来,博实股份已经构建了一套契合自身特点和行业需求的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流程。当公司进入新的行业或领域时,通常会选择从关键单机设备这一“点”入手,通过突破性解决行业痛点,迅速扩展到自动化生产线这一“线”。
随着技术不断积累和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公司最终能够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覆盖更广泛的“面”。这种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研发路径,不仅有助于公司集中资源、降低技术开发风险,还能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从而不断突破行业成长的限制,巩固并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以电石行业为例,博实股份针对传统电石法生产PVC过程中高温出炉环节的人力替代需求,创新性地运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成功研发出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这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原创性和领先性。
目前,博实股份的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及周边系统在电石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基于这一成功经验,公司继续深入研发高温特种机器人在硅铁、硅锰、工业硅炉等高温炉前作业环境的应用,并已陆续取得显著进展。其中,硅锰出炉机器人已完成现场试验并顺利交付客户使用。
博实股份的电石炉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和可扩展性。它可以在不同企业间轻松复制推广,同时也可以将电石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技术延伸到硅铁、硅锰、工业硅炉等领域进行研发。这种拓展性使得公司的解决方案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人形机器人的星辰大海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最具潜力创造经济价值的方向,目前已成为全球科研领域竞相争夺的焦点。
目前中国在上游核心零部件方面的完备程度超越了其他国家,其供应链生态的完善性在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即便在零部件性能上存在一定差距,只要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作为驱动,国内厂商完全有能力迅速迎头赶上。此外,中国下游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为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空间和庞大的市场潜力。
就在去年,博实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与哈工大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
博实股份在笔者看来是较为稀缺的整机厂商,因为哈工大在人形机器人上的技术储备绝对处于一级梯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便投身于仿人灵巧手的研发工作,成功打造了多款功能各异的灵巧手。这些灵巧手能够轻松抓取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并能熟练操作各类工具,其总体技术水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国际上也达到了先进水平。
2016年,哈工大进一步研制出仿人灵巧臂手,该臂手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内圆满完成了相关科学试验任务,标志着我国在轨灵巧操作技术已跻身国际前列。
此外,在智能控制决策方法的研究领域,哈工大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提出了在随机环境下进行鲁棒探索的新课题,成功将信息瓶颈理论应用于深度强化学习中,构建了具有抗噪声能力的鲁棒探索算法。
根据笔者目前的观察,博实股份有望脱颖而出,成为国内首个成功量产人形机器人整机的A股上市公司。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东北企业常常受到外界的片面评价和误解。然而,博实股份作为扎根于哈尔滨的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业绩的稳健增长,为这一偏见提供了有力的反驳。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背景复杂,因此地域偏见在某些时期难以避免。但如今,随着信息的快速流通和人员流动的便捷性,这些偏见正逐渐淡化。而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就隐藏在这些曾被忽视的“投资洼地”中。
博实股份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东北企业,它自1997年成立以来,就以120万元的注册资本起步。经过15年的辛勤耕耘,到2012年公司上市前夕,它已经累计现金分红达到1亿元,缴纳税款高达4亿元,净资产更是攀升至约7亿元。这三个数字相加,累计达到了惊人的12亿元。这意味着在短短的15年时间里,博实股份实现了从120万元到12亿元的飞跃,财富增值了整整1000倍。
这样的业绩不仅令人瞩目,更是用实打实的数据证明了东北同样孕育着出类拔萃的企业。博实股份的成功故事,无疑为那些仍持有地域偏见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