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逻辑】

1、成长空间广阔:钢结构行业龙头,国内市占率不足5%,下游70%为工业厂房建设,为典型顺周期品种。在当前制造业PMI修复下,国内需求具备改善预期。海外业务今年快速开拓,占比至少10%(销至港口,报表中不体现为出口),主要跟随国内企业出海建厂,项目遍布东南亚、中东、非洲等。

2、极致的规模与成本优势:1)生产规模,且依托在钢厂规模化集采,采购价低于同行;2)产业链纵向整合,钢结构生产环节中的镀锌、喷涂、开平、焊丝等均有自设产线;3)智能排版、激光下料,使得材料损耗低于同行。最终可以实现在质量更高的情况下,售价等于竞争对手成本。

3、智能化带动降本增效:去年上线激光切割机500台,今年推进智能焊接机器人,目前上线1600台,10月已进入产线磨合推进顺利。在设备更新契机下,明年或可上线至7000台。智能化推进一方面提升公司品质,减少人工误差影响,另一方面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现有500万吨产能在全面上线7000台机器人后,或可发挥至800-900万吨产量。

4、管理层坚守长期主义,护城河不断拓宽。公司一切工作围绕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塑造,包括坚持钢板从钢厂直采、智能化减少人为误差影响、把质量作为考核核心KPI。且立足未来成熟焊工不足等潜在问题,前瞻上线机器人,并自己进行集成,通过专利保护和算法、工艺、视觉等分段保护,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公司将竞争优势从成本延伸到品质与自动化,护城河不断拓宽。

【中期盈利空间测算】

1、产销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制造业投资(影响订单)、公司机器人与产线的磨合(影响有效产能),预计2024年产量约450万吨,若需求修复叠加7000台机器人上线,现有厂房即可发挥800-900万吨产量;

2、盈利:影响因素为钢价(库存钢材影响,钢价上行贡献显著正利润)、销量(规模效应)、智能化(在充分发挥产能下,或可至少降本100元)等。当前吨盈利仅为100出头,若未来钢价触底修复(2022年钢价高位时吨盈利为280左右),吨盈利或可恢复至200-300,叠加规模效应与机器人降本,吨盈利可以看到400元。

3、盈利弹性:综上测算,在现有厂房不变情况下,若未来需求改善、钢价底部修复、机器人充分发挥,即使不考虑政府补助,销量看到800-900万吨,吨盈利看到300-400元,中期业绩或可看到30-40亿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