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后横盘近10年的中科曙光,股价突然爆发!

9月末以来,中科曙光股价连续大涨,市值翻倍,突破12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本轮“牛市”,硬科技、自主可控成为市场主线。中科曙光是在中科院大力推动下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不过,本轮中科曙光被炒作,其实跟公司本身没多大关系,而是跟其参股海光信息有关。

中科曙光参股公司中有三家已经上市,其中海光信息 、中科星图在科创板上市,曙光数创在北交所上市。中科曙光持股比例分别为27.96%、15.67%、62.07%。

这三家公司市值如何呢?

至11月13日收盘:海光信息总市值3056.74亿元;中科星图总市值358.16亿元;曙光数创总市值148.8亿元。

我们简单计算下,中科曙光持有的这三家公司的股权,当前价值多少:

3056.74亿元27.96%+358.16亿元15.67%+148.862.07%=1003.15亿元。

1003.15亿元占中科曙光11月13日总市值(1210.12亿元)的80%以上。其中海光信息854.66亿元股权市值占中科曙光1210.12亿元总市值的70%以上。

因此,海光信息股价上涨,自然就带动了中科曙光市值增长。

9月27日至11月13日,海光信息累计上涨62.26%,区间最大上涨84.33%,这期间中科曙光累计上涨107.46%,区间最大上涨124.10%。

可以看出,海光信息“中涨”,中科曙光“大涨”,海光信息“大涨”,中科曙光“暴涨”。

中科曙光市值规模比海光信息小得多,资金拉起来自然更轻松。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既然中科曙光的估值仰赖海光信息,那海光信息现在是不是高估了?

海光信息的逻辑是对标英伟达。海光信息的产品是AI算力芯片,算是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同行。

2023年10月17日,美国发布了针对芯片的出口禁令新规,英伟达多款高性能产品受限。国内高增的算力需求叠加英伟达禁令,为国产AI芯片创造市场空间,于是海光信息有了自主可控、国产替代逻辑。

也就是说,海光信息未来的预期是成为英伟达“平替”。

不过,在“平替”英伟达之前,海光信息的估值泡沫已经远远超过英伟达和英特尔了。

至11月13日,海光信息的市盈率为161.97倍。

而最近一年,英伟达市盈率最高值曾经达到过80.58倍,最新为68.62倍;英特尔最近一年市盈率最高曾达到152.93倍,最新为106.87倍。

可以说,世界上的AI芯片“双雄”,其估值远不能望海光信息之项背。

所以,海光信息是不是被高估了呢?

回到中科曙光这家公司本身,自身业绩上没有太突出的亮点,这也难怪长期横盘。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年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16.14%、10.34%和3.65%,越来越慢,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3.38%、18.89%和2.57%。

可以看出,进入2024年,中科曙光的业绩增长显然遇上瓶颈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曙光在今年的半年报提到,报告期内,公司重要的资本化研发项目发生额超过5000万元。

这意味着,中科曙光的一部分研发费用作为资产计入了资产负债表,按照一定的折旧或摊销方法分摊到未来的几个会计期间,从而提升公司利润。

事实上,中科曙光大量的利润来自对海光信息的投资收益。2024年上半年,海光信息就为中科曙光贡献了2.39亿元的股权投资收益,占公司同期利润超40%。

说说我最近关注的一支基——国开ETF(159650)

11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公众号发布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

定价规范对现金类产品影响甚大。现金管理类理财及货币基金监管规定基本一致,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不能超过产品资产净值的10%。本次规范后,非银同业定期存款皆为流动性受限资产,现金类产品投资比例不能超10%,且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预计将全面下降至1.5%及以下,带动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显著下行。货币基金费前收益率降幅或达30BP,降费压力上升。

货币收益下滑或将推动债基资产进一步受资金追捧。

我最近在关注的一只场内短债——国开ETF(159650),跟踪0-3国开行债券指数,可以说是货币plus,准备入手买一点做货币替代。

$中科曙光(SH603019)$$寒武纪-U(SH688256)$$国开ETF(SZ159650)$

#股市上涨能否促消费?#

#离岸人民币走弱,对A股影响几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