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股份(SH688598)$  

天风电新 | 金博股份交流

会议要点

1、公司各业务板块进展

· 光伏领域进展:公司在光伏领域共有五大板块,除传统光伏热场之外,主加热器产品已在下游客户做批量验证,验证效果不错,公司准备在2025年安排相应产能进行主加热器的替代。

· 汽车领域进展:在汽车领域的刹车盘方面,有相应定点车型陆续上市,如小米Ultra车型,后续几个月还会有其他车型上市。

· 锂电领域进展:通过锂电碳碳热场按次收费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相关锂电碳碳热场的渗透,三季度开始量有增长,2025年准备上万吨产能来做对传统制备材料的替代。

2、硅碳量产节奏

· 行业上量节奏:在消费电子领域,硅碳产品今年量明显起来且向中低端机型渗透,明年动力领域是第一年。与头部电池厂沟通得知,在数码领域已经量产,像一些头部企业公布的电池已批量应用。国外在特斯拉领域有提量且出货量较大,是国外几家企业的头部供应商,产能预期较大。国内对新型硅碳呼声高,基于与C公司沟通结论,可能到2026年年初在动力电池端有上量过程。

· 自身匹配节奏:自身产能规划也是基于这样的进度做配套,明年一季度预计有500吨以上产能,出货量预期是打满500吨,但具体要看市场需求情况。

3、产能投放与设备应用

· 产能规划考虑因素:产能布局基于客户需求、对设备的认知以及内部产线结构做相应匹配,要考虑设备大型化的同时,也担心设备迭代快导致产能落后。

· 一期产能规模:明年一期产能大概在500吨以上,2025年一季度会有产品产出。

4、新型硅碳技术难点

· 多孔碳的性能问题:多孔碳开发存在难点,包括孔形结构、孔形分布、径大小精准控制。目前能批量实现这些指标的主要是数值计的材料,但数值级多孔碳价格高,高端的约30万左右,若电池厂对形貌或孔径分布要求更高则价格超40万,在3D数码中能匹配但在电动汽车中成本需控制在15万以内,现阶段难以达到。

· 不同类型多孔碳的问题:生物质多孔碳存在原料一致性问题,其孔径受产地等因素影响,结构可控性和产品一致性差;树脂基多孔碳虽有前期技术积累,但成本降不下来,在形成多孔碳最终收益率低,主要因为前端碳化、活化过程以及后端分级处理都会有碳的损失,导致整体收率偏低。

· 沉积均匀性:沉积工艺关键在于纳米硅颗粒均匀沉积,涉及温场和气体浓度精准控制,且这两个参数要与多孔碳孔隙结构分布匹配才能实现均匀沉积。

· 设备大型化:设备大型化方面,100公斤以上设备不够成熟,其安全使用与企业对危险气体运营、认知理解以及安全工艺考虑有关,需要工程化能力强、了解深入的企业才能较好应用。

5、多孔炭原料选择

· 树脂级多孔炭:现阶段树脂级多孔炭已批量应用于三一数码,用量每年几百吨,前期普遍看好其作为多孔炭应用,但成本能否下降到匹配动力电池应用是关键。其成本点来自原材料(如分权树脂等价格约1万每吨)和低收益率(10% - 20%左右),低收益率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碳化、活化、分级处理都会造成损失。

· 焦类材料:焦类材料成本更有想象空间,可控制在1万以下甚至更低,在成本、后端电池工艺中的碳化收益率、活化成本管控、后端分类分级收率等方面有优势,性能方面内部评测结果较好,但最终结果还未完全出来。生物质基在性能方面产品一致性和量难以匹配硅碳负极材料应用端的量,评测少且使用量会逐渐减少。

6、不同原料对比

· 生物质基材料:生物质基材料价格相对便宜,但存在产品一致性和孔隙可调控性差的问题,其结构控制基于自身细胞结构,调控性比其他材料差。

· 胶类材料优势:从成本角度,胶类材料相比树脂级有很大优势;性能方面,内部评测和客户评测结果较好,在材料容量首效、后端循环和倍率等性能方面表现较好,虽最终结果未完全出来,但目前反馈较好。

7、硅氧与硅碳前景

· 硅氧前景:硅氧有一定利用空间,在倍率性能方面,新型硅碳做到2C - 3C需匹配高端石墨,而硅氧在4C - 5C高倍率放电难以实现,但在膨胀方面有优势,两者综合性能没有很大跨度,各自有应用领域。国外对新型硅碳热度不如国内高,仍以氧化亚硅碳路线发展。金博的氧化亚硅前驱体销售量大,国外客户预期明年后年有上万吨级放量,且在特斯拉体系有一定用量。

· 转换因素: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是否从硅氧转换到新型硅碳需技术团队和生产团队沟通协商,价格和性能是重要因素,但两者对应的客户群体不完全对等。现阶段大部分电池厂在做硅氧替换工作,宁德时代对氧化亚硅研发投入减少,但新型硅碳评测数据未完全出来,大家处于观望状态。

· 硅碳价格要求:硅碳价格要求15万以内,这是基于与石墨产品对标情况,由于市场行情变化,电池厂对成本要求严苛,15万是为了能与普通石墨在单位克容量价格上竞争,相比之前氧化硅产品价格要求30万以内(对标高端石墨)有所降低,15万以内的价格通过胶类材料可能达到,树脂类很难达到。

· 胶类材料展望:胶类材料在性能方面与电芯厂负极材料匹配,在成本方面有优势,内部评测和电芯厂数据显示胶基材料进展比较快,但具体放量结果取决于下游需求情况。

QA

Q:硅碳大致的量产节奏是怎样的?包括对行业上量节奏的看法以及自身匹配上量的节奏。

A:在数码方面,现阶段已经量产,头部电池厂和手机厂公布的电池已在批量应用新硅碳产品。在国外,特别是贵阳地区,硅碳产品在特斯拉领域有提量且出货量较大,是国外几家企业的头部供应商,对方给予的产能预期较大。国内对新硅碳产品呼声很高,根据与C公司沟通的结论,可能在明年到2026年年初有一个在动力电池端的量产过程,公司自身的产能规划也是基于此进度做配套。

Q:海外有纯硅万吨级需求,这里的海外是指像特斯拉这样的终端客户,还是电池厂?除了C公司,是否有接触消费电子类如ATL这样的客户?

A:公司现阶段主要产品是氧化硅的前驱体,在国外对标韩国的几家客户,特斯拉是下游的下游。在整个放量点上,是基于客户给的预期做产能布局等工作,同时也会给客户产能预期情况。

Q:有看到特斯拉开始从硅阳路线切换到CVD沉积的硅碳路线吗?

A:特斯拉国外整体对新型硅碳的关注度没有国内高。国内做很多基于新型硅碳的技术研发和前端探索,可能因为技术壁垒、专利封锁、测试评测角度和电芯匹配关系等因素,新型硅碳产品更符合国内需求。而国外韩国大厂等对相关专利有较大发言权,在硅阳布局和进度上比国内快。

Q:目前主要在跟C公司进行动力方面的放量,那么对于消费电子类市场,是不打算做还是之后会做?

A:文本未提及,无法准确回答。

Q:公司在产能投放节奏方面,包括对设备的应用是如何规划的,如何匹配设备成熟度与产能释放节奏?

A:公司基于降本以及客户要求在做设备大型化工作,现阶段产能布局是根据客户需求、对设备认知以及内部产线结构来做相应匹配工作。

Q:一期准备投放的产能大概有多少?

A:明年大概有 500 吨以上的产能,可能在一季度会有相关产品。

Q:明年 500 吨产能预期是要打满还是有难度?

A:500 吨应该是要打满,但具体要看市场具体需求情况。

Q:新型硅碳技术的难点有哪些?在设备、多孔碳、气象沉积工艺等方面影响因子如何高低排序?

A:新型硅碳技术难点主要在两大块。一是多孔碳开发,包括多孔碳本身的孔形结构、孔形分布、径大小精准控制等。多孔碳作为初期大量方向,目前多为树脂基,其价格较高,一般树脂基多孔碳价格约30万左右,高端态势下,若电池厂对材料形貌或孔径分布有更高需求,价格可能超40万,这在3D数码里能匹配,但电动汽车中,如宁德时代提到新型材料这块,在动力电池里若要大批量应用,价格需控制在15万以内,树脂基多孔碳很难达到。除树脂基多孔碳外,生物质多孔碳最大问题是原料一致性,受椰壳树脂碳等原料产地等影响,结构可控性和产品一致性较差。这两种多孔碳在以前电容从碳和从硬碳材料里应用较多,有数据积累所以前期提得较多,但现阶段能否在动力电池应用还是未知数。沉积工艺方面,关键两点一是纳米硅颗粒均匀沉积,涉及温场和气体浓度精准控制,且这两个参数要与多孔碳孔隙结构分布匹配;二是沉积工艺涉及设备大型化,100公斤以上设备不太成熟,设备最终使用企业需有应对危险气体负面影响的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才能较好应用。

Q:从接触的终端大客户来看,在多孔炭的原料选择上,短期和中长期他们更倾向于哪两种原材料?是像分析的那样短期以焦类为主、中长期回到品质最好的树脂类,还是难以判断?

A:现阶段树脂级多孔炭已批量,在三一数码有每年几百吨的需求量,G14刚开始就以树脂级多孔炭为原材料开展工作,所以目前普遍看好树脂级多孔炭的应用,后期树脂级成本能否下降以匹配动力电池应用才是关键。

Q:从理论成本角度看,树脂级多孔炭降到十几万的难度大吗?因为它主要是原材料。

A:未涉及此问题,无法提供答案。

Q:树脂级多孔炭成本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

A:树脂级的多孔炭成本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原材料,行业多用酚醛树脂、呋喃树脂、脲醛树脂作为原材料,价格约1万元每吨,由于其作为大化工产品已量产多年且在其他领域年用量达数百万吨,所以成本降低空间有限;第二个是在形成多孔炭最终的收益率方面,其收益率为10% - 20%左右,因为生产过程涉及三个减量过程,前端碳化时氢和氧会挥发,树脂残炭率最高达65%以上仍有35%以上的量挥发,活化过程中造孔会使碳与氢氧化钾反应造成10% - 20%的碳损失,后端分级处理会有10% - 20%的量损失,最终导致整体收率偏低,成本较高。

Q:焦炭材料在成本方面对比酚醛树脂有何优势?

A:焦炭材料在成本方面更具优势,现阶段焦类材料成本可控制在1万块钱以下,甚至低至三四千,而酚醛树脂作为对比,其成本相对较高。

Q:焦炭材料在电池后端的硅碳工艺路线中有哪些优势?

A:在电池后端的硅碳工艺路线中,焦炭材料有以下优势。第一,其氢和氧的含量明显低于酚醛树脂,在前端碳化过程会有更高的收益率;第二,材料碳化活化过程中,整个大棚工艺以碱活化形式进行,团队主要做这一块的成本管控;第三,在后端的分类分级收益率方面也有优势,所以从成本角度来讲有很大优势。

Q:焦炭基的多孔碳在性能方面如何?

A:内部评测了很多焦炭基的多孔碳,包括金博股份本身以及同行的测试,将其做成电芯规范产品让客户评测,从材料本身容量首效、后端循环和倍率等性能方面的测试结果来看,现阶段反馈较好。焦炭基的多孔碳从内部分子结构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更大,现阶段虽所有循环等评测还未完全做完,但性能方面应该能够与树脂基材料相媲美。

Q:生物质基材料最大的问题是原材料不能保证一致性吗?还是有其他问题?毕竟它在经济性上似乎可以与其他材料媲美。

A:产品的一致性是生物质基材料(椰壳基多孔碳)比较大的一个问题,且现阶段无法解决。另外,其孔隙的可调控性较差,不像树脂基和胶基材料可通过分子量结构调控孔隙结构和活化难易程度,生物质基材料的结构控制基于其本身的细胞结构或生长结构,调控性比其他材料差。

Q:是否可以理解为硅碳企业最终要将设备和多孔碳这两个关键要素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硅碳是将硅烷沉积在多孔碳里,需要将多孔碳孔径做到符合要求并匹配自己的设备,感觉硅碳可以外采,但设备和多孔碳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A:是的,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两个要素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形成自身差异化竞争的非常关键的要素,即多孔碳本身和设备大型化这两块。

Q:您如何看待硅氧后续的前景?

A:硅氧这一块其实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利用空间的。虽然现阶段对整个新型硅碳的评测非常热,但不代表氧化亚硅这个产品就完全没有市场。在某些性能方面,硅氧有它的优势,例如倍率性能方面,新型硅碳做到2C - 3C需匹配高端石墨,而要做4C和5C高倍率放电时,新型硅碳难以实现。从与客户沟通和数据反馈情况来看,新型硅碳的综合性能与预锂硅氧相比并没有非常大的跨度。硅氧在膨胀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在倍率性能和高温性能方面较差。两款材料没有绝对优势,现阶段新型硅碳评测数据还未完全出来,两款产品难以完全相互取代,可能各自有各自的应用领域。而且国外对新型硅碳的热度没有国内高,大部分仍在以新型的氧化亚硅碳的路线发展。我们的氧化亚硅前驱体每年有较大销售量,国外几家客户是我们的第一供应商,他们预计明年、后年氧化亚硅会有上万吨级的放量,我们也在配合做前期准备工作,并且氧化亚硅在特斯拉体系里已经有一定用量。

Q:下游客户(如特斯拉、其他客户)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从硅氧转换到新型硅碳?是核心看价格还是产品性能?

A:价格是一个很大的方面,性能也比较重要。但现阶段氧化亚硅前驱体和新型硅碳所对应的客户群体不能完全对等,关于替代路线,可能还需要跟客户或者客户的客户进一步沟通。

Q:您觉得特斯拉会不会从硅氧切换到硅碳呢?

A:现在大部分电池厂都在做硅氧替换工作,宁德时代的氧化亚硅研发投入和力量已经很少了,因为前期做了很多研发工作且在后端的动力电池和车里面已经有应用。现阶段有新的材料在膨胀和循环方面有较大优势,是否替换要由各公司(如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技术团队和生产团队互相沟通和协商,大家应该都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

Q:硅碳这边希望降到15万左右这个数字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A:这个数字是基于现阶段跟石墨产品进行对标得出的。以前在2022年或者2021年,氧化硅准备放量时,客户要求预理产品必须做到30万以内的价格。现阶段硅阳的成本和售价可能已低于30万,新型硅碳由于负极价格降低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厂对成本要求严苛,所以提出15万的价格,这样能在单位克容量的价格上与2 - 3万的石墨进行PK,而30万是对标5 - 6万以上的高端石墨的PK状态。这是市场行情变化,大家对低成本的需求导致对硅碳负极材料价格有新要求,而且15万应该是可以达到的,也是现阶段我们在做的工作。

Q:用树脂类是否可以达到15万的价格?

A:应该是很难达到的。

Q:如果要做到15万,是否要用胶类或者其他生物质类?

A:对,从原始端和活化过程来看,树脂类降本空间非常有限,要把新型硅碳成本降到15万以内是很难的。

Q:如果是胶类的话,大概整个单耗,包括整个材料成本能控制在什么水平?包括动物炭这边,包括硅碳的纯品这边。

A:价格这一块我具体不太清楚,但从跟上市公司团队沟通来看,胶类在性能方面有优势,在降成本方面,预期能在后端发展过程中与动力电池电芯的负极材料很匹配。

Q:胶类相比袁丽做的木质(椰壳炭)是否有进一步的成本优势?

A:椰壳炭的活化工艺和原材料选型与胶类不同,椰壳基材料成本下降已到瓶颈,现阶段阻碍粘合剂材料在新型硅碳中应用的不是成本而是性能和产品一致性,所以胶基和粘合剂应在性能方面比较而非成本端。

Q:从进展上看,胶类测试估计什么时候有机会规模化放量或应用?

A:胶基材料会比较快,内部已做相关评测,电芯厂也给出了数据,但具体的放量结果也要取决于下游对整个产品的需求情况。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