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SZ002324)$  

海通电新 | 普利特:钠电和固态业务进展更新

会议要点

1、公司基本业务情况

· 汽车改性材料业务:公司在国内汽车改性材料领域处于龙头地位,与金发科技排名数一数二。去年汽车改性材料产量50万吨,销售额65亿,今年预计该板块增长15%左右,未来2到3年至少保持15%左右的增长。该板块每年利润4到5亿,相对稳定。

· 江苏海斯达电源业务:公司2022年8月并购重组江苏海斯达电源公司,持股87%。海斯达原有5GWh产能,并购后新增10GWh产能,其中4GWh在今年四季度逐渐投产,6GWh在珠海明年一季度逐渐投产。海斯达产品包括小圆柱动力电池(18650、21700)、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基站备电、后储工商业储能及大数据等领域。

· LCP业务:公司从2007年开始做LCP树脂合成,是国内首家。2018年与华为合作开发LCP薄膜,2022年底实现LCP薄膜批量化,是国内唯一一家可实现量产的企业,全球仅有三家。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LCP薄膜在终端客户的验证中相对顺利,预计2025年及未来几年会逐渐落实订单批量。LCP薄膜除手机终端外,在毫米波雷达、低轨卫星、医疗行业、AI服务器等终端也开始进行各种验证。

2、钠电业务

· 订单及规划:公司今年披露了一个1.5GWh的钠电订单,分两年半交付,应用于电动叉车和机械功能车领域。预计今年钠电交付几百个兆瓦时,明年交付量在2GWh,在行业内相对较多,希望带动钠电产业链全行业降本。

· 技术路线:钠电的三种技术路线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性能相对较差,行业研究体系已逐渐从纯氧往金属离子发展,2025年行业出货量预计大于预期,钠电在储能行业和非动力行业都将达到GWh规模。2024年下半年公司在特种车辆、基站对接通讯方面以钠电为主,2025年在储能方面将以金属体系为准。钠电成本方面,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已基本与液态锂电池成本相吻合,预计2025年钠电成本与液态锂电池在储能方面的成本可达到相对持平状态。钠电的低温性、循环性高于液态锂磷酸铁锂,2025年将是钠电的一个爆发点。

· 应用场景:钠电能量密度比不上三元等,但在储能和启停电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针对电动二轮车市场,公司推出全极耳技术,但钠电不太适合该市场,因其更注重动力型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

3、固态电池业务

· 布局与进展:公司2022年8月重组后,制定了新能源板块3到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2022年切入钠电,2024年集团本部进入固态电池研发。公司从半固态、准固态到固态设了一个三年的计划,2024年主要在半固态方面进行较大投入研发,2025年1月珠海基地的6GWh产能以半固态产品为主,瞄准储能大储方向,同时基础研究院开展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与客户及国内电解质材料企业进行材料测试和小样产品验证。预计2026 - 2027年,行业上游固态产业链达到产业化需求后,公司将快速切入全固态电池的送样和量产。当前公司以半固态到全固态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为主,珠海基地有一个6000瓦时的半固态产能。

4、汽车业务相关问题

· 产能利用率与优势:公司创立之初就做汽车改性材料,在技术和客户关系方面有优势,是国内首家为奔驰宝马做国产化供应的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公司承接了很多新能源主机厂对接工作。新能源车塑料使用量因轻量化需求而增加,公司产能50万吨,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订单饱满,未来3到5年预计保持15%左右增长。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扩张产能,在天津、广东、泰国、墨西哥、欧洲波兰等地新建产能。利润方面,预计未来3到5年大宗原料处于相对低位,公司可保证15%到16%左右的毛利率,随着规模扩大,利润也有保障。

· 轻量化趋势与价值量:新能源汽车未来塑料使用量上限可提高到200公斤,单车价值量平均单价按15块计算,在2500到3000元。

· 客户增量与价格展望:公司比亚迪是最大客户,占比30%左右,比亚迪和奇瑞是增量较大的客户,未来国产车占有率会越来越高,高端品牌国产化率提高也会带来增长。汽车行业每年四季度进行价格谈判,一季度确定,公司通过规模化等方式消化价格年降,保持15、16%左右的毛利率。

· 塑料用量增长与特殊需求:以塑代钢是汽车行业趋势,但轻量化提高程度因主机厂规划而异,最终目标是单车塑料用量从15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商用车塑料用量根据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全顺、依维柯等商用车座椅多,塑料用量在300公斤以上,卡车车头及车身部分零部件用塑料。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车用塑料的特殊需求,如替代金属对塑料刚性要求高,电子屏周边塑料材料对高温和耐光要求高,以及对材料触感的要求也更高。

5、半固态电池性能指标

· 性能指标:公司明年量产的半固态电池以314产品为主,循环次数可做到4000以上,主要应用于共享储能电站、工商储能、电网侧等,对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有一定要求。其能量密度在175 - 180Wh/kg左右,可通过针刺测试,发生故障时不会有热蔓延和热失控,安全性比现有液态锂电提升30%以上。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半固态电池研发,推动行业降本,市场上半固态电池价格比液态锂电高30%左右,但客户愿意为提升的安全性买单。

6、钠电系统集成与海仕达盈利

· 钠电系统集成:公司除电芯公司外,还有专门做系统集成的公司。对于有系统集成能力的客户,公司提供电芯;对于需要交付集装箱式产品的客户,公司除自身具备能力外,也会与业内优秀系统集成商共同合作开发系统集成产品。

· 海仕达盈利:今年海仕达电源业绩有压力,因存货减值及5GWh产能支撑15GWh的人员及研发。随着明年新增10GWh产能逐渐投产,摊销成本会下降,利润方面预计会有较好表现。

QA

Q:从行业大的趋势上来看,2025年是否可定义为钠电真正进入到放量期?普利特自己这边钠电订单有何规划?

A:随着钠电在越来越多应用场景释放,2025年钠电有望进入放量期。普利特今年披露了1.5个G瓦时分两年半交付的订单(用于电动叉车和机械用功能车领域),今年钠电交付量预计在几百个兆瓦时左右,明年预计交付量在2个G瓦时,希望带动整个钠电产业链降本。

Q:改性塑料全行业扩产较多,但普利特产能利用率、收入和销量增长超预期,还有扩产计划。能否分析普利特在行业中的地位、相比同行在高端车型方面的独家优势、主业未来增速以及盈利能力是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A:公司创立之初就做汽车改性材料,在技术和客户关系方面在行业内较好。最早从大众通用做起,到奔驰宝马都是国内第一家国产化供应商,技术能力国内相对领先。2020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后承接了很多新能源主机厂对接工作。新能源车因轻量化需求,塑料使用量比传统汽车更多。普利特目前产能50万吨,供不应求,年底订单饱满,有时需外加工才能交付。汽车成本竞争大,未来行业头部聚集,普利特具有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新项目定点机会更多。汽车行业较易预估未来2 - 3年产能需求,普利特在手订单的量产较易预估,未来3 - 5年基本会保持15%左右增长,新增产能按未来客户订单需求扩张(如天津工厂15万吨2025年底投产、在广东新建基地、在泰国、墨西哥、欧洲波兰新建产能匹配未来增长)。利润方面,因上游巨头产能扩张大且下游消费不景气,未来3 - 5年大宗原料可能处于相对低位,可保证15% - 16%左右毛利率,规模扩大后利润较有保障。

Q:公司在LCP方面一直业内领先,除了手机、基站或者AI服务器,在机器人或其他新领域是否有应用场景?

A:LCP薄膜和纤维主要用于高频高速应用场景。机器人涉及信号传输终端,会用到LCP做连接器,但这是小零件,整体用量不大,不过机器人也是LCP的应用场景之一,与PPS、尼龙等相比,LCP在机器人领域的用量小很多。

Q:公司在PPS业务方面是直接做上游原材料还是做改进?

A:公司不直接做上游的PPS原材料,而是对购买的原材料进行改进,因为客户使用的必须是经过改进的材料,纯树脂无法直接用于终端零部件,包括PEEK也是如此。

Q:公司如何看待长远和巨鹰A组布局以及粒子产品性能指标?

A:从钠电的三种技术路线来看,层状氧化物虽能兼顾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但正极材料性能在三种技术路线中最差。2024 - 2025年钠电迎来新发展方向,2024年很多研究体系从纯氧往金属离子发展,2025年公告和订单趋向于金属离子,因为金属离子在倍率、安全系数、低温、可控过放等性能方面有优势。2024年下半年普利特在特种车辆、基站对接通讯方面首先以钠电为主,2025年在储能、启停电源、备用电基站通讯、特种车辆方面将以金属体系为准。2025年行业出货量大于预期,储能行业达到G瓦时规模,非动力行业也达到相应规模。目前金属离子体系的MFTP除能量密度、电解液和隔膜方面外,成本与液态锂电池基本吻合,2025年有望达到成本持平状态,且钠电低温性和循环性高于液态磷酸铁锂。

Q:钠电在电动二轮车领域的渗透情况如何,是否难以与前端匹配?

A:钠电能量密度比不上三元之类,电动二轮车市场要求动力型且循环寿命长,普利特针对电动二轮车推出全极耳技术,该技术有瞬间功率型性能特色,但钠电本身循环寿命长但能量密度低,不太适合电动二轮车或电摩市场。

Q:公司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布局、进展以及未来产业化进程的展望?

A:2022年8月上市公司重组后制定3 - 5年新能源战略发展规划,2022年切入钠电,2024年集团本部门提出进入固态电池研发。由于国内企业研发力量不足以直接研究固态电池,在客户牵引下,从半固态、准固态到固态设立三年计划。2024年主要在半固态方面进行较大投入研发,2025年1月珠海基地的六吉瓦时以半固态产品为主(两条线,瞄准大储方向,主要是314半固态产品),同时基础研究院针对低碳经济开展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正在与客户和电解质材料企业进行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测试和小样产品验证。预计2026 - 2027年上游固态产业链达到产业化需求后,快速切入硫化物体系全固态电池送样和量产,2025年以半固态到全固态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为主,目前珠海基地有6000瓦时半固态产能。

Q: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电车未来的塑料使用量提升空间有多大?单车价值量是多少?增量零部件主要生产哪些方面?

A: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塑料使用量可从15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按照平均单价15元(目前大概十三四块)计算,一辆车的价值量在2500到3000元。

Q:展望明年,车业务从客户维度的增量主要有哪些?

A:比亚迪是最大客户,目前占其份额约30%,从内饰业务开始,近期拿到很多外饰项目,是增量较大的客户。奇瑞也是重要客户,其去年和今年增长很快。随着国产车占有率提高,传统大众、通用可能被国产车抢占份额。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目前国产化程度百分之三四十,如果国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降低成本会更多使用国产材料,而普利特在这些品牌有先发优势。未来几年,国产车和新能源车整体占有率提高以及高端品牌国产化率提高都会带来增长,且高端品牌毛利率更高。

Q:不同价格带的电车,其单车价值量是否相同?高端电车价值量是否更高?

A:高端电车价值量更高,因为其单价更高。

Q:对明年单车的单价和价值量有何展望?

A:汽车行业整车厂每年会对供应商进行年降谈判,这是行业行为,但不会按照10%进行实际操作,通常是一两个点或两三个点的博弈。普利特通过规模化、降低制造费用和物流费用来消化,基本会保持15 - 16%左右的毛利率。

Q:往年常规情况下,新一年的价格通常什么时候冻结(谈判结束)?

A:每年四季度谈判,次年3月30日之前确定新价格。汽车行业是年度价格,新能源是每单价格。

Q:从现在整车维度看,未来三年汽车专用塑料单车用量的增速大概是多少?

A:以塑代钢是个过程,单车塑料用量增长不是全行业统一比例提高,因每个主机厂有自己规划,最终目标是从150公斤到160、180再到200公斤这样逐步增长的过程,且不同车型如轿车、SUV和MPV单车塑料量不同,MPV最多。

Q:之前提到的150这个数值是包含多种品类车型在内的一个中性值,还是只是乘用车?

A:只是乘用车,商用车不算。

Q:商用车大概的数据水平是多少?

A:如果是全顺、依维柯这种商用车,因座椅较多,肯定300公斤以上;如果是卡车这种商用车,会更多,但国内以乘用车为主。

Q:最近几年整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不断发展,这对车用塑料是否产生特殊品类需求,如技术难度更高、价值量更高或者壁垒更高的特种塑料需求?

A:会有这样的需求。首先用塑料替代金属是非常困难的验证工作,对塑料刚性要求很高;另外,汽车内电子屏增多,电子屏周边塑料对高温和耐光要求更高,对触感等方面也会有更高要求。

Q:在机器人业务方面,近期是否有业务进展或者更明确的前瞻方向?

A:正在与客户做技术对接和交流。

Q:在机器人业务方面,是国内客户还是其他客户?

A:与最终终端客户中间隔着零部件公司,和汽车业务类似,目前还未形成批量订单,只是在做技术交流和对接验证工作,还不清楚是国内还是国外客户。

Q:钠电明年2G瓦时出货量的下游应用领域结构是怎样的?

A:钠电主要应用于储能方面,包括工商业储能、特种车辆(如叉车)、基站后备通讯电源。如果排序的话,工商业储能可能占60%,基站电源占25%左右,特种车辆占15%左右。

Q:钠电在工商业储能方面的订单是全为海外订单还是国内也有?

A:国内占比较大。因为海外是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而国内考虑钠电应用是因为其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钠电循环寿命与同期相同型号磷酸铁锂相比可达到8000到1万次,热蔓延性能高于铁锂,在 -20度到 -45度容量保持率可实现80%以上,还支持0伏耐过放。

Q:储能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偏示范性项目为主,还是已经可以在用户侧运营端正常使用?

A:2023年有很少示范项目,2024年上半年有一些示范项目,2025年是客户需求牵引的产业化项目应用,不是示范项目。

Q:已接到的储能订单主要落在哪些区域?

A:主要落在电价差价比较多的场所,如江浙沪是首选,还有极寒地区像山东、新疆等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新疆等地。

Q:从25年来看,成本端有15%左右提升空间是规模化效应带来的,那么未来2 - 3年产品性能方面,如能量密度或者循环方面会有怎样的推演?

A:文档未提及,无法准确回答。

Q:钠电从单体电芯角度,多久能带动产业链上游将电芯成本做到与液态电池差不多?

A:可以通过1年到1年半左右的时间,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一起去帮助客户共同开发出或者制定出一个跟液态差不多成本的电芯。

Q:钠电在系统集成方面如何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A:钠电的系统集成与液态锂电的磷酸铁锂的系统集成有差异,可以帮助客户在系统提升方案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设计优化,同时在电芯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帮助客户实现整个产品应用场景的成本下降。

Q:钠电电芯目前的循环次数是多少?针对储能方面的应用要求,将如何提升性能?

A:目前钠电体系的电芯可以做到8400次循环,针对储能方面如十年以上、两充两放等要求,将通过进一步对单体电芯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优化,实现8000到1万次的循环次数提升以及倍率放电提升,目前在25度情况下能量效率能达到96%以上(铁锂为87%左右),并通过材料设计和结构优化,在1年时间内实现达到1万次循环寿命和与液态锂电一样的价格,从而使钠电在锂电部分差异化市场实现替代。

Q:明年量产的半固态电池大概的性能指标(如能量密度、循环等情况)是怎样的?

A:半固态以314产品为主,其循环基本上可以做到4000次以上。主要应用场景为配合五大六小、城市密集区做共享储能电站、工商储能、电网侧需求以及海外户外一体柜等对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有要求的地方。该产品可以通过针刺测试,发生故障时不会有热蔓延和热失控;能量密度在175Wh/kg以上,175 - 180左右;通过降低电解液在电池中的体积比提升安全性,安全性比现有业态提升30%以上;目前市场价格比现有的液态锂电高30%左右,但像五大六小这样的客户愿意为提升30%的安全性买单。

Q:对于钠电的系统集成产品,公司是自己开发还是交给下游厂商?

A:除了电芯公司外,还有专门做系统集成的(在珠海有一个60MWh的系统集成项目),目前正在跟行业内的系统集成厂商共同针对钠电开发系统集成产品。对于有系统集成能力的客户,以提供电芯为主;对于需要交付集装箱式产品的直接应用客户,除了自己做之外,也会跟业内优秀的系统集成商共同去做。

Q:海仕达整体电池资产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的固定折旧、人工等固定成本大概是多少?想通过这个计算后边规模化上量之后对于这块的减亏情况。

A:对每个产品进行单项分析,不同产品(如半固态、锂电中的圆柱方形等)成本和设备都不一样,难以提供整体的固定成本数据。但随着明年新增十个G瓦时逐渐投产,摊销会下降,预计明年尤其是下半年之后在利润方面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