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更是维护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重要基石。在中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功案例,水井坊以其对“双国保”的保护与传承,成为非遗保护的典范。
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是一种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其生产始于元末明初,历经多个朝代的洗礼,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品质。这一技艺能够得以传承至今,离不开水井坊公司对非遗保护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
水井坊的酿造技艺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历史久远,更在于其独特的酿造环境和微生物菌群。水井坊拥有连续600年不间断酿造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井街酒坊遗址(现为水井坊博物馆)。这个遗址是古代成都酿酒文化历史的实物见证,更是水井坊酒品质的独特保障。1998年,从水井街酒坊窖泥中分离出的一号菌群,成为滋养水井坊600余年生生不息的独特品质密码。这些微生物菌群在窖池中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形成了水井坊酒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水井坊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重点实验室展开合作,利用前沿生物技术研究水井街酿酒古窖池中的“一号菌群”。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水井坊研究团队进一步了解了“一号菌群”的习性特点,还结合相应的技艺、原料和储存工艺调整,使“一号菌群”在发酵和生香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种科学研究与传统技艺的结合,提升了水井坊酒的品质,为其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生活力。此外,水井坊还联合中国酒业协会、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发布了《水井坊古窖池保护性生产规范》,进一步规范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上,水井坊持续完善自身“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人谱系建设,加大对非遗技艺传承的保护激励力度。截至2022年,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传承人已发展至第9代,谱系明晰,传承有序。这种清晰的传承谱系和有力的保护措施,确保了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永不失传。
水井坊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技艺的传承上,还体现在对非遗文化的弘扬和普及上。公司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展、非遗节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同时,水井坊还成立了白酒行业第一支非遗保护基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致力于拉近非遗与大众生活的距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水井坊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即通过科学研究与传统技艺的结合、清晰的传承谱系和有力的保护措施以及非遗文化的弘扬和普及,共同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水井坊对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体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瑰宝。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